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年去保定做工前,特意把柱子兄妹俩托付给易中海,千叮万嘱让他多照拂,连生活费都是按月提前交给他!结果呢?他糊涂到让柱子大冬天在寒风里捡垃圾填肚子?糊涂到把柱子好不容易盼来的工作名额,偷偷卖了换钱,让孩子连个稳定营生都摸不着边?老太太,我把孩子和家用都交给他,是信他是个靠谱的长辈,可他倒好,把孩子的活命钱扣下来填自己的窟窿,连孩子的前程都敢拿去换钱!这叫一时糊涂?这是坏了良心,辜负了托付!”
何雨柱站在一旁,听到父亲提起保定托付的事,积压多年的委屈突然涌了上来,他攥了攥拳头,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开口:“老太太,您说他一时糊涂,可他做的事,哪件是糊涂?当初我在丰泽园当学徒,虽说累点,但能挣口饭吃,他却天天跟我说,有个更好的活儿等着我,骗我辞了丰泽园的职。结果我辞了职,他说的活儿压根不存在!那阵子我没收入,只能靠捡垃圾填肚子,手冻得全是冻疮,连口热饭都吃不上。”
他顿了顿,想起后来的事,眼神更沉了些:“后来轧钢厂扩招,我好不容易盼来机会,可报名要交了钱买工作。我没钱,找他借,他倒好,表面上答应得痛快,背地里算着高利息。最后我进厂拿了工资,他每个月都来催债,连本带利要的比高利贷还狠,我整整还了半年,才把那笔钱还清!您说,这也是一时糊涂吗?这是把我往绝路上逼啊!”
这番话像重锤砸在聋老太太心上,她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眼泪掉得更凶了,手里的布包都攥得变了形。何大清看着儿子泛红的眼眶,心里更不是滋味,语气也更硬了:“老太太,您现在还觉得他是一时糊涂吗?他这是把我们家的信任当驴肝肺,把柱子的前程当儿戏!”
聋老太太抹着眼泪,声音带着哭腔:“是…… 是他不对,是他太过分了…… 可他现在在里面真的知道错了,我给你们补偿,我把那两间房过户给你们,再给你们添钱,你们就当可怜可怜我,把案子撤了吧?”
何雨柱见她哭得实在可怜,想起她平时在院里也没少帮衬邻里,心里的火气消了些,拉了拉何大清的胳膊:“爸,要不这样,让老太太把那两间房过户到我名下,再补两千五百块钱。而且她活着的时候,还让她住那两间房,等她百年之后,我们再收回房子。只要手续和钱到位,咱们就去撤案。”
何大清愣了愣,看着儿子认真的眼神,又看了看哭得直哆嗦的聋老太太,最终点了点头:“行,就按你说的来。但必须把手续办清楚,钱也得凑齐,不然免谈。”
聋老太太听到这话,眼泪终于停了些,她抬起头,带着几分希冀看着何雨柱:“柱子,你说的是真的?我还能住我那房子?你们真能撤案?”
“真的。” 何雨柱点头,“只要您明天把过户手续办了,钱凑够,我爸明天就去跑撤案的事。”
聋老太太重重地点头:“好!我答应你!明天一准就去办过户,钱给我两天时间,肯定凑够两千五!”
聋老太太连忙点头答应,千恩万谢后才离开了何雨柱家。
次日一早,天刚蒙蒙亮,聋老太太就拄着拐杖,急匆匆地去监狱探望易中海。见到易中海,她就急忙把何雨柱的要求说了:“柱子说了,要我把那两间房过户给他,再给 2500 块钱,才肯让他爸去撤案,把你弄出来。我这年纪大了,哪有那么多钱啊,你能不能想想办法?”
易中海一听要 2500 块,脸色瞬间变了,皱着眉头说:“2500 块?这么多?我手里也没那么多钱啊,我的钱大部分都存起来了,现在只剩下 1300 块的存折了。”
“1300 块?那还差 1200 块呢!” 聋老太太急得直跺脚,“这可怎么办啊?要是凑不够钱,你就出不来了!”
易中海想了想,压低声音对聋老太太说:“我那存折藏在我家床板底下的暗格里,你回去拿出来,先把这 1300 块取出来。剩下的钱,我也没办法了,只能靠你想办法了。”
聋老太太一听,心里更急了:“我能有什么办法啊?我一个老婆子,哪去弄 1200 块?” 她想了想,突然看着易中海说:“要不这样,你给我写一份养老协议,承诺等你出来后,好好照顾我,给我养老送终。只要你写了,我就想办法给你凑剩下的钱。”
易中海一听,连忙答应:“行!我写!我肯定好好照顾你,给你养老送终!” 说着,他就找工作人员要了纸和笔,快速写好了养老协议,递给了聋老太太。
聋老太太接过协议,仔细看了一遍,确认没问题后,才小心翼翼地收了起来。离开后,她一路心事重重地回到四合院,想来想去,也想不出凑钱的办法。最后,她咬了咬牙,决定去自己住的地下室,把珍藏多年的几条大黄鱼拿出来换钱。
聋老太太在何雨柱家门口反复叮嘱 “千万别忘撤案”,才拄着拐杖,一步一挪地往自家住处走。夜色渐浓,四合院的巷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她的拐杖敲击地面的 “笃笃” 声,伴着心里翻涌的焦虑 。2500 块钱,对她这个靠微薄补贴过活的老婆子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回到自己那间狭小的屋子,她翻遍了床底的旧木箱、衣柜的夹层,连枕头套里都摸了一遍,最后只凑出零零散散的几十块钱。“这点钱,连零头都不够啊……” 她坐在床边,对着昏黄的煤油灯发愣,一夜都没合眼,满脑子都是怎么凑钱救易中海,压根没心思琢磨其他事。
天刚蒙蒙亮,她揣着那几十块钱,急匆匆地往监狱赶。一路上,风刮得脸生疼,可她满脑子都是 “凑钱”,连冷都顾不上。终于见到隔着铁窗的易中海,她急忙上前,声音发颤地说:“中海啊,柱子那边说好了,只要我把两间房过户给他,再给 2500 块钱,他就让他爸撤案。我这年纪大了,手里就几十块现钱,你…… 你手里能不能凑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