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乙虽然害怕,但山神庙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地盘,他便壮着胆子对着那算命先生大声的喊道:“你到底是人是鬼?”
算命先生根本就没有理睬曾小乙,依然自顾自的烤着火。
透过篝火,曾小乙发现在算命先生的背后有一道长长的影子。
看到这道影子之后,曾小乙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之前听过说书先生讲过,只有人才会有影子。鬼魂是不可能有影子的。
也就是说这算命先生并没有死。
可刚才自己明明试探过鼻息的,对方的确是没有了呼吸。怎么一转眼的功夫又完好无损的坐在这里烤火,怎么看这件事情都透着诡异。
曾小乙小心谨慎的问道:“你没死?”
算命先生白了曾小乙一眼,宛如在看一个白痴一般。
曾小乙立即感觉到自己似乎受到了挑衅。
但他不敢乱来了。这算命先生有点邪乎,自己还是敬而远之的好。
也罢,估计他只是一个过路人,不可能在这里长期待。今天晚上暂且将山神庙让给他就是了,自己躲出去,等过两天再回来。
想到这里,曾小乙连忙向山神庙外面走去。
可他刚走到门口的地方,便感觉自己的膝盖一酸,扑通一声便跪在了地上。
他惊恐的发现,自己居然浑身无力,胸口发闷,大脑眩晕,此刻他只有一个想法,自己中毒了。
他艰难的扭过头,看着算命先生。
只见算命先生正用一根木柴轻轻挑着火堆,火星四射,溅落在周围的地面上。
曾小乙艰难地扶着大门框,看着算命先生,断断续续的说道:“你,你卑鄙,居然,下,下毒!”
说完这句话之后,便直接扑倒在地上,昏死了过去。
不知道昏睡过去多长时间,等曾小乙再次醒来的时候,刺眼的阳光正照射在他的脸上。
他打了一个激灵,立刻爬了起来,警惕的四下张望。
周围的环境如此的熟悉,自己依然身处在破庙之中。
供桌前的篝火差不多就要熄灭,偶尔升起了一缕缕的青烟。
篝火旁边,昨夜的那个算命先生,正在和衣而睡。
曾小乙又立即的摸了摸自己浑身上下,甚至连自己的屁股沟也摸了一下。
他可是听说过,有些心理变态的人犹好男风,自己昨夜昏死过去,可别一下失身了。
检查了一下,发现自己秋毫未伤,这才放下心来。
原以为自己中毒必死无疑。却没有料到美美的睡了一觉。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算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趁那算命先生正在熟睡,此时不逃,更待何时。
曾小乙慢慢的向后退去,跨过门槛,便打算夺路狂奔。
没想到此刻那算命先生已经醒了过来。他瞥了一眼曾小乙,淡淡的说道:“过来坐下,我有话要问你!”
见识过昨晚算命先生的诡异手段,曾小乙大屁不敢放一个,犹如一只乖顺的小绵羊,满脸带着谄媚的笑容,点头哈腰的来到算命先生的眼前。
“先生您大人不计小人过,不要跟我一般见识,您想问什么尽管问,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看到曾小乙那一脸的无赖相,算命先生很是不屑。
“青牛山下的青牛镇,你可熟悉?”
“先生,你可问对人了!我是地地道道的本地人,青牛镇我熟悉的很。你想知道什么尽管问!”
算命先生沉思了片刻,似乎是在整理自己的语言。
“你先跟我说说青牛镇大体的情况,比如说有多少人,大家都靠什么来谋生,镇上都有哪些生意,有没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人,等等的,你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越详细越好!”
曾小乙有些疑惑。
这算命先生究竟想要干什么,他想问的事情没有任何的方向和重点,仿佛就是想单纯的了解一下青牛镇的风土人情。
既然如此,那自己有什么说什么。
随即,曾小乙开始滔滔不绝的向算命先生介绍整个青牛镇。
李镇长,王员外,刘寡妇,曾阿婆,开药堂的老赵,铁器铺的大牛哥,绣春楼的老鸨子,胭脂巷的一枝花,说书的瞎子王,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在曾小乙的口中娓娓道来。
算命先生有些诧异。
他没想到眼前这个只有十五六岁的半大小子,居然掌握了这么多信息。
甚至于连谁和谁偷情他都知道。
口若悬河的说了一个多时辰之后,曾小乙感觉自己的嗓子都快冒烟了。
这比之前他和刘寡妇骂街都要累得多。
看到曾小乙口干舌燥的样子,算命先生的脸上难得的露出了笑意。
只见他从怀中掏出了一个葫芦,看着曾小乙问道:“你会喝酒吗?”
曾小乙嬉皮笑脸的说道:“当然会了,我可是品酒的行家,在青牛镇上,要说谁家的酒最好,那一定是季氏酒行的,他家的女儿红,至少是30年的陈酿,可惜我只喝过一次。”
说完,曾小乙还意犹未尽的舔了舔干瘪的嘴唇,似乎在回味那曾经有过但已经逝去的感觉。
算命先生呵呵一笑,随手将手中的酒葫芦扔给了曾小乙。
“那你尝尝我这葫芦的酒,看看如何?”
曾小乙有些诧异。
他接过酒葫芦,谨慎的看了看对面的算命先生。
见对方根本没有理睬自己,曾小乙将葫芦塞拔了出来,顿时一股醇香的酒气扑鼻而来。
曾小雨深深地吸了一口酒气,脸上顿时出现了潮红,脑袋一歪,又直挺挺的摔倒在地,居然直接醉了过去。
不知道又过去了多长时间,曾小乙再次醒来。
此前已经熄灭的篝火又重新燃烧起来。对面的算命先生正在用架子烤着一只山鸡。
而山神庙外的天色已经黑了下来。
这就说明,曾小乙已经昏睡了一整天的时间。
曾小乙清楚地记得,他只是闻了一下从那酒葫芦之中散发出来的酒气,结果就昏睡了一整天。
那葫芦里面究竟装的什么酒,居然如此的厉害,简直是刷新了他的认知。
此时曾小乙的肚子已经咕噜噜的叫了起来。可他根本就不敢说半个字。
他已经彻底领教了这位算命先生的厉害。
在这个时候,曾小乙的原则性再次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他乖巧的坐在火堆旁,一言不发,宛如一尊木雕一般。
脸上,则始终洋溢着谄媚的笑容。
算命先生转动了一下架子,然后扯下一只已经烤熟的鸡腿扔给了曾小乙。
接过鸡腿的曾小乙,毫不客气的开始大快朵颐。
算命先生吃得很斯文,细嚼慢咽。这让曾小乙想到了青牛镇上的王员外吃饭似乎就是这个架势。
等算命先生吃完之后,直接将剩下的碎骨扔到了篝火之中,然后又将之前的那个酒葫芦掏了出来,咕咚咕咚喝了两大口。
曾小乙看着那个酒葫芦,回想起之前自己只是闻了一下味道,便直接昏睡了一整天,而对方却可以毫无顾忌的喝上两大口,这让他更加觉得这位算命先生神秘莫测,十分的厉害。
看到曾小乙一直在关注自己的酒葫芦,算命先生的脸上露出了一点点讥讽的笑容,把葫芦向前一伸,笑呵呵的问道:“怎么,还想来一口吗?”
曾小乙的脑袋摇得像个拨浪鼓一样。
“先生您开玩笑了。先生真是神人,小乙甘拜下风!”
算命先生收回了酒葫芦,继续用木棍挑着地上的篝火,不经意的问道:“除了之前你跟我说过的青牛镇的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你再仔细想想,还有没有什么遗漏?包括你之前道听途说的事情也可以!”
曾小乙沉思了片刻,突然一拍脑门兴奋的说道:“让先生这么一提醒,我还真想到了一件事情!”
说罢,曾小乙就将青牛镇上流传最广的一个野史趣闻说了出来。
根据老辈子的人传下来的说法,青牛镇原本并不叫这个名字。
不知道在多久以前,青牛镇有一个古怪的名字,叫哀牢镇。
据说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镇外的那座大山名叫哀牢山。
这座大山常年雾气笼罩,即便是再老练的樵夫,也不敢进山砍柴。
因为一旦深入其中,就很容易迷失方向,最终就困死在了哀牢山之中,因为进入大山的人就从来未曾再出来过。
而这哀牢镇的前身,实际上是由镇守边陲的军队所修建的一处前卫哨所。
只不过后来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军队后撤了30里,在另一个险要的入口处,修建了新的哨所和营地,然后就将这里完全给放弃了。
再后来,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的考虑,朝廷将发配边陲的犯人全都扔到了这里来。
于是一群穷凶极恶的恶人,最终一代代生活在这里,绵延至今。
说到这里,曾小乙还补充道,镇上的刘寡妇听说祖上就是个采花的飞贼,后来被发配到了这里。这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刘寡妇嫁一个老公,死一个老公,这都是纯纯的现世报。
当说起刘寡妇的趣闻轶事时,曾小乙眉飞色舞,口若悬河,一下就跑题了。
算命先生的脸色有些难看,瞪了曾小乙一眼。
曾小乙这才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赶紧把话题又转了回来。
前朝灭亡之后,镇守边陲的军队自然不会再去理睬哀牢镇上的人。
新朝设立之后,大赦天下。
这哀牢镇上的人也自然跟着沾光,脱了囚籍,变成了正常人。
可哀牢镇的名字并没有更改,直到有一天,因为一件事情的发生,所有的一切都变了。
据说几百年前的一天,哀牢山上突然风云大作,雷电交加,宛如天倾一样。
身处哀牢镇上的人自然发现了这一切,正当所有人惴惴不安的时候,遥遥看到,在哀牢山的主峰之上,显化出一头青色的神牛虚影。
当这头青色的神牛虚影出现之后,整个哀牢山霞光万道,遍布金彩,宛如披上了一层金色的锦缎一般。
随即,那头青色的神牛便消失不见。
但自此之后,笼罩哀牢山上千年的浓雾渐渐褪去。
有胆大之人进了哀牢山,最后平安返回。
而且哀牢山上物产丰富,乃是一座地地道道的宝山。
于是就有民间传言,当日神牛降世,破除了哀牢山的邪祟,这乃是大造化。
哀牢镇的人觉得,再叫这座大山为哀牢山已经不合适了,于是一致决定改名叫做青牛山。
自然而然的,哀牢镇也跟着改换了名字,叫做青牛镇。
而且自从改成青牛镇之后,年年风调雨顺,和泰安康。
这青牛镇就宛如一片世外桃源一般。即便外面的世界再动乱,青牛镇也从来没受过波及。
大家都说这都是神牛的庇佑。
就这样,这个传说就一代又一代的传颂下来。
当然像曾小乙这一代人,对这个传说根本就不屑一顾。
这纯纯骗傻子的,天下哪来的神牛,全都是青牛镇的老祖宗杜撰的而已。
曾小乙唾沫横飞地将整个野史趣闻讲述了一遍,然后谄媚的说道:“先生,除了这个之外,我其他的就真的什么都不知道了。你大人有大量,别跟我一个小孩子一般计较,就把我当成一个屁给放了吧!”
说完,脸上还努力的装出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
算命先生白了曾小乙一眼。
对面这家伙纯粹是一个小混蛋,善于伪装,见风使舵,根本不是什么好鸟。
算命先生沉思了片刻,然后一脸正色的说道:“我游历四方,尤喜鬼神之道,听了你刚才所说的野史趣闻,非常的感兴趣,我决定了,我要暂住青牛镇一段时间!我一个外乡人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这样吧,从今往后你就跟在我身边服侍我,若是哪天我离开了,自然会放你自由!”
曾小乙这么一听,原本的嬉皮笑脸,一下就阴沉下来。
他愤怒的站起身来,恶狠狠的叫嚣道:“老头,别给你三分颜色,你还开起了染房,我敬你一把年纪,不和你一般见识,你却蹬鼻子上脸,居然想让小爷伺候你,做梦,没门儿!你去镇上打听打听,我曾小乙是何等英雄人物,岂能受你的摆布!不怕告诉你,在青牛镇上,我可是一呼百应,手底下有10多号兄弟,你最好给我识相点,咱们好聚好散,井水不犯河水,否则我让你后悔来到青牛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