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平衡法典》推行后,多元宇宙的修行秩序渐入佳境,但林尘与苏瑶在研究远古文明石碑时,发现了一个颠覆性的秘密:石碑记载的“终极平衡”,并非混元境的终点,而是一种超越九境的全新境界——“元初境”。这种境界以初始平衡的本源为基,能在混沌与秩序的源头建立绝对平衡,是彻底解决所有混沌隐患的关键。
“元初境的核心,是‘无境之境’。”林尘解析着石碑上的符文,符文显示,这种境界不再有气感境到混元境的明确划分,而是将九境法则融化为“元初本源”,“就像水没有固定形态,却能适应任何容器,元初境修士的法则,能在任何境界、任何法则环境中保持平衡。”
为了验证元初境的可行性,九境平衡道统选拔了一批天赋异禀的年轻修士,开展“跨境平衡试炼”。试炼者需在太初鼎模拟的极端环境中,打破境界壁垒,实现不同境界法则的融合:
- 气感境与金丹境融合试炼:在焚天沙漠的酷热与极北冰原的严寒交替环境中,用气感境感知调节金丹境能量的冷热平衡,能量波动幅度不得超过千分之一;
- 元婴境与合道境融合试炼:在法则无序宇宙的随机法则冲击下,用元婴境魂核的韧性承载合道境法则的流动,魂核韧性衰减率需控制在一成以内;
- 最高难度的混元境与元初本源融合试炼:在时空夹缝的非线性环境中,将自身混元法则转化为元初本源,持续时间至少一炷香。
来自东陆的少年修士秦风,是气感境试炼的佼佼者。他天生具备“双系感知”,能同时捕捉冷热两种能量的流动。在试炼中,当沙漠酷热让他的金丹能量沸腾时,他立刻用冰原感知引导能量向低温区域流动;当严寒导致能量凝固时,又切换沙漠感知加速能量振动。这种“感知控能”的平衡术,让他的能量波动始终稳定在千分之零点五,远超试炼标准。
但跨境融合的风险也随之显现。在元婴境与合道境融合试炼中,来自西域的修士法海因急于求成,强行用魂核承载超出极限的合道法则,导致魂核韧性瞬间崩溃,从元婴境圆满倒退至金丹境后期,道果上的共生印记几乎完全消失。
“融合不是叠加,是共生。”阿木以元初境雏形修士的身份担任试炼导师,他演示如何用元婴境魂核的“弹性”缓冲合道境法则的冲击——法则流动剧烈时,魂核如同海绵般收缩;流动平缓时,魂核又像气球般舒张,“就像气感境感知需要容纳差异,跨境融合的关键,是找到两种法则的‘弹性平衡点’。”
法海调整方法后,先以气感境感知细致探查两种法则的特性,再让魂核按“吸三吐七”的比例(吸收三成法则能量,释放七成转化为韧性养料)与合道法则互动,最终成功完成试炼,魂核韧性不仅没有衰减,反而因法则滋养提升了两成。
混元境与元初本源的融合试炼,由林尘亲自指导。他将从混沌源头净化出的元初本源,注入试炼者的混元法则中,引导他们感受“无境之境”的状态。阿木是首位成功的试炼者,他的混元法则在转化为元初本源时,体表浮现出与初始平衡相似的乳白色光流,光流中,气感境的感知、金丹境的能量……所有境界的法则虚影若隐若现,在非线性时间中保持着完美的动态平衡。
“元初境并非否定九境,而是九境的终极融合。”阿木结束试炼后,道果中多了一丝元初印记,“就像河流汇入大海,失去了固定河道,却拥有了更广阔的包容力。”
跨境平衡试炼的成功,让元初境从理论走向实践。道统开始系统传授“跨境平衡术”:
- 低境界修士学习“境间感知术”,用气感境感知预判金丹境能量的变化趋势;
- 中境界修士修炼“法则弹性法”,让元婴境魂核与合道境法则形成动态平衡;
- 高境界修士则钻研“本源转化术”,为突破元初境积累元初本源。
秦风在试炼结束后,虽然仍停留在气感境,却已能在战斗中瞬间调用金丹境的能量,他的“感知控能”术被编入道统教材,成为年轻修士跨境融合的入门心法。法海也凭借改良后的共生术,重新突破至元婴境,他的魂核如今能同时承载三种不同的合道法则,成为“多系法则融合”的典范。
林尘站在太初鼎旁,看着试炼场中不断突破的年轻修士,知道元初境的时代即将到来。太初鼎监测显示,这些修士的元初本源积累速度,远超远古文明的记载,这意味着多元宇宙的平衡之道,正以更快的速度向前推进。
苏瑶的银绿色星环投射出未来的景象:无数元初境修士遍布多元宇宙,他们的法则如同无形的纽带,将七大宇宙与混沌本源界紧密连接,形成真正的“一元宇宙”。但景象的边缘,仍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灰黑色——那是黑袍人最后一缕残魂在未知时间线的投影,也是元初境修士未来需要面对的终极挑战。
“新的平衡,总要有人守护。”林尘握住苏瑶的手,双生羁绊的共鸣中,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责任的坚定。跨境平衡试炼仍在继续,新一代修士的成长,正为元初境的诞生,铺就一条通往终极平衡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