晚会直播持续整整两个小时。
苏晚星并未离开电视台。
她深知电视镜头对妆容细节的苛刻要求,尤其是在聚光灯下长时间活动,极易脱妆或显疲态。
她安静地守候在后台靠近通道的阴影里,像一个无声的守护者。
每当林婉莹在串场间隙匆匆回到后台短暂休息,苏晚星便如影子般迅速出现。
她细致地补上因汗水微融的粉底和遮瑕,小心翼翼地加固眼尾那几片象征性的翠竹,再用极细的刷子沾取少量口红,恢复唇部的饱满色泽。
整个过程无声、高效,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林婉莹在镜头前始终保持着那份“常青竹”般的沉静与完美。
一次补妆的间隙,林婉莹刚下台,欧阳娇恰好也从另一侧通道下来。
上一秒在镜头前还言笑晏晏、光彩照人的欧阳娇,目光扫到正在专注为林婉莹补妆的苏晚星时,脸上的笑容瞬间冻结,随即被一层阴沉的怒意取代。
她盯着苏晚星那年轻却异常沉静的侧脸,眼神如同淬毒的刀子。
就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化妆师,彻底打乱了她的计划,让林婉莹非但没有出丑,反而大放异彩!
欧阳娇在心里咬牙切齿咒骂了一会儿,眼底闪过一丝狠厉和势在必得,“等着瞧,这么厉害的手艺……挖过来为我所用,或者……”
她没再想下去,冷哼一声,扭着腰肢走向自己的休息室,心中已开始盘算如何派人去“请”这位大师了?
晚上十点,晚会终于在热烈的掌声和《难忘今宵》的旋律中圆满落幕。
林婉莹立刻被台里领导和闻讯赶来的市里相关领导围住,握手、祝贺、寒暄。镁光灯闪烁,话筒递到面前,她再次成为焦点。
苏晚星远远看着被簇拥在人群中心、从容应对、光彩照人的林婉莹,确认暂时不再需要补妆,紧绷了整晚的神经终于松懈下来。
她悄无声息地收拾好自己的小化妆包,没有惊动任何人,如同来时一样,悄然离开了这片喧嚣的中心。
走出电视台大楼,深冬的冷空气扑面而来。苏晚星深深吸了一口,感觉头脑清醒了许多。
周雅雯立刻从旁边停着的车里钻出来,脸上是兴奋和如释重负的笑容。
“晚星!太棒了!我就在大厅里看的直播!效果炸了!林姨那青竹妆,绝了!一看就是你的手笔!”
周雅雯激动地拍着苏晚星的肩膀,“我跟你说,林风这次欠你的人情可大了去了!咱不能轻饶了他!必须让他大出血!狠狠宰他一顿!”
苏晚星笑了笑,但眼底却浮上一丝担忧:“雅雯姐,宰林风哥的事回头再说。现在太晚了,我得赶紧回家。出来这么久,没提前跟我爸妈说,他们肯定急坏了。”
1999年,没有手机随时联络,深夜未归对父母而言是巨大的担忧。
“哎呀!瞧我这脑子!”周雅雯一拍脑门,随即得意地笑起来,“放心放心!组织安排的任务,已圆满完成!”
她指了指旁边亮着灯的值班室,“我刚才就用值班室的座机电话,给你家附近那个你常去买东西的小卖部打了电话!”
她模仿着一种略显刻板但足够严肃的中年女声:“喂,苏晚星是住这附近吗?麻烦您转告一下苏晚星的家长,我是她班主任张老师。学校这边临时组织给几个尖子生做重点拔高辅导,会晚一些结束,让家长别担心,苏晚星结束后我会立刻送她回家。”
模仿完,她自己先噗嗤笑了出来,带着点促狭:“怎么样?像不像?虽然忽悠林风我眼睛都不眨,但假装你班主任,我这心里还真有点发虚呢!”
苏晚星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由衷地道谢:“雅雯姐,谢谢你!想得太周到了!”
几天后,《云江日报》地方文化版块刊登了一则消息:《云江首届元旦直播晚会大获成功,展现本土文化新气象》。文中简要提到了晚会流程和反响良好。
又过了一周左右,该报的人物专栏推出了一篇专访,标题赫然醒目——《林婉莹:不做娇花,愿为常青竹》。那位专访记者在晚会后台恰好听到了林婉莹掷地有声的那句宣言,深受触动。
专访中,林婉莹首次坦露心迹,展现了她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她不仅是观众熟悉的“玉女”主持人,更是一位独自将儿子抚养长大的单亲母亲。
她讲述了在婚姻触礁后的艰难抉择,讲述了如何在儿子年幼需要陪伴和自己热爱的事业之间痛苦挣扎,如何在流言蜚语和工作压力下挺直脊梁。
她坦言,也曾迷茫,也曾痛苦,但从未后悔自己的选择。
记者在文中由衷赞叹:“坚韧如竹,风骨自成。林婉莹女士用她的经历和态度,完美诠释了何为‘常青竹’的精神。”
当然,专访中也特别提到了元旦晚会上那个令人惊艳的“青竹妆”,将其视为林婉莹焕发事业新春的象征。
林婉莹在采访中自然提及:“这要感谢我的化妆师,辛晚江女士。她的巧思和技艺,为这个造型赋予了灵魂。”
这句点名道姓的肯定,在1999年的云江美妆圈,无异于一枚重磅炸弹!
“辛晚江”这个名字,随着报纸的发行,一夜之间在云江的美妆行业和关注时尚的人群中传开。
人们都在好奇,这位能得林婉莹如此推崇、能化腐朽为神奇的化妆师,究竟是何方神圣?她“点竹成妆”的技艺,成了圈内津津乐道的传奇。
而当晚,完成使命便悄然离开的苏晚星并不知道这些后续。
直到林婉莹在应酬完所有领导,满怀感激地想亲自道谢时,才发现那位神奇的“辛晚江”老师早已不见踪影。
后来从儿子林风口中,她才得知了这位救场恩人的真名。
在专访中特意提及“辛晚江”,正是这位知恩图报的前辈,用自己最大的影响力,为这位才华横溢的年轻化妆师,送上的一份最珍贵的回礼——声名鹊起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