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晨雾尚未散尽,山道上已有脚步声零星响起。陈砚立于赤壤沟外一块平整青石上,身后搭起一座简易木台,四角以麻绳固定,台上铺着一张羊皮地图,边缘压着几块沉甸甸的陨铁碎块。

他未戴冠冕,玄色深衣束腰革带,袖口微卷,露出手腕处一道旧疤。浑天仪斜挂腰侧,指针朝北不动。几名影密卫扮作杂役,在台下摆开竹简、笔架与三枚铜券——那是记功授爵的凭证。

韩谈站在五步之外,目光扫过陆续聚来的匠户。百余人围在外圈,大多低头不语,手中工具包紧攥在胸前。有人偷看图纸,有人交头接耳,更多人只是观望,眼神里藏着迟疑和惧意。

陈砚抬手示意安静,声音不高,却清晰传入每一人耳中:“今日召集诸位,不为征役,不为摊派。我要建一处工坊,用山水之力造兵器,省人力,免苦役。”

人群微动,无人应答。

他指向图上水轮机房位置:“此处引温泉水流,设三级传动,锻锤、锯木、装弦三线并行。一人监轴,百器自转。若成,秦弩日出百具,强弓半月可得千张。”

一名老木匠低声嘀咕:“阿房宫也是这么说的……最后谁活着出来了?”

旁边立刻有人附和:“前年修陵南道,三十个大匠全被塞进陪葬坑,连尸首都找不到。”

陈砚听罢,并未动怒。他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展开道:“凡入厂者,名录记档,家属免赋三年,子嗣可入工学受训。若有伤亡,抚恤照九卿家眷例。”

又命韩谈捧出玉玺印信与朱泥:“我亲笔立保书,加盖御印,保参与者性命无虞。愿签者,此刻上前。”

台下一阵骚动。一名年轻木匠向前半步,刚要开口,远处忽然传来鞭响。

两名衙役押着一个中年工匠穿过人群,那人肩扛凿具,裤脚沾泥。其中一人高声喊:“查缉私逃匠役!按令拘押,不得抗拒!”

那匠人挣扎呼喊:“我没逃!我只是来听听——”

话音未落,脸上已挨了一鞭。围观者纷纷后退,原本松动的气氛瞬间冻结。

陈砚盯着那两人背影,指尖轻轻敲了敲案沿。他知道这是赵高的人——不是冲他来,是冲这些匠人来的。杀鸡儆猴,比当面阻拦更狠。

他缓缓合上竹简,将印信收起,语气未变:“今日至此。三日后,我在赤壤沟旧井入口等愿来之人。不来者,我不怪;来了的,我必不负。”

说完,转身走下木台。

十余人未散,站在原地犹豫。陈砚停下脚步,遣退左右护卫,只留韩谈兄妹随行。

他对那群滞留者道:“我知道你们怕什么。不是怕累,是怕白干、怕死、怕家人遭殃。”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人群中一名女子身上。“这位姑娘,昨日刚帮少府修好渭南水车。她父亲也是匠人,十年前死于郑国渠塌方——和你们一样,没得选。”

韩姬抬起头,发间银簪映着微光,瞳孔泛出琥珀色。她未说话,手指却悄然抚过裙裾暗袋里的鲁班尺。

陈砚继续道:“我要建的不只是兵工厂,是一个能让匠人抬起头干活的地方。你们现在不信,没关系。但我等着。”

说罢,他迈步走向山道深处。

韩谈欲追,却被妹妹轻轻拉住手腕。

“别去。”韩姬低声道,“他在等人回头。”

韩谈皱眉:“谁?”

她望着陈砚渐远的背影,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一个敢说自己‘干活’,而不是‘服役’的人。”

---

回到临时营帐,陈砚坐在矮几前,面前摊开一份名单——昨夜影密卫整理的骊山周边匠户资料。他提笔勾出七人:两名铸模师、一名水力匠、三位结构工、一位精通地下通风的老窑匠,还有一个曾参与过机关城残阵修复的盲眼老匠。

这些人技艺精湛,但处境各异。有的被官府监视,有的藏身乡野,有的早已封锤不干。

他正思索如何逐一接触,帐帘掀开,韩谈进来,低声禀报:“刚才有三人偷偷留下讯息,说愿私下见面。但要求不见官差,不签文书,只听实情。”

陈砚点头:“安排在今晚,地点由他们定。”

“还有一事。”韩谈迟疑片刻,“韩姬坚持要去勘察赤壤沟旧井结构。她说若要做长期动力传输,必须先测岩层震动频率与地下水脉走向。”

陈砚抬眼:“她知道多少?”

“不多。只知道是大型机械工坊,用途未明。”

“让她去。”陈砚放下笔,“但派人暗中跟随,不可让她单独进入深井。”

韩谈应诺退出。

帐内重归寂静。陈砚盯着名单上那个盲眼老匠的名字,忽然想起昨夜烛火下的齿轮图。当时他算到第三组传动比时,发现青铜材质无法承受连续冲击,必须加入缓冲装置。

他取出一片新竹片,开始画弹簧结构。这不是现代钢簧,而是用多层青铜片叠压成弓形,两端穿孔固定。若能成功,可在锻锤回落时减震,延长轴体寿命。

正写着,帐外传来轻微响动。

一名内侍低声通报:“药童又来了,说辰时已过。”

陈砚头也不抬:“让他回去。今日无需用药。”

内侍退下。

他知道这具身体仍有隐患——每夜子时心口会抽痛一次,像是某种残留记忆在撕扯神经。但他已习惯忍耐。比起这个,眼前的事更紧迫。

工匠不肯来,不是因为条件不够,而是信任崩塌太久。赵高这些年用“灭口”恐吓、用“征役”榨取,早已让匠人群体视官府如虎穴。

他必须打破这个循环。

而突破口,不在威压,不在许诺,而在行动。

---

三日后清晨,赤壤沟旧井入口。

晨光斜照,枯草覆霜。陈砚独自站在塌陷的井口前,身后无一人跟随。

井口被乱石半掩,上面挂着腐朽的绞盘,铁链锈迹斑斑。当地人称此地为“鬼井”,三十年前因塌方致死二十七名矿工,此后再无人敢近。

他蹲下身,用手拨开浮土,露出一段断裂的木梁。梁上刻着模糊符号——是早期墨家标记,表示“承重不足,需加固”。

这时,身后传来脚步声。

回头一看,竟是韩姬。她披着鼠皮裘,手中提着测量杆,发间银簪微微晃动。

“你来了。”她说。

“我在等人。”陈砚站起身。

“他们会来的。”她走近井口,俯身查看,“这里结构比我想象的稳定。虽然表面坍塌,但主巷道可能还在。”

她从袖中取出一枚青铜齿轮,嵌入井壁缝隙,轻轻转动。片刻后,远处传来细微回响。

“有空腔。”她说,“而且通风良好。”

陈砚看着她熟练的动作,忽然问:“你父亲真是死于郑国渠塌方?”

她动作一顿,没有抬头:“他是被活埋的。因为发现了暗室里的水文图,不肯交出来。”

陈砚默然。

她直起身,目光第一次直视他:“你说要让人‘抬起头干活’……可你知道,多少匠人一辈子都没抬起头看过天?”

陈砚迎着她的视线:“所以我才要建这个厂。”

她盯着他看了许久,忽然问:“如果赵高派人烧了它呢?”

“那就再建。”他说,“直到他们不敢烧为止。”

她嘴角微动,似笑非笑,转身走向山脊另一侧:“我去测坡度。等我回来时,希望看到第一批人到了。”

陈砚站在原地,望着她背影消失在雾中。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

远处山路上,一个佝偻身影正缓缓走来,肩上扛着工具箱,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图纸复印件。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李辰安钟离若水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战皇林天龙刀笔吏大国重工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大明状师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锦衣夜行红楼之万人之上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重生之嫡女不善铁血宏图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世子妃今天又作妖了新唐万岁爷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曹操穿越武大郎大秦二世公子华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凡人歌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冥王毒妃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穿成权臣早死原配,撩硬汉生崽崽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立生一生兵锋王座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大唐天宝重生沈氏红颜皇宫沦陷:一起逃亡皇嫂个个天仙大唐繁荣系统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水浒西门庆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即鹿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二战那些事儿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锦衣血诏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我,刘协,三造大汉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玄黄十二域双界穿梭:此门入大虞杀手崇祯蓝鸮之恋春秋风云,我乃华夏第一谋士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大唐风流小厨师隋唐:家兄程咬金这就是你的宿命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最后的一位将军我,天罗煞星,镇守人间五十年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别家皇帝追求长生,朕只求速死全球统一系统黑风寨主成帝路这个师爷很科学玉简在手,昭姐横穿三千界开局大秦小兵,我为始皇炼不死军白虎御唐:龙阙血鉴大唐长安秘物栈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