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悄悄流逝,距离那神秘的“共鸣”信号被发现已过去近一年。人类的“共鸣信号解析小组”倾注了巨大的心力,试图从那极其微弱且结构复杂的数学共振中,剥离出更多信息。进展却如同在迷雾中摸索,除了确认其回应的高度智能性和数学上的精妙远超人类当前水平外,关于其发送者的身份、意图、位置,依旧是一团厚重的谜云。希望与焦虑在知情者心中交织、发酵。
就在这个微妙的时刻,晶族大使“辉光-共振-第七序列”通过最高优先级的量子加密信道,向人类联邦发出了紧急会谈请求。会谈地点,依旧定在象征两族友谊与合作的“和平台”,但此次的气氛,与以往任何一次技术交流或战略磋商都截然不同。
当张诚、王文渊主席以及少数几位核心顾问的全息投影出现在“和平台”的特定交互厅时,晶族大使“辉光-共振”的能量形态已经在那里等候。它周身的能量光晕不像往常那样稳定流转,而是呈现出一种细微但可辨识的、快速波动的湍流模式,这在晶族的表达体系中,通常意味着高度的“警觉”或“逻辑紧迫性”。
没有寒暄,没有例行的信息交换前奏。交互刚一建立,“辉光-共振”便直接投射出一幅动态的星图,其范围远超人类通常关注的猎户座旋臂,指向银河系内部一个遥远的球状星团——m-77,一个由数百万颗古老恒星密集组成的、在人类天文观测中略显模糊的光斑。
“人类盟友,”晶族大使的信息流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凝重,“我族‘永恒守望者’监测网络,于标准时间周期前,捕捉到一次异常时空扰动。”
星图放大,聚焦在m-77星团外围的某片虚无区域。一段经过复杂算法增强和渲染的数据流开始播放。在人类科学家眼中,那是一片看似平静的时空结构背景,但通过晶族特有的、对时空曲率微观变化极其敏感的技术,可以清晰地“看到”一道极其隐晦、几乎融入背景涟漪的“皱褶”,正以超越光速的速度,划过那片区域。
“超光速曲速航行痕迹。”张诚身边的一位空间物理专家立刻低语,声音中充满了震惊,“这痕迹…太干净了,能量利用率高得不可思议,几乎没留下什么余波,就像…就像水滑过荷叶。”
“辉光-共振”肯定了这一点:“航迹特征分析完成。对比我族‘起源回响’数据库中最古老的危险档案…匹配度:百分之八十一点三。”
一个新的、令人不寒而栗的名词,伴随着一段来自晶族远古记忆碎片的信息流,涌入人类的意识:
“噬星者”(Star devourer)。
晶族共享的信息碎片,比之前关于“收割者”的隐喻更加具体,但也同样充满了古老的恐惧。
“噬星者”被描述为一个 游牧文明,它们没有固定的疆域,如同宇宙中的蝗群,在银河系乃至更广阔的范围内迁徙。它们的生存方式,或者说存在目的,被晶族古老记载描绘为“吞噬”与“收割”的结合体:
它们的目标直指恒星的巨大能量和物质,以及依附恒星存在的、发展出高度有序结构的文明。在它们看来,高度发达的文明是其所在恒星系能量与物质“高度有序化”的集中体现,是一种更“优质”的能量富集体。
并且它们非简单地摧毁恒星,而是使用某种未知技术,高效地“汲取”恒星的物质和能量,其过程与G-73星系观测到的景象有相似之处,但根据晶族记载,其效率和对恒星结构的破坏性可能更甚。对于文明,它们则会进行“收割”,掠夺其积累的知识、技术,以及…某种关于“意识”或“信息”的本质,其行为模式与“意识归墟”的描述存在重叠。
其曲速航迹以极高的效率和近乎完美的隐匿性着称,往往只有当它们接近到一定距离,或者开始“进食”时,才会被更先进的监测网络捕捉到蛛丝马迹。它们是纯粹的掠夺者,不与任何文明交流,其行为逻辑基于一种对能量和“有序度”的极端渴求。
“根据我族极其有限的、碎片化的历史记录,”“辉光-共振”的信息流中罕见地带上了一丝类似“沉重”的波动,“‘噬星者’的活动呈现出长周期性的爆发。每一次爆发,都会在银河系中留下大片‘死寂星域’。我族在远古时期,曾一度濒临被其‘收割’的边缘,代价惨重,相关记忆也因此支离破碎。”
最令人不安的部分接踵而至。
“辉光-共振”将m-77星团的方向,与一年前人类接收到“共鸣”信号的天区,在星图上进行了叠加标注。
两个方向,虽然并非完全一致,但存在一个令人极度不安的夹角关联。经过“伏羲”系统的初步计算,如果“噬星者”是从m-77方向而来,其航向的延伸线,恰好会经过“共鸣”信号来源天区的附近,并且…指向太阳系所在的大致方向!
“逻辑推演显示,”“辉光-共振”传递出近乎残酷的结论,“‘噬星者’…可能与你们所定义的‘收割者’存在关联。它们可能是‘收割者’体系中的一支专门负责‘物理层面收割’的机动力量,或者是一个具有相似目标但行为模式略有不同的独立文明。我族古老数据表明,‘噬星者’的活动周期,与‘肃清者’探测器在银河系中的活跃期,存在统计学上的相关性。”
会场内,人类一方的所有成员,包括一向沉稳的张诚和王文渊,脸色都变得极其难看。
一个可怕的逻辑链正在形成........
人类向宇宙发出警告信息。
信息引来了一个未知的、发出“数学共鸣”的“倾听者” 。
几乎在同一时期,晶族监测到人类文明可能早已被标记的“古老宿敌”——“噬星者”,正在从遥远的星团出发,其航向疑似指向太阳系。
“它们…可能被我们的信息吸引过来了?”秦天罡将军的声音沙哑,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存在此种概率,”“辉光-共振”冷静地回应,“‘噬星者’对高能量信号和有序文明信息极其敏感。你们的广播,即便经过伪装,其核心蕴含的数学结构和高维加密技术本身,就可能成为一种…‘诱饵’。另一种可能是,‘肃清者’此前对太阳系的标记已被‘噬星者’感知,它们此次是循着标记而来。我们的信息,只是不幸地重叠在了一个既定的时间线上。”
无论是哪种可能,结论都指向一个方向:一个比“编织者”更恐怖、以恒星和高等文明为食的 游牧灾厄,很可能已经将目光投向了太阳系。它的到来,可能比预想中最坏的“收割者”本体降临,还要更早!
晶族带来的警示,像一盆冰水,浇灭了“共鸣”信号带来的一丝微弱希望,并将人类文明面临的危机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更迫在眉睫的层级。
“迷雾”计划在能精确追踪超光速曲速航迹的“噬星者”面前,效果存疑。
“利剑”级战舰,即便拥有反物质引擎和维度武器,能否对抗一个以恒星为食的古老灾厄?
“主动预警计划”非但没有找到盟友,反而可能提前引来了更直接的毁灭者!
会议在一种近乎绝望的沉重气氛中结束。“辉光-共振”表示,晶族将共享它们所能提供的、关于“噬星者”航迹预测和能量特征的所有数据,并愿意在防御层面进行更深入的技术协作,共同应对这迫近的威胁。
人类代表们沉默地离开了交互厅。回到地球指挥中心,所有人都久久无言。
前有神秘难测的“共鸣”发出者,身份不明,是敌是友未知。
后有携带着远古恐怖传说的“噬星者”,正以超光速悄然逼近,其目标直指文明的核心。
人类文明仿佛置身于一个正在不断收窄的陷阱之中,刚刚因为发现一丝可能的亮光而稍感振奋,却立刻被来自另一个方向的、更具体、更狰狞的阴影所笼罩。
张诚站在巨大的星图前,目光在“共鸣”信号源、“噬星者”来向以及太阳系之间来回移动。他的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着,试图在这令人窒息的困境中,寻找那几乎不存在的生路。
是“噬星者”伪装成了“共鸣”的发出者?还是宇宙中真的存在多方势力,而人类不幸地成为了它们关注的焦点?无论如何,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似乎正在向小小的太阳系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