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春,新冠肺炎疫情的阴霾尚未完全散去,临江市政府大院里显得有些冷清。工作人员都戴着口罩,彼此保持着安全距离,见面时只是点头致意,少了往日的寒暄。办公楼入口处设置了体温检测点和消毒区,所有进入人员都要登记信息、测量体温。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的气味,提醒着人们这是一个特殊的时期。
凌云上任临江市长已近一年,此刻他正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院子里稀疏的人影。玉兰树已经开花,但赏花的人却寥寥无几。他的思绪飘向了即将召开的全市经济形势分析会,这是机构改革后的第一次重要经济工作会议,也是疫情防控期间的一次关键部署。
凌市长,各部门负责人都到齐了。秘书轻声提醒道,声音隔着口罩显得有些沉闷。会议室已经消毒通风,座位也按照防疫要求重新布置,保持了安全距离。
凌云收回思绪,整了整脸上的口罩,拿起桌上的材料走向会议室。这一年里,他已经走遍了临江的每一个乡镇,对这里的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北山以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不同,临江的工业基础更为雄厚,特别是服装加工和机械制造产业,在全市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也正因为如此,在疫情冲击下,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更加艰巨。
会议室里,各部门负责人间隔就座,每个人都佩戴着口罩。见凌云进来,大家只是点头致意,少了往日的寒暄。会议室窗户敞开通风,桌上的文件摆放整齐,每个人都自带了水杯。
各位,在特殊时期,我们更要准确把握经济形势。凌云开门见山,今天的会议主要有两个议题:一是分析当前经济形势,二是研究机构改革后的工作衔接。首先请发改局说说整体情况。
新组建的发展和改革局局长打开面前的报告:受疫情影响,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下降百分之二点三,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百分之三点一,固定资产投资下降百分之五点五。总体来看,经济正在逐步恢复,但复苏基础还不牢固。
他顿了顿,继续汇报:特别是二月份,多项经济指标出现断崖式下跌。随着复工复产推进,三月份开始有所回升,但主要经济指标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如何?凌云关切地问。
截至上周,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二,但产能利用率只有百分之七十五。小微企业复工率约百分之八十五,但普遍面临订单不足、资金紧张等问题。
这个问题很严峻。凌云神色凝重,工信局,你们调研过具体情况吗?
这时,新组建的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立即回应:我们走访了全市五十家重点服装企业,发现主要问题有几个:一是外贸订单大幅减少,欧美市场订单取消或延期的情况比较普遍;二是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用工难,外地员工返岗率只有百分之八十;三是资金周转压力大,应收账款周期延长,库存积压严重。
那么,我们的对策是什么?凌云追问。
我们正在制定产业振兴计划,准备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支持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组织线上展销对接会;二是推动智能化改造降低用工依赖,对购置自动化设备给予补贴;三是协调金融机构提供专项贷款,设立应急转贷资金池。
凌云点点头,转向新组建的商务局局长:市场开拓方面,你们有什么打算?
我们计划组织线上展销会,同时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商务局局长回答道,目前已经和阿里巴巴、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达成了合作意向,准备开设临江制造专区。同时,我们正在筹备直播带货培训,帮助企业经营者和销售人员掌握新的销售方式。
新组建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补充道:我们在监管方面也做了相应调整,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对疫情期间出现的新业态新模式给予一定的包容期,同时加强线上商品质量监管,维护临江制造的品牌形象。
会议持续了整个上午,各部门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一步工作进行了深入讨论。新组建的政务服务局汇报了一网通办推进情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介绍了稳就业保用工的具体措施,财政局汇报了减税降费和财政资金直达基层的落实情况。凌云认真听取每个人的发言,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
同志们,会议最后,凌云总结道,在疫情防控和机构改革的双重背景下,临江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正视困难,更要坚定信心。接下来,我们要重点抓好三件事:
他站起身,走到会议室前方的展板前,拿起记号笔写下要点:
第一,精准施策帮助企业复工复产。要建立一企一策帮扶机制,成立工作专班,及时解决企业用工、资金、物流等方面的困难。
第二,危中寻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要以此次疫情为契机,大力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支持企业开拓线上市场,发展新业态新模式。
第三,以机构改革为契机优化营商环境。新部门要有新气象,要尽快理顺职责分工,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服务效能。
他特别强调:这次机构改革不是简单的部门合并重组,而是要通过优化职能配置,提高治理效能。就像我在北山工作时推动陶瓷产业升级一样,我们要找到适合临江实际的发展路径。现在各部门刚完成整合,要尽快度过磨合期,确保工作不断档、服务不打折。
散会后,凌云叫住了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下午我们去几家企业看看,要实地了解复工复产情况。注意控制随行人员数量,做好防疫措施。
好的,我马上安排。计划走访华美服饰、临江机械等三家企业,都已经做好了防疫准备。
下午两点,凌云一行来到临江最大的服装企业——华美服饰。企业负责人李总在厂门口迎接,所有人都戴着口罩,保持着安全距离。入口处设置了体温检测和消毒程序。
凌市长,欢迎您来指导工作。李总的声音透过口罩传来,我们按照防疫要求,对厂区进行了全面消毒,员工上岗前都进行了健康筛查。
李总,我们今天是来了解企业复工复产的实际困难。凌云说,不用客套,有什么困难直说。
在生产车间,工人们都戴着口罩,在流水线上保持着间隔工作。机器轰鸣声中的生产线显得比往常冷清。李总介绍:我们现在复工率只有百分之七十,很多外地工人还没返岗。外贸订单减少了四成,库存积压严重。最头疼的是,之前接的海外订单要么取消,要么无限期推迟。
有没有考虑转型内销?凌云问。
想过,但缺乏国内销售渠道,品牌知名度也不够。李总实话实说,而且转型需要投入,现在资金压力很大。光是建设电商团队、开拓新渠道就需要不少投入。
如果政府给予一定支持呢?凌云追问。
那当然好,但具体怎么支持?
凌云转向随行的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这个问题值得研究。我们可以考虑设立专项纾困资金,对转型内销的企业给予补贴。同时组织专业团队,帮助企业进行线上营销策划。
这个建议很好,我们回去就研究具体方案。局长立即表态,我们可以联合商务局,组织电商专家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指导。
在企业的电商部门,凌云看到了新搭建的直播带货间。几个年轻员工正在调试设备,准备进行直播试播。这个思路很好,为什么不加大投入?
电商负责人回答:我们刚起步,缺乏专业人才,流量成本也很高。而且直播带货需要前期投入,现在公司资金紧张,不敢贸然投入太多。
商务局,凌云转头说,你们要帮助企业打通线上销售渠道。可以考虑组织专业的电商培训,或者搭建本地企业直播平台,降低单个企业的投入成本。
我们已经计划与电商平台合作,开展临江制造线上推广活动。商务局局长回答,准备邀请知名主播为本地企业带货,同时培养企业自己的直播人才。
调研结束前,凌云对李总说:特殊时期,政府和企业要同舟共济。你们有什么困难,我们一定全力协调解决。同时,企业也要主动求变,抓住线上经济发展的机遇。
谢谢凌市长的关心,我们一定努力渡过难关。李总连连道谢,我们已经在开发适合内销的产品系列,争取尽快打开国内市场。
离开华美服饰,凌云又走访了几家中小企业。每到一处,他都仔细询问企业复工复产情况,了解实际困难。在一家机械制造企业,负责人反映:我们最大的问题是供应链不畅,上游原材料供应不稳定,下游物流也不顺畅。
凌云立即指示随行的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要尽快打通物流堵点,建立重点企业物流保障机制,确保原材料进得来、产品出得去。
晚上回到办公室,凌云把一天的调研情况做了整理。他发现受疫情影响,临江企业普遍面临订单减少、资金紧张、用工困难、供应链不畅等问题。如何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是他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第二天,凌云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支持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会上,他提出了一个系统的帮扶方案:我们要实施三个一批工程:帮扶一批重点企业保生产,支持一批企业数字化转型,培育一批线上新业态。
这个想法很好,但具体怎么操作?分管工业的副市长问道。
我考虑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凌云条理清晰地说,第一,设立复工复产专项资金,对困难企业给予补贴;第二,推动银企对接,解决融资难题;第三,开展线上营销培训,帮助企业开拓市场;第四,简化审批流程,推行不见面审批。
他特别强调:要以此次机构改革为契机,建立更加高效的企业服务体系。新组建的行政审批局要大力推行一网通办,确保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一次不用跑
这个设想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赞同。会议决定成立企业复工复产工作领导小组,由凌云亲自担任组长,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凌云带领相关部门密集调研、反复论证,最终形成了《临江市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十条措施》。措施包括设立五千万元纾困专项资金、减免国有房产租金、延期缴纳社保费、加大信贷支持等具体内容。同时,借助机构改革的契机,重新梳理了各部门职能,建立了更加高效的企业服务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组建的政务服务局推动下,临江市在全省率先推出了惠企政策一网通办平台,企业可以在线上申请各项扶持政策,实现了政策找企业的转变。
与此同时,凌云也在思考如何化危为机,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在一次调研科技企业时,他受到了启发。
凌市长,我们开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帮助制造企业实现远程运维和智能化生产,在这次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企业负责人介绍,通过我们的平台,企业可以实现生产数据实时监控、设备远程维护、供应链协同管理,大大降低了现场用工需求。
这个模式很好,值得推广。凌云当即表示,我们要大力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信局要抓紧制定支持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
在他的推动下,临江市制定了数字经济发展规划,重点发展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同时,规划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孵化平台。更令人欣喜的是,多家传统制造企业开始在疫情期间加速数字化转型,通过智能化改造降低对人工的依赖,通过电商直播开拓新的销售渠道。
然而,在政策落实过程中也遇到了新问题。一天,凌云接到企业反映,说在申请纾困资金时遇到了部门职责不清的问题。
我们申请技术改造补贴,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机构改革后,有些职能还在理顺中。一家机械设备制造企业的负责人无奈地说,我们先找了工信局,说是要找行政审批局,行政审批局又说要找财政局,来回跑了好几趟。
这个问题引起了凌云的重视。他立即召集相关部门研究优化办事流程。
我们要以机构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厘清部门职责。凌云在协调会上说,要编制清晰的办事指南,让企业知道该找谁、怎么办。同时要推行一窗受理,避免企业多头跑。政务服务局要牵头梳理各项惠企政策的申请流程,制作通俗易懂的办事指南。
在他的强力推动下,临江市很快理顺了机构改革后的职能分工,编制了清晰的服务指南,同时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让企业可以网上办理各项业务。政务服务局还设立了惠企政策专窗,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改革的效果很快显现。三个月后,一家外贸企业负责人专门致电凌云表达感谢:凌市长,我们在临江申请出口转内销补贴,只用了五个工作日就办完了所有手续,这种效率让我们对在临江发展充满信心。我们已经成功开拓了国内市场,线上销售额月均增长百分之三十。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凌云回应道,临江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发展。希望你们能够带动更多企业转型发展。
随着各项措施的落实,临江的经济开始逐步恢复。下半年,全市经济增速由负转正,工业投资增长百分之八,新增市场主体同比增长百分之十五。更令人欣喜的是,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电商交易额同比增长百分之四十,工业互联网应用企业达到一百二十家。
在年终总结会上,凌云既肯定了成绩,也指出了不足:在疫情防控和机构改革的双重考验下,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要清醒地看到,经济恢复的基础还不牢固,产业结构调整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明年,我们要在这些方面继续努力。
他特别强调:机构改革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各部门要持续优化工作流程,提升服务效能,真正实现1+1>2的改革效果。
会议结束后,凌云收到了一条来自北山的短信。是徐振邦发来的:凌市长,听说临江在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上都取得了好成绩,恭喜!北山的同志们都很想念你,有空常回来看看。
看着这条短信,凌云脸上露出了温暖的笑容。他知道,无论在哪个岗位,面对什么样的挑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永远不会改变。临江的发展才刚刚起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相信,只要坚持实干、勇于创新,就一定能够带领临江人民克服困难,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窗外,夜幕降临,临江的街灯次第亮起。虽然疫情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暂时的困难,但凌云相信,只要干群同心,临江一定能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他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明天的行程安排,继续投入到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