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清晨的阳光透过玻璃穹顶洒落,为崭新的东海战役纪念馆镀上一层金辉。退伍老兵赵卫国坐在轮椅上,粗糙的手指抚过展柜里那面弹痕累累的军旗——那是杭州号驱逐舰在决战日升起的最后一面战旗。
爸,您看这个。女儿赵雪推着轮椅来到中央展区,全息投影正在重现东礁海战的壮烈场景:中国航母山东号与美军林肯号的舰载机群在火雨中交错,海面被炮火映成血红色。
老人浑浊的双眼突然睁大。
不对……他的声音嘶哑得像锈蚀的齿轮,那天……还有第三艘航母!
______
【隐藏的历史】
博物馆馆长李正阳小跑过来,胸前的讲解员证剧烈晃动:老同志,史料记载东礁海战只有中美日三方航母参战,您是不是记错了?
赵卫国颤抖的手从怀里掏出一个铁盒,锈蚀的盒盖上刻着昭和十九年·横须贺造船厂。打开后,里面是一枚旧日本海军徽章,背面用刺刀刻着【天城·舰长室】。
1945年8月15日,我在‘鞍山号’炮艇上亲眼看见……老人的指甲抠进轮椅扶手,日本投降前一天,他们的‘天城号’航母带着某种‘黑箱’逃往南洋。
全息投影突然闪烁,画面边缘浮现出一艘模糊的舰影——流线型甲板、斜角升降机,与任何已知的二战航母都对不上。
______
【深海幽灵】
国家安全部特别调查员陈默蹲下身,用紫外线灯照射那枚徽章。灯光下显现出肉眼不可见的荧光刻痕:【b-29·广岛样本·第七保管库】。
李馆长,陈默的声音像冰刀划过钢板,请立即关闭本展厅,调出你们布展用的全部原始录像。
当工作人员匆忙撤离时,没人注意到赵卫国的轮椅扶手里,藏着一枚老式微型胶卷——那是他在1973年参与打捞天城号残骸时,从舰长保险箱里偷拍的蓝图。
______
【档案室的秘密】
深夜的档案室里,陈默用放大镜检视1945年的美军解密文件。某页边缘的铅笔批注引起他的注意:【杜鲁门总统特别令:允许“天城”携带12枚“樱花”特攻机撤离,机上装载物代号“龙泪”】。
突然,电脑自动弹出海军档案馆的加密文件夹。屏幕上的黑白照片显示:1946年3月,澳大利亚海军在珊瑚海打捞起的残骸中,有个圆柱形容器的舱门被暴力破开,内壁布满诡异的爪痕。
这不是武器……陈默的喉结滚动,是牢笼。
______
【老兵的最后使命】
赵卫国躺在军区医院的病床上,监视器上的心电图越来越平缓。当陈默推开房门时,老人突然用回光返照的力气抓住他的手腕。
南海……永暑礁……东经112°……鲜血从老人嘴角溢出,他们在海底修了……‘神社’……
心电监护仪拉出长鸣音时,陈默掰开老人紧握的拳头——掌心是一块非金非石的黑色碎片,在无影灯下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晕。
______
【军事博物馆·凌晨三点】
李正阳馆长独自站在东礁海战全景画前,用手电筒照射画面角落。在军舰阴影处,有个用特殊颜料绘制的模糊轮廓——只有用紫外光才能看清的全封闭式舰岛,以及甲板上排列的……十二架没有驾驶舱的飞行器。
他颤抖着拨通某个保密电话:‘铁棺材’项目是真的,请求启动‘掘墓人’预案。
______
【终章伏笔】
赵卫国铁盒夹层里藏着的海图,标记着南海某处与百慕大三角完全一致的磁场异常区
天城号蓝图上的舰载机弹射器,结构与2015年在辽宁坠毁的某UFo残骸惊人相似
陈默离开医院时,走廊监控显示他的影子比实际身体多出两条触须状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