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幽州,蓟城。

昔日刘虞的州牧府邸,如今已临时充作北疆对袁作战的前线指挥中枢。

府内气氛肃然。取代了以往文人清谈、僚属往来禀告民政事务的景象,取而代之的是身披甲胄的将领、往来传递军情的斥候,以及悬挂在正堂墙壁上的巨幅冀州北部舆图。

刘虞并未在此久留。这位以仁德着称的幽州牧,在接到朝廷明确其专司民政、不得干预军事的旨意,并亲眼见到徐荣带来的三万生力军后,心中最后一丝顾虑也烟消云散。

他本就对公孙瓒那套穷兵黩武、苛待边民的做法深恶痛绝,如今渔阳、右北平、辽西部分区域重归其治下,看着被公孙瓒多年征战折腾得民生凋敝、十室九空的惨状,这位老好人心中也忍不住暗骂了几句“公孙伯圭误我幽州百姓”!他将满腔怒火与无奈都化作了行动,带着一众文官吏员,匆匆离开了这座弥漫着金戈铁马气息的城池,深入郡县,安抚流散,劝课农桑,全力推行他那套怀柔安民的仁政去了。对他而言,让饱受创伤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让颠沛流离的百姓重归田园,才是他真正的战场。

此刻,指挥中枢内,幽州都督高顺端坐主位,面容依旧是一贯的沉静冷峻,他麾下陷阵营虽堪称天下第一步兵,练兵之严、选卒之精无人能出其右,然而,以往他最多统率过数千人马,如今骤然总揽幽州近十万大军(含徐荣部、公孙瓒部及自身部曲)的指挥权,涉及步、骑、弩多兵种协同,战线绵延数百里,这对他的统帅之能无疑是一次巨大的考验。

他深知自己在临阵机变、大规模兵团调度方面,相较于身旁这两位,经验确实有所欠缺。

左手边坐着的是风尘仆仆赶来的徐荣。这位沙场宿将神色沉稳,眼神锐利,带着一种久经战阵的从容。他奉旨率三万精锐自并州兼程而来,不仅增强了幽州的军事实力,更带来了朝廷最新的战略意图和装备支持。

右手边则是易侯公孙瓒。他虽已接受朝廷册封,但那身傲气与对袁绍的刻骨仇恨并未稍减,只是如今这股戾气被约束在了朝廷的框架之内。

他看向高顺的目光中,带着几分对陷阵营实力的认可。

“高都督,徐将军,”公孙瓒率先开口,声音洪亮,带着惯有的急躁,“陛下旨意已至,令我幽州兵马主动出击,袭扰袁绍侧翼。某以为,兵贵神速!袁绍匹夫,外强中干,若非其麾下麴义那厮的弓弩兵甚是刁钻,兼以陷马坑等阴损手段,某之白马义从,何至于在界桥、龙凑接连受挫!”提及麴义和那两场败绩,他眼中几乎要喷出火来,“若某当初有高都督麾下陷阵营这等强兵步卒,稳守阵脚,某之铁骑何至于冲锋未至便折损近半?又何至于让那麴义猖狂至今!”

高顺微微颔首,沉声道:“易侯所言,亦是顺之所虑。袁绍势大,根深蒂固,非并、凉诸胡可比。麴义所部,确为劲敌。顺麾下除七百余陷阵营老卒外,其余三万之众,亦是赴幽州后新募操练,虽已初具规模,阵列娴熟,然未经大战淬炼,终究差些火候。此番出击,正可借此磨砺。”

徐荣接过话头:“麴义弓弩虽利,然并非无解。我军亦可用强弓硬弩,陛下自长安武库的大黄弩、床弩,射程更远,威力更巨,可用于阵前压制。届时,以陷阵营此类重甲精锐为前锋,顶着箭矢推进,撕开敌阵缺口。”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高顺和公孙瓒,继续道:“至于骑兵……公孙将军的白马义从轻捷迅猛,天下闻名,然正面冲击严阵以待的强弩阵,确非所长。除了步弩协同,或可另辟蹊径,效仿温侯麾下的‘飞熊军’。”

“飞熊军?”公孙瓒眉头一挑,露出感兴趣的神色。

“正是。”徐荣点头,“据闻陛下曾亲自过问,为吕布军中部分精锐骑兵配备了更为完备的马铠,人马皆披重甲,冲锋之时,如同钢铁洪流,等闲箭矢难以穿透,专为破阵而生。或可称之为……‘甲骑具装’。”

他话锋一转,也指出了其中的困难:“然则,此等重骑,打造极其费时费力,一副精良马铠所耗铁料、工时堪比十副步卒铁甲。且对战马要求极高,非良驹骏马不能胜任。披甲之后,负重极大,冲锋距离受限,往往一两次凿穿敌阵后便需退出休整。此外,一骑重骑,往往需配备两匹普通驮马轮换负载甲胄行军,还需额外配属两至三名辅兵,专司战马养护与甲胄维护。靡费甚巨,堪称国之重器。”

徐荣最后总结道:“故而,重骑虽利,却不可轻用,亦不可多用。目前我军接到的旨意乃是‘袭扰’、‘攻其必救’,牵制袁绍兵力,配合朝廷全局战略。而非寻求与袁绍主力进行战略决战。一切行动,需遵从朝廷方略,不可再如往日般随心所欲,自行其是。”他说这话时,目光若有若无地瞥了公孙瓒一眼。

公孙瓒面色微变,哼了一声,却没有反驳。他深知今时不同往日,既然选择了归顺朝廷,就必须遵守朝廷的号令。

经过一番深入商议,最终定下方略:由高顺与公孙瓒亲自率领,组成一支精锐的步骑混编部队,执行对渤海郡的突击任务。这支队伍以五百陷阵营老卒为核心,配属一千重建的白马义从(挑选最为精锐者),以及近万训练有素的幽州新兵,尝试进行步骑协同作战。同时,立即着手利用幽州府库资材与工匠,优先打造一批马铠,尝试组建小股重骑兵,以备关键之战。

徐荣则负责在涿郡、广阳郡等与冀州边界处搭建防御攻势,同时镇守幽州,剿除幽州匪患,安稳后方,这也是给异族一个震慑。

另一方面,由徐荣统筹调度,派遣一员得力副将,率领约一万兵马,进攻河间国,与渤海方向形成策应,使袁绍首尾难以兼顾。

计议已定,军令如流水般传出,各部兵马调动、粮草辎重调配、工匠坊日夜赶工……整个蓟城乃至广阳郡,都弥漫着一股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息。

数日后,蓟城郊外校场。

高顺与公孙瓒并肩而立,检阅着即将出征的部队。五百陷阵营士卒肃立如林,铁甲森然,沉默中透出令人心悸的杀气。一千白马义从骑士,人如虎,马如龙,白袍银枪,虽经重建,那股纵横北疆的骄悍之气犹存。近万幽州新兵,经过高顺数月严苛操练,阵列严整,眼神中虽有紧张,更多却是对战斗的渴望与对功勋的向往。

公孙瓒看着这支他即将与高顺共同指挥的军队,尤其是那五百陷阵营,忍不住再次感慨:“若有此等强兵早助某,界桥何至于败!”

高顺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沉声对公孙瓒道:“易侯,过去之战,已如云烟。今日之后,你我同殿为臣,共讨国贼。望易侯与顺,同心协力,谨遵陛下之命,扬我大汉军威于渤海之滨!”

公孙瓒重重点头,脸上闪过一丝复杂,最终化为决然:“高都督放心!瓒既已归附朝廷,自当以陛下之命是从!此番出击,必叫那袁本初,知晓我幽州兵锋之利!”

“出发!”高顺不再多言,猛地一挥手下令。

号角长鸣,旌旗招展。近万精锐步骑,在高顺与公孙瓒的率领下,如同出鞘的利剑,离开蓟城,浩浩荡荡直指袁绍麾下富庶的渤海郡。与此同时,徐荣派遣的一万偏师,亦在另一员将领的统帅下,悄然南下,兵锋指向河间。

幽州大地,沉寂已久的战鼓,再次被擂响。这一次,刀锋所向,是那个盘踞冀州、与朝廷势同水火的庞大敌人。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李辰安钟离若水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战皇林天龙刀笔吏大国重工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大明状师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锦衣夜行红楼之万人之上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重生之嫡女不善铁血宏图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世子妃今天又作妖了新唐万岁爷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曹操穿越武大郎大秦二世公子华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凡人歌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冥王毒妃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穿成权臣早死原配,撩硬汉生崽崽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立生一生兵锋王座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大唐天宝重生沈氏红颜皇宫沦陷:一起逃亡皇嫂个个天仙大唐繁荣系统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水浒西门庆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即鹿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二战那些事儿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锦衣血诏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我,刘协,三造大汉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玄黄十二域双界穿梭:此门入大虞杀手崇祯蓝鸮之恋春秋风云,我乃华夏第一谋士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大唐风流小厨师隋唐:家兄程咬金这就是你的宿命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最后的一位将军我,天罗煞星,镇守人间五十年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别家皇帝追求长生,朕只求速死全球统一系统黑风寨主成帝路这个师爷很科学玉简在手,昭姐横穿三千界开局大秦小兵,我为始皇炼不死军白虎御唐:龙阙血鉴大唐长安秘物栈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