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士秀》终章。
商旅众人闻言,无不唏嘘,当即腾出一辆马车,载着这对父子向东而行。
沿途每经过一处村落,汪士秀都会停下,向村民讨一碗清水,小心地擦拭父亲的面容,整理他的衣衫。
仿佛父亲只是睡着了,随时会醒来,笑着叫他“秀儿”。
七日后,庐州城外的小路上,一个风尘仆仆的身影缓缓走来。
那是汪士秀,他背着父亲,步履蹒跚却坚定。
远处,熟悉的村庄轮廓已隐约可见,炊烟袅袅,鸡犬相闻。
村口的老槐树下,一个头发花白的妇人正踮脚张望,仿佛在等待什么。
当她看清来人时,整个人如遭雷击,手中的竹篮“啪”地一声掉在地上,里面的针线布料散落一地。
“秀儿?是……是你吗?”
妇人声音颤抖,目光却死死盯着儿子背上的那个身影。
汪士秀跪倒在母亲面前,泪如雨下:“娘……我带爹……回家了……”
汪夫人颤抖的手轻轻掀开芦苇席,露出丈夫安详的面容。
八年的时光,八年的等待,八年的肝肠寸断,在这一刻化作无声的泪水,滴落在丈夫冰冷的脸上。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她喃喃低语,将脸贴在丈夫胸前,仿佛要听那早已停止的心跳。
三日后,汪魁山下葬在村后的山坡上,坟前立着一块简单的石碑,上面刻着“先考汪公魁山之墓”。
他每日清晨都会到父亲坟前,用藤条编织的球练习蹴鞠,时而高高踢起,时而轻轻颠弄,仿佛在与无形的对手竞技。
村中的孩子们常围在一旁观看,偶尔,他会教他们几招简单的脚法,却从不提及那招家传的“流星拐”。
月光如水,洒在坟头那枚小小的虎头鞋上,仿佛在无声地回应着儿子的思念。
汪士秀和母亲仍沉浸在悲痛之中,对父亲的离去难以释怀。
头七,汪士秀如往常一样,在父亲坟前蹴鞠。
他的动作机械而麻木,眼神空洞地望着远方,思绪早已飘到了与父亲相处的点点滴滴。
突然,一阵阴风吹过,周围的空气仿佛瞬间降低了几度。
汪士秀和母亲下意识地打了个寒颤。
当他们抬起头时,竟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缓缓朝他们走来。
正是汪魁山!
母子俩先是一愣,随即惊恐地瞪大了眼睛。
汪夫人脸色煞白,嘴唇颤抖着:“你……你是人是鬼?”
汪士秀也握紧了手中的藤球,警惕地挡在母亲身前,尽管心中也充满了恐惧,但保护母亲的本能让他强装镇定。
汪魁山见状,赶忙开口:“夫人,秀儿,是我啊,我不是鬼。”
他声音沙哑,带着几分虚弱,又带着久别重逢的激动。
汪士秀和母亲满脸狐疑,不敢轻易相信眼前所见。
汪魁山见状,赶忙将事情原委道出。
原来,当日他与噬魂鳗搏斗身负重伤,看似气绝,实则陷入了假死状态。
宋涛乃阴阳神捕,办案途中恰好经过埋葬汪魁山的坟墓。
不经意间,他发现坟墓上竟冒出阳气,心中诧异。
遂打开阴阳眼查看,这才发现里面之人并未死去,便施展奇术救活了汪魁山。
汪士秀和母亲听后,心中的恐惧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惊喜与难以置信。
汪夫人快步上前,紧紧拉住汪魁山的手,泪水再次夺眶而出:“魁山,这些日子,我们……”
话未说完,已泣不成声。
汪士秀也眼眶泛红,走上前抱住父亲:“爹,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您了。”
一家人相拥而泣,沉浸在重逢的喜悦之中。
短暂的欣喜过后,汪魁山的脸色却渐渐凝重起来。
他深知,此次死里逃生,钱塘水府必然不会善罢甘休,他们的平静生活恐难长久。
“秀儿,夫人,钱塘水府必定还会派人前来寻仇,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汪魁山望着妻儿,目光坚定。
汪士秀握紧拳头:“爹,我不怕!这些年我日夜苦练蹴鞠,若他们再来,我定不会让他们好过!”
汪魁山点了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仅靠蹴鞠技艺还不够,我们得寻求更多助力。
我听闻,庐山之中隐居着一位奇人,精通奇门遁甲之术,或许能助我们一臂之力。”
第二日清晨,父子二人便踏上了前往庐山的路途。
一路上,山势险峻,道路崎岖,但二人心中怀着希望,脚步坚定。
历经艰辛,他们终于登上庐山。
云雾缭绕间,四处探寻奇人的踪迹。
迷茫之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突然出现在。
“你们二人,不远万里而来,所为何事?”
老者目光如炬,仿佛看穿了他们的心思。
汪魁山赶忙上前,将家中遭遇和来意详细告知老者。
老者听后,微微点头:“我早闻洞庭水府之事,钱塘水府行事嚣张,确实该有人出面制衡。
我可助你们一臂之力,但此事凶险异常,你们需有破釜沉舟的决心。”
汪士秀和汪魁山对视一眼,齐声说道:“请前辈放心,我父子二人绝不退缩!”
老者微微一笑,带着他们来到一处隐秘的山洞。
洞内摆放着各种奇门器械,墙上刻满了神秘符文。
老者取出一幅地图,铺在石桌上,为他们讲解应对之策。
“此乃奇门八卦阵图,你们可在村庄周围依地势布置此阵。
待钱塘水府追兵到来,便可利用阵法困住他们。”
老者指着地图,详细地介绍着阵法的关键之处。
汪士秀和汪魁山认真聆听,牢记每一个细节。
随后,老者又传授给汪士秀一些特殊的蹴鞠技巧,这些技巧蕴含着奇门之术,可在关键时刻扰乱敌人的阵脚。
在庐山逗留数日后,父子二人带着所学匆忙赶回庐州。
回到家中,他们立刻召集村民,说明来意。
村民们听闻后,纷纷表示愿意帮忙。
紧张的准备工作,在庐州城外的村庄展开。
众人依照阵法图,在村庄周围布置巨石、木桩,刻画符文,汪士秀则日夜苦练老者传授的蹴鞠技巧,力求熟练掌握。
数日后,一切准备就绪,只等钱塘水府追兵到来。
没过多久,钱塘水府的探子便发现了汪魁山未死的消息,敖青得知后,怒不可遏。
亲自率领大队水族士兵,气势汹汹地朝庐州而来。
当他们来到庐州城外,看到村庄周围奇异的布置时,敖青心中不禁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但他自恃实力强大,并未将其放在眼里。
“哼!不过是些雕虫小技,给我冲!”
敖青一声令下,水族士兵们如潮水般涌向村庄。
当他们踏入村庄范围的那一刻,四周突然风云变幻,原本熟悉的道路瞬间变得错综复杂。
巨石移动,木桩林立,将他们困在了阵中。
“不好!中计了!”
敖青脸色大变,急忙下令士兵们寻找阵法破绽。
就在此时,汪士秀出现了。他手持蹴鞠,施展出老者传授的独特技巧,蹴鞠在他脚下散发出奇异的光芒。
汪士秀看准时机,将蹴鞠踢向阵中的关键位置。
蹴鞠所到之处,符文闪烁,阵法的威力被进一步激发,水族士兵们顿时阵脚大乱。
敖青见状,亲自出手,试图冲破阵法。
但汪魁山也加入了战斗,父子二人相互配合,与敖青展开殊死搏斗。
一时间,喊杀声、法术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庐州城外陷入一片混战。
汪士秀凭借着精妙的蹴鞠技巧和顽强的意志,与父亲一同力抗强敌。
村民们也在阵中协助,利用各种器械攻击水族士兵。
一番激烈的战斗,钱塘水府的追兵终于被成功击退。
敖青身负重伤,带着残兵败将狼狈而逃。
宋涛一直默默的关注着这场战争,看见敖青逃跑,他一个霹雳掌把敖青打的烟消云散。
此次危机得以化解,多亏了宋涛及庐山奇人的帮助,和村民们的齐心协力。
经此一役,汪士秀一家的生活逐渐恢复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