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多元平衡小世界探索的完成,联邦获取的“本源平衡蛊”与“多元永恒平衡技术”,成为提升修士修行效率与跨世界协同稳定性的关键。该技术能通过“多元平衡转化阵”(融合五大本源平衡法则与道蛊共生体系),在凡俗界、仙界、洪荒界等不同世界,构建“局部平衡环境”,使修士的道力积累速度提升三成至两倍(依世界本源浓度而定),且突破瓶颈时的能量冲突率降低七成;同时,技术衍生的“平衡协同战术”,能让跨体系小队的能量损耗降低四成,作战效率提升五成。叶柔(混元境初期)作为技术推广负责人,组建“多元平衡技术推广队”(含三名合道境大圆满修士、十五名化神境大圆满修士,其中五名是专精灵脉-生命平衡的修士),前往三大界的关键修行区域,建立“平衡修行站”,实现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推广工作首先在凡俗界东陆展开——此处虽灵脉完整,但元素、精神能量浓度较低,修士突破化神境时,常因本源能量不均衡导致失败率高达四成。叶柔带领团队在东陆修行圣地搭建首座平衡修行站,站内的“多元平衡转化阵”以平衡本源晶为核心,嵌入元素、精神本源碎片,通过叶柔的“生命平衡道纹”调控能量比例,确保站内五种本源能量浓度均衡,且能自主适配凡俗界的能量频率。
首次投入使用时,东陆修士反应热烈——化神境后期修士林凡(儒道体系)在站内修行半个月,道力积累速度较之前提升五成,且此前因精神能量不足导致的道心不稳问题,在平衡蛊的调节下彻底解决,成功突破至化神境大圆满;合道境初期修士慕容雪(太阴体系)在站内尝试突破合道境中期,因能量冲突率降低,原本三次失败的瓶颈,首次尝试便成功突破,道果稳定性较传统突破提升四成。
推广至仙界凌霄仙域时,遇到新的挑战:仙域的时空能量浓度过高,与其他四种本源形成“时空压制”,普通平衡技术难以抵消。叶柔调整转化阵策略,将生命能量比例从两成提升至三成,同时引入辰风(混元境初期)的“时空元素混元力”,在转化阵中构建“时空缓冲层”,使五种本源能量的压制率从三成降至零,凌霄仙域修士的跨体系协同效率提升五成,原本因时空压制无法配合的元素、灵脉修士,现在能流畅完成“元素破防+灵脉修复”的连招。
在持续两个月的推广中,叶柔发现多元平衡技术的“衍生价值”——平衡环境下,修士的道心稳定性大幅提升,混沌侵蚀的心理防线也随之增强,凡俗界北境的平衡修行站投入使用后,当地修士的混沌抗性提升三成,即使遭遇低浓度混沌气,道心震荡时间也从十息缩短至两息。
为进一步优化技术,叶柔联合石泽(混元境初期,灵脉体系)、墨影(混元境初期,精神体系),开发出“平衡协同手环”——手环内置微型本源平衡蛊碎片,能实时监测修士的道力波动,当跨体系小队能量出现冲突时,手环会自动释放平衡能量,调节成员的本源比例,使协同效率再提升两成。该手环在联邦跨世界清剿小队中试用后,混沌清剿任务的完成时间从十天缩短至七天,修士伤亡率从百分之五降至零。
技术推广的同时,叶柔还编写《多元平衡修行实战手册》,详细记录平衡修行站的搭建方法、平衡协同战术的运用技巧与不同世界的能量适配方案,发放至所有修行区域;同时,在混元圣地建立“平衡技术学院”,培养专业的平衡技术修士,确保技术的长期稳定运行。
截至推广期末,联邦共建立平衡修行站五十座,覆盖三大界的三十余个关键区域,修士的道力积累速度平均提升四成,突破瓶颈的失败率降低五成,跨体系协同效率提升五成。第三批种子学员中,已有十五名合道境大圆满修士在平衡环境下,道果能量积累达到饱和,开始冲击混元境初期,预计三个月内可完成突破。
林尘在视察北境平衡修行站时,对技术推广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多元平衡技术不仅提升了修行效率,更让‘多元共生’从理念变为现实。未来,我们要让这种平衡覆盖更多世界,让每一位修士都能在稳定的环境中突破,让每一支小队都能在协同中发挥最大战力。”叶柔郑重领命,心中明白,多元平衡的推广只是开始,随着联邦探索的世界增多,还需持续优化技术,才能应对更复杂的本源环境与混沌威胁。
此时,太初鼎传来新的探测信号——时空乱流中出现“远古平衡神殿”,殿内可能存在“五大本源平衡的终极法则”,若能获取,可进一步完善联邦的多元平衡体系。联邦的多元平衡探索,进入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