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起来,何庆海就吃着老娘做的早饭,新磨出来的米,煮的粥就是好吃。
一大早,何庆海跟着大哥何庆学一起到镇上中学去了, 在学校里何庆海也是坐不住的。好不容易熬到吃中午饭的时候,何庆学过来找。老二一起去食堂。
在学校一直熬到了下学的时候,因为何庆海心里总惦记着村儿里的事儿,昨天的热闹还没看完呢。 因为这件事情自己在上辈子根本就没有发生过,还是自己那时候不记得了。 是不是自己重生回来带出来的蝴蝶效应?
好不容易放学的钟声敲响了。 何庆海来不及,等大哥自己一个人背着书包就往回跑。 一口气跑到了家门口,村子里这时候也静悄悄的,没什么事,很遗憾。
这时候大姐看着小五来回在院子里走路,毕竟他现在走的还不是很稳当。老娘陈桂珍在 外屋地做晚饭呢。
说来不是赶巧吗?这时候村儿里又热闹起来了一老熊家又开始 吵吵把火起来了。
何庆海家离得有点远,看到大门外外边有不少村里人往那边儿去了,何庆海一下子就蹿出去了。
这时候程桂珍女士就大声喊道,你这个小瘪犊子赶紧回来已经吃晚饭了,这时何庆学也到家门口了,一下跟何庆海撞了个满怀。
“哎哟!”何庆海被撞得一个趔趄,差点摔倒。何庆学忙扶住他,“你这小子,跑这么急干啥去?”“老熊家又闹起来了,我去看看。”何庆海急切说道。“看什么看,先吃饭。”程桂珍从屋里走出来,瞪着他俩。“娘,看完回来再吃也不迟,我就想知道这次又咋回事。”何庆海央求着。
何庆学也帮腔:“娘,就让他去看看吧,他好奇心重。”程桂珍无奈地摆摆手:“行吧行吧,别惹事儿,看完赶紧回来。”何庆海得了许可,拉着何庆学就往老熊家跑。到了那儿,只见人群里熊老二正满脸通红地跟一个陌生中年男人争吵,旁边王二磊也在,气氛剑拔弩张。
何庆海心里犯嘀咕,这陌生男人是谁,又为啥掺和进来,一场新的风波似乎又要掀起……
何庆海使劲儿挤到前面,仔细一听,原来这陌生男人是赵大舌头。他觉得熊老二收了彩礼又想反悔,坏了他们家名声,非要个说法。
熊老二急得跳脚,大声嚷嚷:我闺女嫁过去不得受苦!”赵大舌头也不示弱,钱都收了,哪有退婚的道理!” 人群议论纷纷,有的说熊老二不地道,有的说赵大舌头确实配不上熊家姑娘。
这时候,一直没说话的王二雷突然站出来,“都别吵了,要我说,让姑娘自己选。”众人一愣,都把目光投向躲在熊老二身后的姑娘。姑娘低着头,犹豫了好一会儿,突然抬起头,红着脸说:“我不愿意嫁给他。”赵大舌头一听,气得脸都绿了,愤怒的说道,你爹亲自说的要拿50块钱彩礼就能把你领走,咋的钱你们家都收了,我今天来领人,你们家又反悔。这时候熊老二又说到想领走也行,再另外加100斤的苞米领走我绝不二话。
把赵大舌头气的哪有你这样办事儿的一点儿信用都没有,还临时加价的,要么你把姑娘人给我,要么你把钱给我。而熊老二又不舍得那50块钱当然不肯。这时候赵大舌头就想动手。正要发作,大队长和村长匆匆赶来,开始调解这场纠纷……
大队长皱着眉头,严肃地说:“老熊,你这做法不对,哪能随意加价,得讲诚信。”村长也在一旁帮腔:“就是,咱得按规矩来,不能坏了风气。”熊老二一听不乐意了,嘟囔着:“我也是为了闺女好,他家条件不好,闺女嫁过去要吃苦。”赵大舌头急得跺脚:“那你当初收彩礼干啥,现在说这些。”双方又僵持起来。
村里人大家都听明白了,这是熊老二想要额外100斤的粮食,毕竟 村儿里刚分完没多久,有粮食的人家也都将将够吃。嗯,这娶个媳妇儿,不用出50块钱彩礼,就拿着100斤粮食就能娶俩媳妇儿。
这老熊家的姑娘就是贵。这时候老熊家的大姑娘哭着喊着说,老爹我不嫁了,他年纪太大了,而且说话还不清楚,我不跟他回去,这时候熊老二上去就给俩大嘴巴踹了一脚,把大姑娘踹倒在地说道,妈了个巴子,这个家老子说了的算,哪有你这。赔钱货,说话的份儿。
村里人大家看到都直摇头,甚至有的都窃窃私语,都看不起这老熊家的哥俩两个。
村儿里就他们两家人,对姑娘出了名的不好,琢磨姑娘看着两个老熊家的姑娘个个都瘦的跟麻杆儿似的。每年一到开春儿,立冬开始,那孩子的手个个跟那小萝卜似的,生满了冻疮。
让村儿里很多老爷们儿都看不起这姓熊的哥俩 不但打老婆,还打姑娘,这姑娘还能随便乱打,万一打坏了,以后还能不能嫁出去了?
东北老爷们儿有几个不对自家孩子好的,姑娘,儿子一样疼,有的人家甚至对姑娘比儿子还要好,姑娘将来是能当家的,所以在东北姑奶奶那是回娘家能说了的,能当娘家家的人。尤其是那些经常打老婆孩子的男人,让东北老爷们儿都看不起。
能从战乱年间活下来的东北男人,那对自己家的女人都是相当好的。这女人你要是不在了,这女人绝对能守住这个家,能把你的孩子养大养活了,这年月缺吃少穿的,能把孩子一个不少能养活这娘们儿就是能耐。
很多村里人又都把熊老二家的院子,墙头,甚至有的都跑到房顶上坐着去了,一直看着老熊家的热闹,里三层外三层的,这时候天马上要黑了。
这大队长就说到熊老二你给个准话,让人家赵大舌头是把人领回去,还是把50块钱退还给人家。
赵大舌头这时候也发话了,说道熊老二,我操你妈的,你他妈就是个软蛋,说话不算数,真他妈不是东北爷们儿,咱东北爷们儿说话算话,一个吐沫一个丁,赵大舌头 这话说的把熊老二气的够呛,
熊老二这些年就想融入东北爷们儿圈子里,可是他再怎么学都不像。
他学的反而另类,不像了,东北爷们儿虽然是好动手,但是绝对不跟自己家老婆孩子动手,这熊老二把对外动手的能耐,都练在自己老婆孩子身上了。
熊老二气的满脸通红,怒视着赵大舌头,赵大舌头不甘示弱的继续说道,把50块钱退还给我。
大队长这时候也说话了,别说了快把钱还给人家得了。
熊老二眼神躲闪,支支吾吾的说到钱退不回去了,大队长惊讶的说到,你说啥钱退不回去了,为啥退不回去?
熊老二破罐子破摔的说道,我花出去20块钱了,我现在手里就剩30了,不够。
大队长愤怒的说道,你干啥花了20块钱,一星期花20块钱,你干啥了?
熊老二答不上来,眼神儿躲闪的一狠心说道。那把丫头领走。赵大舌头 乐呵呵的说,太好了,你家大丫头看着是瘦了点儿,回去养一段时间就能胖起来, 这时候熊老二的大姑娘手捂着脸,一脸不可置信的听到了他爹竟然让他跟赵大舌头这个老男人。当时心如死灰,爬起来愤怒的吼着,你还是人吗?
我是你亲闺女,你既然把我卖给这么一个老男人,我不活了,说着就撞上自家的门框, 大家一看,这大丫也是个烈性子,这平时他爹打骂都没有这样过,一看这样就是不想活了。
一村儿里有几个婶子马上上前捂住他额头上的伤口喊道,快去把李老头叫过来,有人就跑去找村里唯一的老大夫。
熊老二老婆抱着自己的大丫低头一直在那默默流眼泪,身后还有4个丫头,一个小瘦猴似的儿子也都默默不吱声,眼神焦急的看着躺在地下的老大。
村里人七嘴八舌的说了,这都是造孽呀。何庆海看的津津有味儿就闹不明白了,这熊老二一个星期花出去20块钱,他干啥了?看这样子,这钱花的肯定不是正地方,而且这又临时要100斤粮食,看他样子也不像是给家里人要的粮食。分粮那会儿他家可分不少粮食呢够吃的了,每年他老婆孩子都特别能干,挣的工资村儿里都不少,这咋还都不够吃呢?肯定粮食被熊老二整出去或者卖了,或者也不好说。
当村里人把李大夫叫过来,撒了止血粉,包上了头以后,扎了几个银针,喂了点儿水,开了三包药,让熊老二媳妇儿给煎了喝,邢老二拿着药也没动地方,这时候熊老二看这大姑娘是没死于是就对。赵大舌头说现在你把人带回去吧。
赵大舌头这时候也不高兴的说道,咋滴?她现在这个样子半死不活的,我回家又要花钱买药,又要照顾养身体的,这赔钱呢,不行,要不然你家把医药费出了,要不然你把50块钱退给我,我不要人了。
熊老二没办法,主要是怕这赵大舌头想报警,他确实也拿不出来50块钱了。私底下他跟隔壁村的小寡妇好上了小半年了。最近肚子大起来已经有三四个月了,一直说是他的一种,他也不确定,上次去找小寡妇去了,给20块钱,小寡妇家里又没吃的了,他这不是想办法能多要出100斤粮食,好给小寡妇送去,现在心想这不泡汤了吗?没办法,粮食没得到这赔钱货,净会惹事儿。从兜里掏出5块钱,说到这是他吃药钱和养身体的钱,你赶紧把他带走,找大舌头,兴高采烈的借过钱, 好的。
老丈人我就接俺媳妇儿回去了,抱起地下昏迷不醒的熊大丫,接过丈母娘手里的三包药。村里的村民给让开了路,就这样赵大舌头,得了个黄花大姑娘,比自己小17岁,都他妈敢自己姑娘了,村里人七嘴八舌的说不要脸,也有悄悄骂熊老二不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