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后的日子,青霞镇仿佛真的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柳青鸾谨遵师命,大多时间留在柳府深居简出,潜心修炼《浩然养字诀》,她识海中“剑”字上的纹路已稳定在五道,“护”字也凝聚出了第三道纹路,进境可谓神速。柳府门前那场风波,在柳父银钱开道和刻意引导下,也渐渐被“江湖流寇袭击富户”的说法所掩盖,淡出了寻常镇民的茶余饭后。
然而,阿凡的内心却并不平静。
他依旧每日在医馆喝茶听书,看似与往常无异,但每当夜深人静、月明星稀之时,他便会取出从那胡道人身上得来的兽皮残卷——《吞天魔功》。
这残卷确实破烂不堪,许多地方字迹模糊,甚至整页缺失,脉络断续,强行修炼无异于自寻死路。但阿凡并未轻易放弃。他凭借着超凡的悟性,以及对大道本源、对自身混沌剑丹和以往创法经验的深刻理解,如同最耐心的考古学家,对着这残破的篇章反复揣摩、推演。
“吞天魔功……真是好大的口气。”阿凡指尖拂过那四个仿佛蕴含着无尽吞噬之意的古字,眼中光芒闪烁。
尽管残缺,但他还是从那些支离破碎的语句和残留的道韵痕迹中,窥见了一丝这门魔功的核心奥义——掠夺,吞噬,化万物之力为己用!
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汲取天地灵气,而是更为霸道、更为直接地吞噬其他生灵的精气、元气、乃至修为本源!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以此铸就自身无上魔躯,理论上的确是一条堪称逆天的捷径。
这对于目前急于提升修为、却困于资源匮乏和混沌剑丹那庞大需求的阿凡而言,无疑具有巨大的诱惑力。
他深知修行需稳扎稳打,根基为重。无论是百草谷的丹药堆砌,还是后来创出的内丹法、剑丸术,乃至为柳青鸾开辟的《浩然养字诀》,都秉持着循序渐进、契合天道的理念。
但现实是,他没有那么多时间了。霸体宗的搜寻如同悬剑,天道宗更是莫测的庞然大物,他不能将希望完全寄托于这青霞镇的缓慢积累。他需要力量,需要更快地恢复,乃至超越从前!
“风险巨大,但……值得一试。”阿凡眼中闪过一丝决断。他不可能照搬这邪异残缺的法门,那与自毁无异。但他可以借鉴其“吞噬”、“转化”的核心理念,以其为引,结合自身对周天演化、对混沌之道的理解,尝试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可控的“吞噬”之路。
经过无数个夜晚的推演与心神模拟,他凭借自身堪称妖孽的悟性,终于从那团乱麻般的残篇中,勉强梳理、重构出了一丝可行的、被他极度简化和修正过的“引噬”法门。此法门摒弃了原功法的血腥与暴戾,更侧重于引动、剥离并转化天地间游离的、或是一些无主、驳杂能量中的精华部分。
这一夜,月黑风高,万籁俱寂。
阿凡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医馆。他并未走远,而是御使剑丸,化作一道微不可察的银虹,径直投入了青霞镇外连绵的苍莽深山之中。
他需要找一个绝对安全、无人打扰的地方,进行第一次危险的尝试。
深山老林,古木参天,妖兽潜伏,正是各种驳杂能量汇聚之所。他寻了一处僻静的山谷,布下简单的隐匿警戒阵法后,盘膝坐于一块青石之上。
深吸一口带着草木与泥土气息的冰凉空气,阿凡眼神凝重。他先是内视丹田,那枚混沌剑丹缓缓旋转,散发着深邃而神秘的光泽。随即,他依照自己推演出的法门,小心翼翼地运转起来。
一股微弱却带着独特吸力的波动,以他为中心缓缓扩散开来。起初并无异样,但随着他法诀的深入,周围的环境开始发生变化。
草木间游离的稀薄木灵之气、地底深处溢散的微弱土元之力、甚至是一些夜间活动的毒虫猛兽散发出的微弱生命精气……种种驳杂不纯、属性各异的能量,开始受到牵引,如同受到漩涡吸引般,缓缓向着阿凡汇聚而来。
这些能量斑驳不堪,其中更夹杂着妖兽的凶戾气息、草木的衰败死气,若是寻常修士贸然引入体内,只怕立刻就会经脉受损,走火入魔。
但阿凡早有准备。他以自身强横的神识为筛,以混沌剑丹那包容万象、化育混沌的微弱特性为基,如同一个最精密的熔炉,极力地剥离、提纯着这些涌入的能量,试图将那最为精纯的一丝本源之力提炼出来,小心翼翼地融入剑丹之中。
这个过程极其凶险,对心神的消耗更是巨大。他的额头很快渗出细密的汗珠,眉头紧锁,身体微微颤抖,仿佛在承受着巨大的痛苦。那混沌剑丹在接触到这些外来能量时,也发出了细微的嗡鸣,光芒明灭不定。
一夜过去,东方既白。
阿凡缓缓散去法诀,睁开了眼睛,脸色显得有些苍白,但眼神深处却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与……一丝微弱的振奋。
他摊开手掌,掌心一缕比发丝还要纤细、却精纯无比的混沌色气流缓缓盘旋,随即被丹田的剑丹吸收。
“成功了……虽然效率低得可怜,过程凶险万分,但……这条路,似乎真的可行!”他低声自语,声音带着一丝沙哑。
这意味着,即便在没有丹药、缺乏灵脉的恶劣环境下,他依旧找到了一条可能快速积累力量的途径,尽管这条途径布满荆棘,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看着天际泛起的鱼肚白,阿凡收起阵法,御剑悄然返回医馆。无人知晓,在这宁静的夜晚,深山林中,有人进行了一场何等凶险而又可能改变未来的尝试。
往后的夜晚,苍莽山深处,多了一道悄然吞噬着天地驳杂能量的孤寂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