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双喜临门:老院的新期盼
集体宿舍的风波平息后,家属院迎来了一段安稳日子,可这份平静很快就被两桩大喜事打破——张大爷和李大妈要办喜事了,周明也收到了出版社的回信,老医生的行医笔记将要出版!
消息一传开,家属院瞬间热闹起来。张大爷和李大妈的婚事,本来就是大家看着促成的,如今俩老人终于要正式走到一起,邻居们都忙着帮忙筹备:有人帮着打扫屋子,有人帮忙添置家具,还有人主动承担起做饭的活儿,热闹得像是自己家办喜事。
可就在这时,闲话又悄悄冒了出来。林卫东在菜市场买喜糖,听见几个大妈议论:“你说张大爷和李大妈,都一把年纪了,还办什么喜事啊,偷偷领个证就行了,真是浪费钱!”
“我看啊,是李大妈想名正言顺地继承张大爷的房子吧?你看他们办喜事,还特意请了厂里的领导,不就是想让大家认可这门婚事,以后房子归她吗?”
林卫东心里一沉,这好不容易促成的好事,怎么又有人说闲话?他留意了一下,发现说闲话的大多是不了解情况的新邻居,还有几个平时就爱搬弄是非的大妈。而张大爷和李大妈似乎也听到了这些闲话,最近几天都有些闷闷不乐,筹备婚事的劲头也弱了不少。
与此同时,周明那边也遇到了麻烦。出版社虽然同意出版行医笔记,但要求周明提供老医生的详细资料和身份证明,可老医生住在偏远乡下,通讯不便,而且年纪大了,行动也不方便,根本没办法及时提供这些资料。周明急得团团转,每天下班就往邮局跑,寄信、打电话,可始终联系不上老医生的家人。
“林大哥,你说这可怎么办啊?出版社催得紧,要是再提供不了资料,这书就没法出版了。”周明找到林卫东,一脸焦急,“这可是老医生一辈子的心血,不能就这么泡汤了。”
“别急,总会有办法的。”林卫东安慰道,“你老家有没有其他亲戚?或者村委会的人,能不能联系上?”
周明摇摇头:“我老家的亲戚都搬到外地去了,村委会的电话也打不通,我实在没办法了。”
林卫东发动“洞察”技能,突然想起之前帮张大爷收拾东西时,张大爷提到过他有个远房亲戚,就在周明老家那个县的民政局工作。“有了!”林卫东眼睛一亮,“张大爷有个亲戚在你老家民政局上班,说不定能帮你联系上老医生的家人,或者帮忙开个证明。”
周明一听,脸上立刻露出了希望:“真的吗?那太好了!林师傅,麻烦你帮我问问张大爷。”
林卫东赶紧去找张大爷,张大爷一听是帮周明的忙,立刻答应下来:“没问题!我这就给我那亲戚写信,让他帮忙找找老医生的家人,这点小事,包在我身上。”
解决了周明的难题,林卫东又开始操心张大爷和李大妈的婚事。他知道,要打消大家的闲话,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大家看到俩老人的真心。他找到居委会的老张,商量着办一场简单而热闹的婚礼,让俩老人在邻居们的祝福中完成仪式,也让那些说闲话的人无话可说。
婚礼当天,家属院张灯结彩,邻居们都来帮忙捧场。张大爷穿着一身新衣服,精神抖擞;李大妈也梳了头发,换上了新衣裳,脸上带着羞涩的笑容。仪式上,张大爷拿出一个红布包,递给李大妈:“老李,我没什么值钱的东西,这是我攒了一辈子的积蓄,还有这房子的房产证,以后都交给你保管,我们好好过日子。”
李大妈接过红布包,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老张,我不要你的钱,也不要你的房子,我就想跟你互相照应着,安安稳稳过好后半辈子。”
邻居们看着这一幕,都鼓起了掌,之前的闲话也没人再提了。就在这时,周明突然跑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封电报,激动地说道:“林师傅,张大爷,好消息!我老家那边回信了,老医生的家人联系上了,资料也已经寄出去了,出版社说可以正常出版了!”
真是双喜临门!大家一听,更是高兴,纷纷向张大爷、李大妈和周明道贺。婚礼现场的气氛更加热烈了,有人唱歌,有人跳舞,孩子们在院子里追逐打闹,一派祥和喜庆的景象。
林卫东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暖暖的。就在这时,脑子里的系统提示音响起:
【嘀——吃瓜任务完成!已查清双喜临门背后的波折与圆满:
1. 张大爷和李大妈的婚事:遭部分邻居闲话,质疑李大妈图财产,后通过公开婚礼上的真心交付,打消闲话,获得全员祝福;
2. 周明的出版难题:因联系不上老医生家人,无法提供资料,后通过张大爷的远房亲戚帮忙,成功联系上对方,资料顺利提交,出版事宜敲定;
3. 结局:张大爷和李大妈顺利完婚,行医笔记成功出版,家属院邻里关系更加和睦,充满正能量。】
【任务奖励:全国通用粮票20斤,布票12尺,吃瓜积分120分已发放。】
林卫东看着系统空间里累积的奖励,心里满是成就感和感动。这段时间,他见证了太多故事,有误会,有困难,有冲突,但最终都归于圆满。他明白,生活就像家属院的这些故事,总会有波折,但只要人与人之间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多一份帮助,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林大哥,今天真是太开心了!”苏晓燕穿着林卫东给她做的新裙子,脸上洋溢着笑容,“张大爷和李大妈终于在一起了,周明的书也能出版了,真是双喜临门!”
林卫东笑了笑:“是啊,好人有好报。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办不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