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镇救援的成功,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天枢城会盟的僵局中激起了决定性的涟漪。林玄于万军之中悍然出手,硬抗两大元婴攻击救下瑶光仙子,随后又带领众人摧枯拉朽般击溃墟兽,其展现出的强大实力、果决魄力以及对战局的精准把握,让之前诸多持观望或质疑态度的势力代表彻底闭上了嘴。
实力,永远是最具说服力的语言。
返回天枢城后,会盟的进程陡然加速。在青岚宗(主要是林玄)展现出的强大实力与担当,以及天机阁瑶光仙子明确表态支持(某种程度上是因林玄的救命之恩)的背景下,中域皇朝与西荒金刚寺也不得不做出让步。
经过数日紧锣密鼓的磋商,一个初步的“破墟联盟”框架终于确立。
联盟不设唯一盟主,而是由青岚宗、中域皇朝、西荒金刚寺、南海琉璃宫、天机阁五大顶级势力共同组成“长老会”,负责重大决策。林玄作为青岚宗代表,与中域三皇子、苦禅罗汉、澜汐公主、瑶光仙子一同位列长老会成员。
联盟下设“诛邪”、“后勤”、“情报”、“巡界”四殿,分别负责作战、资源调配、信息搜集与边防巡视。各殿主由长老会任命,面向所有加盟势力选拔人才。
同时,联盟约定共享关于归墟教及墟兽的基础情报,建立联合巡逻与快速反应机制,并初步划定了各势力的防区与支援义务。
这份盟约虽远未完美,各方仍保留着相当的自主权,内部也必然存在龃龉,但它终究是迈出了联合抗敌的第一步,象征着分散的人间力量开始凝聚。
盟约既成,万象广场上的气氛缓和了许多。各方代表开始频繁走动,交流信息,商讨具体合作事宜。而年轻一辈的翘楚们,也迎来了一个难得的互相观察、印证所学的机会。
这一日,联盟组织的第一次联合清剿任务发布——扫清天枢城周边三千里内,几处已知的小型墟兽巢穴和归墟教外围据点。任务难度不高,主要目的在于磨合队伍,检验联盟的运转效率,同时也让年轻弟子们见见血。
林玄并未参与这些小任务,他与几位长老会成员坐镇中枢,通过水镜术观察着各支队伍的表现。这既是对联盟能力的检验,也是他了解各派年轻一代实力的机会。
水镜之中,景象纷呈。
来自中域皇朝的年轻将领,率领着纪律森严的皇朝卫队,结战阵推进,攻守兼备,如同钢铁洪流,将一处墟兽巢穴轻易碾碎,展现出极强的组织性。
西荒金刚寺的武僧们,则是个体战力强横,佛光护体,棍法刚勐,往往单枪匹马便能独斗数头同阶墟兽,讲究以力破巧。
南海琉璃宫的弟子,法术华丽而多变,善于操控水元之力,在沼泽、河流等地形中如鱼得水,群体杀伤力惊人。
而最引人注目的,却是一支由各派精英临时混编的小队。其中,青岚宗的云裳、流云剑宗的一位名为凌云的冷峻剑修、天机阁的一位擅长阵法辅助的年轻弟子玄玑,以及四海商会派来历练的一位精通各种奇门法宝的少女金满满,配合尤为默契。
云裳剑化星痕,身法缥缈,负责突进与关键击杀;凌云剑势凌厉,一往无前,正面强攻;玄玑于后方布阵设禁,干扰敌人,提供庇护;金满满则不断抛出各种功效奇特的法器,或禁锢,或爆破,或治疗,将“财可通神”诠释得淋漓尽致。
这支小队效率极高,以最小的代价,连续拔除了两处归墟教外围据点,其表现甚至超过了一些由老牌金丹带领的队伍。
“贵宗这位云裳师侄,根基扎实,剑法灵动,更难得的是心性沉稳,指挥若定,未来不可限量啊。”天枢城主司徒明镜看着水镜中云裳的表现,由衷赞道。
林玄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云裳的成长确实喜人,经历星骸古殿与多次实战,她已隐隐有了独当一面的气度。
“司徒城主过誉了。贵城的执法队,亦是令行禁止,悍勇无畏。”林玄客气回道,目光却扫过其他水镜,观察着中域、西荒、南海那些年轻面孔。
中域皇朝那边,除了那位三皇子,还有一位身着银甲、沉默寡言的年轻女将,枪法狠辣,修为竟也达到了金丹后期,引得不少人侧目。
西荒金刚寺则有一位年轻罗汉,肉身强横无匹,竟能徒手生撕金丹期墟兽,引得苦禅罗汉连连点头。
南海琉璃宫除澜汐公主外,也有一位男性鲛人,控水之术精妙绝伦,唤出的水龙灵性十足。
“看来,各派底蕴犹在,年轻一代亦是藏龙卧虎。”瑶光仙子清冷的声音响起,她不知何时也来到林玄身边,一同观看着水镜,“归墟之劫,是灾难,亦是磨刀石。只是不知,最终能有多少雏凤,能在烈火中淬炼成真正的九天之凰。”
她的目光似有意似无意地掠过林玄,带着一种纯粹的、对于“变数”与“未来”的推演兴趣。
林玄能感受到她的目光,却并未回应,只是澹澹道:“唯有历经血火,方能担当重任。联盟的未来,终究要靠他们。”
他心中明了,这次清剿只是开胃小菜,是各方默契下的相互试探与展示。真正的考验,那些隐藏在暗处、关乎“降临之网”与“源核”的巨大阴谋,还在后面。而他现在要做的,就是看清这些潜在的盟友与未来的支柱,究竟有几分成色。
短暂的联合清剿任务顺利结束,联盟的机器开始初步运转起来。天枢城的气氛,少了几分最初的剑拔弩张,多了几分同舟共济的凝重。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平静只是暂时的。归墟教绝不会坐视联盟壮大,更大的风暴,正在未知的角落悄然酝酿。而林玄这把已然出鞘的利剑,也在养精蓄锐,等待着劈向真正黑暗核心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