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境编织者’……设备……在……‘方舟’…旧库…b-7…”
“‘牧羊人’…知晓…但…禁用…”
“燕群”传来的残缺信息,如同投入死水的石子,在“雨燕”心中激起层层波澜。希望与危险交织,让他坐立难安。一座被严密监控的囚笼中,藏着一件可能读取林薇潜意识、揭开谜团的关键设备,而监管者明知其存在却刻意封存——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谜团和诱惑。
他无法独自行动。“旅鸫”是他必须的盟友和保障。在一次例行巡逻的间隙,于一个确认没有监控死角的废弃管道检修舱内,“雨燕”将破译的信息和自己的推测低声告知了“旅鸫”。
“旅鸫”的反应一如预期——锐利的眼神中先是震惊,继而充满怀疑,最后化为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风险极高。但坐以待毙,不如搏一线生机。”他言简意赅地表明态度,“关键是如何找到b-7旧库,并避开‘牧羊人’的耳目。”
“方舟”基地庞大如迷宫,其建造历史跨越数十年,许多早期区域已被封存或改造,地图也经过多次修订。公开的系统中根本没有“旧库b-7”的标识。
“雨燕”将希望寄托于基地的深层结构数据库和废弃日志。凭借“安全顾问”的权限,他能够访问大部分非核心区域的数据,但关于早期封存区的记录大多残缺或被加密。他需要时间,也需要运气。
与此同时,地底的“种子”依旧保持着令人不安的“平静”。那种高阶存在的蛰伏,仿佛暴风雨前的低压,让基地里的每个人都绷紧了神经。林薇在深度休眠中,眉心的印记稳定,但“雨燕”持续监测到的、她的潜意识脑波与外部微扰事件的隐秘同步,像不断闪烁的警示灯,提醒着他时间可能并不站在他们这边。
接下来的几天,“雨燕”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对基地古老数据库的挖掘中。他像考古学家般筛选着数十年前的工程图纸、物资清单和维修记录,寻找任何可能与“旧库”或早期实验设备相关的蛛丝马迹。这项工作枯燥而危险,他必须小心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将查询混杂在大量的常规数据检索中。
“旅鸫”则利用巡逻的机会,实地勘察那些地图上标记模糊或已废弃的区域,留意任何异常的通风管道、隐蔽的通道口或是与基地主流建筑风格不符的结构。他的行动必须更加谨慎,任何不必要的停留或探查都可能引来怀疑。
压力与日俱增。“牧羊人”虽未直接干涉,但她偶尔透过内部通讯系统传来的、关于“维持绝对宁静”的提醒,语气一次比一次冰冷,仿佛无形的鞭子抽打在每个人心上。基地的安保等级在无声中提升,巡逻队的路线和频率变得更加不可预测。
转机出现在“雨燕”对一份极其古老的、关于基地二期扩建前的能源管线分布图的交叉比对中。他发现有一条标注为“已废弃”的主能源管道,其走向与现有地图存在细微出入,在一处标记为“结构加固区”的下方,似乎隐藏着一个未被记录的、规模不小的空间。该区域的旧编码前缀,正是“b”。
“可能就在这里……”“雨燕”将发现悄无声息地传递给“旅鸫”。
“旅鸫”很快确认,那个“结构加固区”实际上是位于基地西北角底层的一个大型设备仓库的备用入口所在区域,如今很少使用,守卫相对稀疏。但通往其下方的通道,图纸上显示已被混凝土封死。
“明路不通,只能走暗路。”“旅鸫”反馈,“仓库的通风系统很老旧,主通风管道直径足够,而且……我注意到有一条分支管道的走向,大致指向那个隐藏空间的方向。或许有检修口。”
计划在极度保密中制定。由“旅鸫”利用夜班巡逻的便利,潜入仓库通风系统,寻找可能的路径。“雨燕”则在控制室提供远程信息支援,并负责制造必要的电子干扰以掩盖“旅鸫”的行动痕迹。
风险极高。一旦“旅鸫”被发现擅自进入禁区,后果不堪设想。
行动夜。
基地的人工昼夜循环系统模拟着深夜,大部分区域灯光黯淡,只有应急照明和仪器指示灯散发着幽光。巡逻队的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中有规律地回荡。
“旅鸫”如同幽灵般滑入目标仓库,避开了一个昏昏欲睡的守卫,迅速找到了位于仓库顶部的通风主管道检修口。他用特制的工具无声地撬开格栅,钻入了布满灰尘和蛛网的黑暗管道。
管道内一片漆黑,空气混浊。“旅鸫”凭借记忆和“雨燕”通过骨传导耳机提供的实时指引,在迷宫般的管道中匍匐前行。每一声金属摩擦的微响都让他心跳加速。
“左转,前行约十五米,应该有一个向下分支……”“雨燕”的声音低沉而清晰。
“旅鸫”摸索着,果然找到了一个向下的竖井,井壁有锈蚀的扶梯。他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向下爬去。竖井很深,仿佛通向地底更深处。
下了大约三层楼的高度,底部出现了一个横向的狭窄管道。管道尽头,隐约可见一道厚重的、带有老式机械锁的金属隔板——这绝非普通的通风口。
“就是这里!”“旅鸫”低语,心中升起希望。他检查锁具,是几十年前的型号,虽然锈蚀,但结构坚固。他拿出工具,开始尝试技术开锁。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寂静中只有锁芯细微的转动声和两人压抑的呼吸声。
控制室内,“雨燕”紧盯着监控屏幕,同时分神操作着系统,制造了几处无关紧要的传感器误报,以分散可能存在的监控中心的注意力。他的额头渗出汗珠。
“咔嚓。”
一声轻响,在寂静的管道中格外清晰。锁开了。
“旅鸫”轻轻推开隔板,一股混合着霉味、尘埃和某种陈旧机油的气味扑面而来。他探出头,用手电照射。
里面是一个不算太大、布满各种废弃仪器和蒙尘箱柜的房间。墙壁是粗糙的混凝土,没有现代基地的光滑饰面。许多设备上还贴着早已褪色的、“默示科技”早期风格的标签。这里的时间仿佛停滞在了几十年前。
“找到了……旧库b-7。”“旅鸫”的声音带着一丝成功的兴奋。
“快找‘梦境编织者’!注意时间!”“雨燕”催促。
“旅鸫”迅速在杂乱的环境中搜寻。根据“燕群”信息中模糊的提示,他重点检查那些与神经接口或意识研究相关的设备。终于,在一个角落,被防尘布半覆盖着,他看到了一个造型奇特的装置——它有一个类似牙科手术椅的支架,连接着多个布满精密水晶透镜和复杂线缆的头盔状接口,控制台上布满了老式的旋钮和刻度盘,但整体风格却透着一股超越时代的诡异感。设备侧面有一个模糊的铭牌,依稀可辨“……编织者……原型机……”
“发现目标!”“旅鸫”迅速拍照并检查设备状态。看起来保存尚可,但能源接口早已淘汰。
就在这时,“雨燕”的警告声突然在耳机中响起,带着急促:“不好!‘牧羊人’的权限账号刚刚访问了底层仓库区域的监控日志!虽然我做了干扰,但她可能起了疑心!巡逻队正向仓库增援!快撤!”
“旅鸫”心头一紧。他最后扫视了一眼房间,试图寻找可能相关的日志或手册。突然,他的目光被控制台下方一个半开的抽屉吸引。里面似乎散落着一些纸质文件。他迅速抓了一把,塞进口袋,然后毫不犹豫地转身,按原路飞速返回。
当他刚刚爬回仓库顶部的通风管道,将格栅复原,就听到下方仓库大门被打开,密集的脚步声和手电光柱扫了进来。
好险!
“旅鸫”有惊无险地撤离了仓库区域,与焦急等待的“雨燕”在预定安全点汇合。
“东西找到了,但无法带走,太大,而且需要专用能源。”“旅鸫”快速汇报,并将那一把皱巴巴的纸质文件递给“雨燕”。
“雨燕”借着微光快速翻阅这些泛黄脆弱的纸张。大部分是设备操作日志碎片和晦涩的技术参数。但其中一页,似乎是某位研究员的私人笔记片段,上面的内容让他的血液瞬间变得冰凉:
笔记上用一种急促的笔迹写着:
【……‘编织者’项目终止。风险远超预期。并非读取梦境,而是……打开通往意识底层‘暗面’的通道……极易引发不可控的共情污染和……现实感知崩溃……】
【……更可怕的是,它对‘彼岸’残留物异常敏感……使用不当,可能成为……双向通道……引来‘注视’……】
【……最高命令:永久封存。所有数据销毁。知情者签署沉默协议。】
【……‘牧羊人’(当时还是初级研究员)曾强烈反对封存,她认为……这是理解‘彼岸’意识结构的关键……】
笔记到此中断。
“雨燕”抬起头,与“旅鸫”对视,两人眼中充满了同样的惊骇。
“梦境编织者”……根本不是安全的读取器!它是一个极度危险的、可能打开潘多拉魔盒的钥匙!它不仅可能伤害林薇,更可能……引来“彼岸”或其他未知存在的“注视”!
“牧羊人”早就知道!她反对封存!她现在禁用它,是真的出于安全考虑,还是……在等待合适的时机,用它来进行更危险的探索?!
他们千辛万苦找到的,不是希望之光,而可能是一个……通往更深渊的陷阱!
就在这时,“雨燕”的终端再次接收到一个极其微弱、几乎消散的加密信号。这一次,信号更加残缺,仿佛发送者在极度仓促和危险的环境中发出:
【…‘夜莺’…暴露…‘燕巢’…被毁…坐标…失效…】
【…‘墙’…非建造…是…发现…入口…在…‘回声’…深处…】
【…警惕…‘牧羊人’…她…寻找…不仅是…‘钥匙’…更是…‘门’…本身…】
信号戛然而止,再无后续。
“雨燕”和“旅鸫”站在原地,手中握着那页揭示恐怖真相的笔记,听着耳边消散的绝望讯息,只觉得周围的空气,冰冷刺骨。
“燕巢”被毁?“夜莺”暴露?“牧羊人”在寻找的……是“门”?
林薇……不仅仅是“钥匙”……她可能……就是那扇“门”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