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后,所里组织召开了一次小范围的、跨学科的学术交流研讨会。这是一年一度的重要学术活动,各研究室都会派出代表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让陆云瑶既惊又喜的是,课题组经过讨论,一致推荐她代表小组在会上就此次数据核查与模型修正的全过程,做一个十五分钟的简要汇报。
收到通知的那个下午,陆云瑶在实验室里来回踱步,手心微微出汗。这是她调入这个研究所后,第一次在这样相对正式、且有众多资深的同事和领导在场的场合发言。
她反复修改讲稿,直到深夜还在演练。
汇报当天,研究所最大的第二会议室里座无虚席。前排就座的都是各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其中就包括钱老。
会议室正前方的幕布上已经打出了“一九八一年度秋季学术交流会”的红色会标,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粉笔灰和旧书本的味道。
轮到陆云瑶上台时,她深吸一口气,稳步走向讲台。站在简易的木质讲台前,她先调整了一下老式麦克风的高度,金属支架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台下,数十双或熟悉或陌生的眼睛正注视着她,那些目光中带着专业研究者特有的审视与期待。
就在那一瞬间,她想起了顾辰翊在重大军事演练前夜,依旧镇定自若、有条不紊地检查方案的身影;想起了孩子们第一次背起书包,既紧张又勇敢地迈进学校大门的画面。
这些影像像一双温柔而有力的手,悄然抚平了她心底最后一丝波澜。
她忽然意识到,自己准备好的那份密密麻麻的详细讲稿反而会成为束缚。于是她索性将讲稿对折放在一旁,只用几张手写的提纲幻灯片作为提示。
当她开口时,声音清亮而稳定:
“各位领导、同事们,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一个微小物理效应的发现与模型修正’。”
她用清晰、流畅的语言,将如何从一组异常数据的蛛丝马迹中发现问题,如何通过系统性的排查锁定问题源头,最终如何通过创新性的方法解决问题,条理分明地娓娓道来。
在讲述过程中,她特别强调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组的李工协助完成了关键的数据验证,王技术员保障了实验设备的稳定运行,邓组长在整个过程中给予了我们充分的信任和支持......”
十五分钟的汇报时间转眼即逝。
当她说完“谢谢大家”,微微鞠躬时,台下先是片刻的寂静,随即爆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这掌声比之前钱老来课题组时更为热烈,其中包含着同行们真诚的认可。
会后,好几位来自其他研究室、平时并无交集的研究员特意走过来与她交流。
一位戴着黑框眼镜的中年研究员握着她的手说:“陆工,你这个发现过程,从怀疑到验证再到解决,环环相扣,简直就是教科书级别的科研案例啊!”
另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研究员则感慨道:“现在像你这样既细心又有韧劲的年轻人真是不多了。”
更让陆云瑶没想到的是,这次汇报的成果很快通过组织渠道,以内部工作简报和先进个人通报表扬的形式,在所内进行了传达。
虽然只是内部系统的肯定,但对于多年来一直默默耕耘在科研一线、习惯于在数据和图纸间无声付出的陆云瑶来说,这无疑是莫大的鼓舞。
当天晚上,她几乎是怀着一种迫不及待的心情,坐在宿舍的书桌前给家人写信。笔尖在信纸上轻快地舞动:
“辰翊,安儿,乐儿:展信佳。首先要告诉你们一个让妈妈非常开心的好消息!
妈妈之前花费了很多精力去核查、修正的那个数据问题,还有最后写的那份报告,得到了我们所里领导和很多同事的认可和表扬!
虽然这还只是我们整个大项目里一个阶段性的小成绩,但妈妈心里真的特别特别高兴,觉得之前所有的熬夜、所有的反复推敲和绞尽脑汁,都值得了。
安儿,这种感觉,大概就像你经过苦思冥想,终于独立解开了一道特别复杂的数学难题那样,充满了成就感。
乐儿,这也像你用心画了很久,最终完成了一幅自己特别特别满意的画作,心里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付出努力之后能获得收获的感觉,真的很好!”
随信,她还特意寄出了用这个月因表现突出而额外获得的奖金购买的礼物——给予安的是一套结构更复杂、能模拟更多飞行姿态的高级航模拼装材料;给予乐的则是一盒她心心念念的、拥有二十四种鲜艳颜色的管装水彩颜料;以及给顾辰翊的一条触手柔软、厚实保暖的深灰色羊绒围巾。
家里的回信来得比往常更快一些。顾辰翊的信依旧保持着他的风格,简洁、实在,但细读之下,能品出那份深藏的欣慰与支持:
“云瑶:喜讯已悉,由衷为你高兴。严谨求实,精益求精,此乃科研工作者之本色,终得回响,实为你应得之誉。
家中一切如常,安儿乐儿学业亦有小进,勿念。围巾已收到,质地甚佳,北地苦寒,你亦需珍重。吾与儿女,皆为你自豪。”
予安用他那依旧有些歪歪扭扭、却明显更用力想写好的字迹写道:
“妈妈你真厉害!比我在我们班军事游戏里当总司令打败所有还厉害!新的航模材料太棒了,爸爸说等我期末考好了就陪我一起做,我要造一架全世界最厉害的超级飞机!”
予乐则用她新买的水彩颜料,画了一幅充满童趣和想象力的画:
画面上的妈妈穿着她想象中的、洁白如雪的白大褂,站在一个巨大无比的、画满了复杂曲线和神秘公式的黑板前,手指着黑板,神情专注而睿智,胸前还戴着一朵比她脑袋还大的、鲜红夺目的大红花。
画的旁边,她用工整的铅笔字写着:“送给世界上最棒的、最聪明的妈妈。”
看着丈夫沉稳有力的肯定,读着孩子们充满童真和爱意、略显夸张却无比真挚的回应,陆云瑶对着信纸,笑得眉眼弯弯,眼眶却不自觉地湿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