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总部,被划为绝对禁区的科研核心区内,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臭氧味、金属灼烧后的焦糊气,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高度凝聚的能量逸散后的奇异馨香,那是高纯度晶核被强行激发后又失控的余韵。
临时改造的实验室内,陈岚和她的小组——包括苏婉、吴斌、张海以及几名精心挑选的助手——正围绕着一个半人高、结构复杂的金属装置忙碌着。这便是“生物培育舱”最核心、也最关键的部件——“生物能量调节器”的初号原型机。
它外形呈多棱柱状,由老李锻造坊提供的特种合金与找到的耐高温陶瓷部件拼接而成,表面布满了粗细不一的能量传导线路和密密麻麻的监测探头,中央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卡槽,用于嵌入能量源。其设计功能,是精确控制并输出晶核的能量,模拟出培育所需的各种特定能量场环境。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得硌人。
实验台上,已经躺着两个彻底报废、表面焦黑甚至部分融化的调节器原型了。旁边散落着不少黯淡无光、内部结构被狂暴能量冲毁的普通晶核碎片。而今天,他们动用了战略储备——五枚散发着柔和紫辉的西郊高纯度晶核。
“记录:第四次全功率负载测试,能量源,西郊高纯度晶核,编号Z-01。”陈岚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的沙哑,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她亲自将一枚淡紫色晶核嵌入中央卡槽。
“各单元准备,能量输出通道开启,梯度提升至百分之十……百分之二十……”
随着她沉稳的指令,吴斌小心翼翼地操作着控制台,张海则死死盯着连接调节器的多个监测屏幕,上面跳动着令人眼花缭乱的电压、电流、能量粒子流密度等数据。
调节器微微震颤起来,表面的传导线路亮起柔和的紫光,内部发出低沉的嗡鸣。一切似乎都很顺利。
“提升至百分之四十。”
嗡鸣声加剧,监测屏幕上的数据曲线开始出现细微的、不规则的波动。
“百分之五十。”
“砰!”一声轻微的爆响,调节器侧面一个次级稳压元件冒出一缕青烟,闪烁了几下熄灭了。一名助手迅速上前,进行紧急更换。
陈岚眉头紧锁:“能量纯度太高,粒子流过于活跃,现有元件的稳定性和精度不够!降低至百分之四十五,尝试注入稳定剂(一种他们自己调配的、用于平复能量躁动的化学溶液)。”
然而,稳定剂的注入仿佛在滚烫的油锅里滴入了冷水,反而引发了更剧烈的反应!
“能量流密度失控!粒子碰撞加剧!”张海的声音陡然拔高。
“紧急切断!”陈岚厉声喝道。
但还是晚了一刹那!
“轰——!!”
一声沉闷的爆炸声从调节器内部传来!整个装置剧烈一震,表面的紫光瞬间变得刺眼欲盲,随即猛地黯淡下去!一股灼热的气浪夹杂着金属碎屑和焦糊的电路板味道扑面而来!距离最近的一名年轻助手小王躲闪不及,手臂被飞溅的高温碎片擦过,防护服瞬间被灼穿,皮肤上留下了一道红肿起泡的灼痕,痛得他倒吸一口凉气。
“小王!”苏婉立刻冲上前,拿出急救包进行处理。
陈岚看着再次宣告报废、中央卡槽内那枚Z-01晶核也光泽黯淡大半的调节器,脸色铁青。这已经是毁掉的第三台原型机,以及损耗的第三枚高纯度晶核了!每一枚都珍贵无比!
失败,接连的失败。巨大的资源消耗和停滞不前的进度,像沉重的巨石压在每个人的心头。实验室里一片压抑的沉默,只能听到小王压抑着的、因疼痛而粗重的呼吸声。
“陈教授……要不,我们先用普通晶核,把基础功能搭建起来再说?”吴斌有些迟疑地提议,他心疼那些被消耗的高纯度晶核。
“不行。”陈岚斩钉截铁地否定,“普通晶核能量惰性太强,精度和强度都远远达不到驱动高阶功能的要求。我们必须驯服高纯度晶核的能量!这是绕不过去的坎!”
她走到报废的调节器前,不顾残留的高温,仔细查看着爆炸的裂口和内部烧毁的线路,手指轻轻拂过焦黑的痕迹,眼神专注得可怕。
“问题不在于能量太强,而在于……我们太急于求成,试图让它一口气跑起来,却没能给它套上合适的‘缰绳’。”陈岚喃喃自语,仿佛在跟装置对话,又像是在梳理自己的思路,“这些精神能量粒子……它们有自己的‘脾气’,过于粗暴的引导,只会引起它们的‘反抗’。”
她猛地抬起头,眼中重新燃起光芒:“我们之前的思路错了!不是强行压制,而是……引导和顺应!降低初始能量输出速率!不是百分之十,百分之二十……从百分之一开始!不,从千分之五开始!像滴灌一样,让能量缓慢地、温和地浸润整个系统,让系统本身先适应这种高质量的能量,找到与之共鸣的频率!”
这是一个近乎偏执的决定。意味着测试周期将被拉长数十倍甚至上百倍,需要难以想象的耐心。
但没有一个人提出反对。他们已经被逼到了墙角,这是唯一能看到曙光的路径。
新的原型机在老李带着徒弟们不眠不休的赶工下,很快被制造出来,结构进行了针对性的加固,并增加了更多、更精密的缓冲和监测单元。
第五枚高纯度晶核被嵌入。
这一次,陈岚亲自坐在主控台前,她的手指稳定得没有一丝颤抖。
“能量输出,启动。目标速率:千分之五。”
控制杆被推到一个近乎微不可察的位置。监测屏幕上的数据如同沉睡的溪流,缓慢而平稳地开始流动。调节器没有发出剧烈的嗡鸣,只有一种极其细微的、如同心跳般的脉动。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实验室里只剩下仪器运行的轻微噪音和众人压抑的呼吸声。千分之五的速率维持了整整一个小时,系统各项参数稳定。
“提升至千分之七。”
依旧稳定。
“百分之一。”
……
进程缓慢得令人心焦,但却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无比。能量如同被驯服的野马,开始按照骑手(调节器)的意志,在预设的轨道内温顺地流淌。
当输出速率成功稳定在百分之三,并且调节器内部形成了一个稳定、均匀的淡紫色能量场时,实验室里爆发出了一阵压抑已久的、低低的欢呼声!小王甚至忘了手臂的疼痛,激动地挥舞了一下拳头。
陈岚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直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如释重负的疲惫笑容。虽然距离设计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最关键的瓶颈——能量稳定导入与基础调控,终于被突破了!他们找到了驾驭这股高品质能量的“缰绳”!
她看着在稳定能量场中微微发光的调节器核心,知道通往生物培育舱最终成功的大门,已经被推开了一道缝隙。接下来的,便是水磨工夫般的优化与调试。希望的曙光,已然穿透了失败的阴霾,照亮了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