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渐浓,蛰伏于上庸的曹文诏、郭淮、孙礼等魏将,早已按捺不住复仇的火焰。
自长安失守,他们败退至此,无日不思雪耻。
此番与东吴秘密结盟,东西对进,意图直捣蜀汉核心的巴蜀腹地,迫使诸葛亮北伐大军回援,从而为河西、河东的魏军主力创造反攻关中的绝佳战机。
开春之后,曹文诏便尽起上庸及荆州北部可用之兵,得两万余人。其侄曹变蛟亦从合肥率数千精兵驰援。
兵甲齐备,旌旗猎猎,曹文诏挥师西向,兵锋直指汉中门户!
几乎同时,秭归方向的东吴水军亦开始动作。
丁奉、徐盛、全琮、周鲂率领万余吴军,乘战船溯江西进,目标直指蜀汉东部重镇永安。
由于吴蜀盟约尚在表面,沿途蜀军全无防备,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致使吴军长驱直入,进展颇为顺利。
战船之上,丁奉、徐盛等将开怀畅饮,虽对背盟之事心下略有不齿,但君命不可违,加之东吴承平数年,众将皆渴望军功,也只能将道义暂抛脑后。
想起昔日陆逊大都督在夷陵火烧连营、大败刘备的赫赫战绩,更觉士气高昂,仿佛胜利已然在望。
然而,他们未曾料到,大军行踪早已泄露。
戚继光麾下新兵中,多有萧摩诃的族人散布于荆楚之地。
数日前,便有族人从夷陵急报,目睹吴军大规模集结西进。
戚继光得报,与萧摩诃当机立断,不再等待李靖命令,亲率操练初成的鸳鸯阵新军,倍道兼行,奔赴白帝城,欲打吴军一个措手不及!
远在长安的诸葛亮,几乎在第一时间便通过脑海中的系统提示得知了东线警讯。
【叮!检测到东吴背盟,发放“痛击江东杰瑞”礼包:组合人才召唤机会一次!】
诸葛亮虽不解“杰瑞”为何物,但知道这是系统激励之语,既有召唤机会,自当欣然接纳。
“使用礼包。”
【召唤成功!获得“苏辛”组合!】
【“苏”:苏轼,携带其父苏洵、其弟苏辙。植入身份:祖籍眉山,现由其父苏洵任巴西郡县令,政绩斐然,二子辅佐左右。
人物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坛巨擘,诗词文书画俱佳,更兼通达政事,心胸豁达。】
【“辛”:辛弃疾。植入身份:巴郡游侠,闻吴军犯境,已单枪匹马奔赴白帝城。
人物简介: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词派代表,人称“词中之龙”。文武双全,有“大宋第一古惑仔”之称,年轻时曾率五十骑突入数万金军大营擒拿叛徒,勇冠三军。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诸葛亮本以为皆是文士,待看到辛弃疾简介,尤其是其堪比霍去病的名字与惊人武勇,眼中不禁露出惊喜之色:“不想此番竟得此等文武全才!来日定要亲眼见见此子。”
经过此次召唤之后,他心下亦安,毕竟东线防务早已全权托付给李靖,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如今军中叶白夔、岳飞、姜维等皆可独当一面,自己确不必再如以往事必躬亲,可稍减辛劳。
【叮!触发乱入程序!】
【乱入人物一:周盘龙,携带周奉叔。植入身份:东吴已故大都督周瑜堂兄,周奉叔为周瑜之女(太子妃)堂兄,受太子孙登提拔重用。人物简介:南齐名将,以胆气豪壮、勇力过人着称。】
【乱入人物二:吕文德,携带吕文焕、吕文信。植入身份:东吴老臣吕岱族人,现随丁奉、徐盛军出征。人物简介:南宋末期将领,长期镇守荆襄,然刚愎自用,战术保守。】
【乱入人物三:全智贤。植入身份:全琮义女,乃其早年率水军海外贸易时救下的异族女子,聪慧伶俐,姿容殊丽。现随全琮在军中。人物简介:(近期韩剧暴风圈中明星人物)性格独立跳脱,言辞大胆。】
【乱入人物四:陈安。植入身份:新任白毦兵统帅,永安都督陈到之子。
人物简介:晋初秦陇豪杰,勇猛异常,时人作《陇上为陈安歌》赞其“丈八蛇矛左右盘,十荡十决无当前”,更有“左关右张”之美誉,勇名播于陇上。其一生与前赵征战,最终兵败身亡。】
【 乱入人物五:平先,植入身份为曹文诏在上庸发掘的勇将,现于魏军中效力。人物简介:前赵将领,以骁勇着称,乃追杀陈安至其败亡的关键人物之一。】
诸葛亮阅览完乱入名单,心知东吴内部亦添变数,但眼下首要之事,是去见见那位让叶白夔、姜维都赞不绝口的郭老将军。
他整理衣冠,决定亲自前往,务必说服郭子仪归汉。
与此同时,吴军万余人马已乘船抵达瞿塘峡口,准备登陆。
全琮义女全智贤不顾劝阻,执意随军,欲观蜀地风光,时常在全琮身边笑语:“父亲,蜀国穷兵黩武,必先亡国。如此壮丽山河,合该为我东吴所有!”
全琮对这个言语无忌、思想奇特的义女颇感头疼,心中盘算,此战过后,定要尽快在江东为她寻个婆家,免得再生事端。
就在吴军陆续登岸,旗号招展之际,一叶扁舟亦悄然驶近。
舟上立着一人,青衫磊落,腰佩长剑,正是疾驰而来的辛弃疾!他见吴军旗帜,剑眉一挑,眸中寒光乍现。
当即返身入舱,取出一张硬弓,搭箭便射!
“嗖!嗖!嗖!”
箭去如流星,徐、丁、周字帅旗竟被接连射落旗杆!
吴军阵中一片哗然,箭矢纷纷向小舟射来,却因距离太远,尽数落空。
辛弃疾冷笑一声,最后一箭,直取那面“全”字大纛!
“咔嚓!”
旗杆应声而断,那面大旗裹着风声,不偏不倚,正朝着在船尾指指点点的全智贤当头砸落!
“啊呀!”
惊呼声中,全智贤被旗面一带,重心不稳,直接跌入滔滔江水之中,瞬间被激流吞没!
“我的女儿!”全琮大惊失色,急忙喝令兵士下水打捞。
吴军阵脚一时大乱,忙于救人,辛弃疾却趁此机会,轻舟疾驰,迅速靠岸,身影几个起落,便已消失在岸边的山林之中,先行进入了白帝城。
吴军初至便折了锐气,更失主将义女,登岸行动不免迟缓混乱。
而白帝城中,戚继光、萧摩诃已然抵达,正在城头紧急布防。
忽闻城下传来清朗而中气十足的长吟: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声如金石,穿透江风与紧张的空气,清晰地传入城上每一个人耳中。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青衫仗剑的年轻侠士,正立于城下吊桥之前。
他身形挺拔如松,面容俊朗,眉宇间自带一股疏狂豪迈之气,虽经跋涉,衣衫却不见多少狼狈。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手中所持硬弓,以及背后箭囊中那所剩无几的特制长箭。
“在下巴郡辛弃疾,闻吴狗背盟,特来助将军共守此城,一尽绵力!”他拱手向城头朗声道,目光炯炯,直射向主将戚继光。
城上守军皆露惊异之色,方才江上神射连破吴旗,逼得吴军阵脚大乱,他们看得分明,不想竟是眼前这位看似文雅的年轻人所为。
戚继光目光锐利,上下打量辛弃疾,见其虽作游侠打扮,但立如松柏,气度非凡,更兼方才那手惊世骇俗的箭术与此刻面对千军万马浑若无物的胆魄,心中已生爱才之意。
他沉声问道:“足下好箭法,好胆色!不知方才江上之事……”
辛弃疾洒然一笑,接口道:“不错,正是辛某小试牛刀,挫其锐气!八百步外,射落几面扰人清静的旗子罢了,可惜未能多留几个吴狗性命。”
此言一出,城头将士无不耸动。
戚继光闻言,脸上凝重之色稍缓,露出一丝激赏的笑容。
他深知千军易得,良将难求,尤其是这等有勇有谋、胆气超群的豪杰。他当即下令:“开城门,迎辛义士入城!”
吊桥缓缓放下,城门洞开。辛弃疾步履从容,昂然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