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内,烛火跳动着映在朱厚照紧锁的眉头上。看见张锐轩进来,朱厚照一把抓起案上的户部账册扔过去,声音里满是烦躁:“你自己看!李东阳说国库只有三十万两,北疆赏银要一百万,户部拿不出,就盯着朕的内帑!
朕就不明白了,江南的丝绸、北疆的铁器,哪样不是堆成了山?市集上的物价一天比一天低,百姓手里的东西明明多了,怎么偏生就缺银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张锐轩当然知道怎么回事?先帝驾崩了,所有的勋贵和官僚都停止了宴会和娱乐活动,这就是银子停止了流通,自然就没有钱了,可是也不能明说。
守丧是国策,是不能动摇的,张锐轩还没有那么个胆子提出来,不管朱佑樘的丧仪,大家接着奏乐,接着舞。真要这么说非要被言官弹劾死不可。
不过银子有三条路,一是内部消费运转,一是海外输送,最后一条就是自己炼银。
消费运转是堵死了,海外的话,现在欧洲人才刚到美洲,还没有发现秘鲁大银矿,张锐轩自己还在为跨越白令海峡做准备,也是基本没有戏。
那就只能是自己练银了,张锐轩想通之后说道:“陛下,既然没有银子,我们就自己练银吧!现在哪个银场的银子多!臣请督练银场。”
朱厚照闻言眼睛一亮:“自己炼银?这法子听着倒新鲜!”
朱厚照转头看向侍立在侧的刘锦、丘聚、张永三人,语气带着几分考较,“你们几个接管司礼监有段时间了,哪个银场出银多,说一说吧!”
刘锦最是机敏,抢先躬身道:“陛下,湖广辰州府的朱砂矿里常伴银砂,近年虽有开采,却总说矿脉枯竭。不过前阵子有矿监回报,说山后新探得几处矿苗,只是工役不足,一直没敢动工。”
丘聚跟着上前一步,声音粗哑:“奴婢听说云南楚雄府有老银坑,前朝就出过不少好银,只是山路难走,运银车常被山匪劫掠,地方官怕担责,就报了‘矿竭’封了坑口。”
张永素来谨慎,斟酌着道:“京畿周边的银场倒是近,可大多是小打小闹,炼出的银子掺了铅锡,不堪大用。
真要炼足一百万两,怕是还得往南边去——只是那地界山高水远,得派个得力的人盯着才行。”
朱厚照听完,手指在金印上敲得笃笃响,目光又落回张锐轩身上:“听见了?湖广、云南都有银矿,就是缺人料理。你要去督管炼银,可有把握让银子如期运到?”
南方路途遥远,朝廷影响力也不行,张锐轩才不想去,还是北方比较合适。张锐轩不由得发出感叹:“难道偌大个北方还没有一个大银场吗?”
刘锦眼睛一亮,忙躬身回道:“小侯爷还真问着了,北方确有一处——陕西行都司靖虏卫的松山银场。那矿里出的银子成色极好,雪白透亮,比湖广的银砂纯多了。”
刘锦话锋一转,语气添了几分惋惜:“只是那地方偏处西北,风沙大不说,最要紧的是缺炼银材料糯米。当地只产些粗粮,糯米全靠从江南转运,路远价高,运到那里导致价格居高不下。这些年就是因为这个,矿场只能小打小闹,开采量一直上不去。”
说罢,刘锦偷瞟了眼朱厚照,见皇帝听得认真,又补了句:“若是能解决糯米的事,那银场的产量,怕不是云南、湖广那些矿能比的。”
张锐轩心里想着这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白银市吧!一个以白银命名的城市,得了就它了,未必不能在大明开创一个白银帝国。
张锐轩看着乾清宫的全国舆图找了一会儿,说道:“陕西行都司靖虏卫,可是在黄河边上?宁夏卫附近?”
刘锦忙点头:“正是!松山银场离黄河不过百十里地,往东南走便是宁夏卫,有边军驿道连着,运银倒方便。”
朱厚照顺着张锐轩的目光看向舆图,手指在靖虏卫的位置点了点:“黄河边上……那运糯米倒不必专走江南了?”
“陛下,其实炼银也不是非要糯米不可,臣研读古籍,恰好知道一种炼银新方法,正好拿它实验一下,早期弄好了,这里就是我大明下一个税赋之地。”张锐轩作为一个有着现代工业的头脑的人,怎么可能用落后的古法工艺。随便一个新时代方法也可以解决大明的银荒。
十二月十五日朱厚照下诏书从内帑拨银100万两到太仓库用于这次北伐赏赐。还有其他的该升的也升了,一时间军队士气大胜。同时宣布将陕西行都司靖虏卫松山银场收回内帑所有。
此时的银场并没有后世出名,一年产银也就是是十几万两,抠出人工和成本一年利润也就是几千两。
工部衙署内,李东阳将手中那册边角磨卷的《天工开物》往案上一放,目光扫过工部尚书和几个老吏,声音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急切:
“你们再仔细想想,陕西行都司报上来的松山银场岁入账册,当真只有十三万两?”李东阳需要确认这个地方是不是真的只有这么一点银子。
要是真的只有几千两银子的利润,那么给了内帑就给了。
工部尚书苦着脸推过一本厚厚的账册:“阁老您瞧,这是成化年间到如今的记录,最多的一年也不过十五万两,除去矿监、工役、粮草开销,落到库里的确是几千两。”
“可张锐轩……”李东阳指尖在账册上敲了敲,“当年他在遵化铁厂,也是拿着几本旧账册说要技改,结果呢?”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吏忍不住插话:“阁老,炼银不比炼铁啊!他那是取巧用了焦炭取代木炭,古法炼银用糯米浆固铅,那是祖上传下来的法子,松山本就缺糯米,他总不能凭空变出粮食来。再说了,银砂提纯哪有那么容易?”
其实工部也也有研究炼焦和用焦炭炼铁,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耐火材料,火力旺就会烧塌炼铁炉,工部是绝对不会承认张锐轩的炼铁技术很行。
现在工部主管的几个炼铁厂的成本也下来了,其中山西铁厂的质量和成本都不弱于遵化铁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