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民俗馆的青砖缝里还沾着昨夜的雨,雨珠顺着砖面往下滑,在青石板上积成小小的水洼,映着头顶灰蒙蒙的天。阿雅推开门时,潮湿的风裹着陈年木料的霉味、樟脑丸的辛香,还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类似旧棉絮受潮的闷味扑进来,呛得她下意识揉了揉鼻子。馆长老张正蹲在门厅中央的木箱前抽烟,烟蒂在青石板上摁出第三道灰痕时,才慢悠悠抬头朝她抬了抬下巴:“新来的实习生?阿雅是吧?把这箱东西搬去西厢房,捐赠清单在箱子上贴着,轻点搬,别磕着。”

阿雅应了声“好”,弯腰去扶木箱的把手。木头箱子比看起来沉得多,掌心贴在箱壁上,能摸到木纹里嵌着的细尘,边缘被磨得发亮,包角的铜片锈迹斑斑,锁孔里卡着半片干枯的梧桐叶,现在是深秋,馆外的梧桐树叶子早落光了,这半片叶子却还保持着些许黄绿,像是被人特意塞进去的。她凑近看了眼箱盖贴的清单,用泛黄的牛皮纸写着,“民国至九十年代布偶一批,共二十七件,捐赠人匿名”,字迹歪歪扭扭,笔锋时轻时重,像是写字的人手抖得厉害,又像是在极力克制着什么。

阿雅咬着牙把箱子往西厢房推,木箱在青石板上摩擦,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像是老骨头在响。西厢房在民俗馆最里头,平时很少有人来,门轴早就锈了,她推开门时,“吱呀”一声响刺破了馆里的寂静,惊得梁上积灰簌簌往下掉,落在她的衣领里,痒得她直缩脖子。屋里光线很暗,唯一的光源是头顶那盏蒙了灰的白炽灯,昏黄的光打在地板上,拉出长长的、歪歪扭扭的阴影。靠窗的展柜里摆着些破了角的虎头鞋、掉了釉的长命锁,墙角堆着蒙着蓝布的旧家具,布面上落的灰能捏出小团,风从窗缝钻进来,掀得布角轻轻晃,像有人躲在后面偷偷探头。

她把木箱推到靠墙的长桌旁,蹲下来掰铜锁。锁芯早就锈死了,她用指甲抠了抠锁孔里的梧桐叶,叶子一捏就碎,粉末落在手背上,凉丝丝的。“咔嗒”一声,铜锁突然断了,力道没控制住,她往后趔趄了一下,手撑在长桌上,摸到个硬邦邦的东西,是从展柜里掉出来的半块青花瓷片,边缘锋利,划破了她的掌心,渗出血珠。

开箱时,一股混杂着樟脑丸、旧棉絮和淡淡霉味的气息涌出来,阿雅忍不住皱了皱眉。箱子里的布娃娃挤得满满当当,有的缺了胳膊,有的脸上的红腮红得发暗,像是凝固的血,还有的头发掉得只剩几根,露出里面的麻布胎。最底下压着个穿蓝布碎花裙的娃娃,裙子是斜纹粗布做的,洗得发白,边角磨出了毛边。娃娃的头发是用黑色棉线缝的齐耳短发,一缕一缕缝得很整齐,背后别着个生锈的别针,针上挂着张折叠的、泛黄的纸条。

她把娃娃轻轻抱出来,指尖碰到布料时,觉得凉得刺骨,不像晒过太阳的旧物,倒像是刚从冰窖里拿出来的。纸条被折成了小小的方块,她小心翼翼展开,上面的字是用红墨水写的,笔画里夹着些褐色的斑点,像是干涸的血迹,又像是墨水没化开的渣子。字写得歪歪扭扭,和清单上的字迹有点像,却更潦草,像是在哭着写:“摇啊摇,摇到奈何桥,娃娃线断了,妈妈找不到。”

阿雅捏着纸条的指尖突然发凉,像是沾了冰水。她抬头看了眼窗外,天已经暗下来,风卷着落叶打在玻璃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有人用指甲轻轻刮玻璃。远处传来几声乌鸦叫,嘶哑得让人心里发紧。她把纸条塞回娃娃背后,别针重新别好,又把箱子里的娃娃一个个摆到长桌上。摆到蓝裙娃娃时,指尖不小心勾到了它袖口的棉线,线头像松了劲的琴弦,“嘣”地弹了一下,差点弹到她的眼睛。她揉了揉眼,再看时,袖口的棉线已经松了一小截,露出里面的白棉絮,棉絮发黄,还沾着点灰。

第一晚加班到十点,民俗馆里早就没人了,只有门厅的感应灯还亮着,一有人走就“咔嗒”响,在寂静里显得格外刺耳。阿雅锁西厢房时,特意回头看了眼长桌。蓝裙娃娃摆在最中间,袖口的棉线被她随手扯了扯,看着还算整齐,齐耳短发也顺顺的。可第二天早上来,她刚推开门就愣住了,娃娃的袖口开了道寸长的口子,棉线松松垮垮地挂着,里面的白棉絮露出来,像团没揉开的云,还沾着根黑色的细毛,不知道是什么。

她以为是自己昨晚没摆好,风把线吹松了。民俗馆的针线盒在门厅的抽屉里,她翻了半天,才找到个缺了角的铁盒子,里面的线团乱得像蜘蛛网,针倒是有几根,针尖发钝。她蹲在长桌前缝娃娃的袖口,线穿过布面时,“嗤啦”一声,布料太旧,一扯就变形。突然,针尖没拿稳,扎进了她的指尖,血珠“啪嗒”滴在蓝布裙上,晕开个小小的红点,像朵刚开的小红花。

“新来的,别乱动馆里的东西。”老张不知什么时候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个掉了漆的搪瓷杯,杯沿沾着圈茶渍。他的声音很沉,不像平时那么随和,“这些旧娃娃都是有年头的,说不定沾着主人家的气,缝坏了赔不起,别瞎缝。”阿雅“哦”了声,赶紧把针线盒推到一边,指尖的血珠还在渗,她用嘴吮了吮,尝到股铁锈味。老张盯着蓝裙娃娃看了半天,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最后没再说什么,转身走了,脚步声“踏踏”响,消失在走廊尽头。

当天晚上加班,阿雅又绕到西厢房。这次她特意把娃娃的袖口缝得紧紧的,还打了个死结。可十点多准备锁门时,再看娃娃袖口的棉线又松了,这次松掉的棉线更长,拖在桌面上,像条细细的、发黑的蛇,末端还沾着点白色的棉絮。她心里有点发毛,伸手想去扯,指尖刚碰到棉线,就觉得一阵寒意从指尖往上爬,顺着胳膊钻进骨头里,让她打了个哆嗦。

第三天早上,诡异的事彻底砸在了她眼前。松掉的棉线不仅被重新缝好,针脚比她缝的还整齐,密密麻麻的,像一排小小的牙齿。甚至连她昨天滴在裙子上的血珠都不见了,只留下个浅浅的白印,像是被人用清水擦过,又晒了太阳。阿雅盯着娃娃看了半天,眼睛都酸了,伸手摸了摸它的袖口,棉线缝得紧实,指尖能摸到布料下硬邦邦的东西,像是塞了什么细小的物件,圆滚滚的。她刚想把针脚拆开看看,老张的声音又从门口传来,这次带着点火气:“跟你说别碰,听不懂人话?”

阿雅吓得手一缩,抬头看见老张脸色铁青,手里的搪瓷杯捏得紧紧的,指节发白。“这箱娃娃是上周有人匿名送到门口的,大清早的,箱子就摆在台阶上,连个联系方式都没有,”老张的声音压得很低,像是怕被什么听见,“这种来路不明的东西,少碰为妙,出了事没人替你担着。”阿雅点点头,心里的疑惑更重了,不就是个旧娃娃吗?老张至于这么紧张?

从那天起,阿雅开始留意娃娃的棉线。每天晚上加班,她都会特意绕到西厢房,打着手电筒看一眼蓝裙娃娃,有时候是袖口的松线,有时候是裙摆的针脚,甚至有一次,娃娃齐耳短发的棉线松了几缕,垂在脸颊旁,像是被人扯过。可每次第二天早上来,松掉的棉线总会被缝好,针脚一次比一次整齐,一次比一次密,像是有人在她离开后,搬了张凳子坐在长桌前,戴着老花镜,一点点把那些松开的线重新缝回去,还特意缝得比之前更牢。

她开始失眠。夜里躺在床上,关了灯,总听见耳边有细细的“嗡嗡”声,像是有人在用针线穿布料,“嗤啦、嗤啦”,又像是有人在哼着不成调的曲子,声音很轻,断断续续的,听不清歌词。有天凌晨三点,她突然惊醒,额头上全是冷汗,那个“嗡嗡”声还在耳边响,像是就贴在枕头上。她摸出手机给民俗馆的值班保安打电话,保安姓王,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说话带着点口音:“姑娘,你咋半夜打电话?西厢房的门好好锁着,我刚去转了圈,里面啥声音都没有,别是你做梦了。”

挂了电话,阿雅盯着天花板,黑暗里仿佛有个模糊的影子,就坐在床边的椅子上,背对着她,手里拿着针线,一下一下地缝着什么。影子很小,像是个小孩,又像是个缩着身子的女人。她不敢动,眼睛死死盯着影子,直到天快亮时,影子才慢慢消失,“嗡嗡”声也没了。

第七天,馆长让她整理西厢房的捐赠档案,说是要补录到电脑里,加班到十一点。窗外的风更大了,刮得树枝“呜呜”响,像有人在哭。民俗馆的窗户是老式的木框,风一灌进来,“哐当哐当”响,震得玻璃都在颤。头顶的白炽灯忽明忽暗,电流“滋滋”响,墙上的影子晃来晃去,像一群张牙舞爪的鬼,一会儿拉长,一会儿缩短。

阿雅抱着档案夹蹲在桌角,档案夹很沉,纸页泛黄,边缘脆得一碰就掉。她正翻着一张1998年的捐赠记录,突然听见一阵细细的歌声……“摇啊摇,摇到奈何桥……”

声音很轻,像是从地底冒出来的,又像是贴在她的耳边哼的,带着点沙哑,还有点稚嫩,分不清是女人还是小孩的声音。阿雅的头发一下子竖了起来,根根都炸着,手里的档案夹“啪”地掉在地上,纸张散了一地,飘得满屋子都是。她不敢抬头,眼睛死死盯着地面,地上铺的是水泥地,裂着细纹,她看见一双穿着蓝布碎花裙的腿,裙摆垂在地上,沾着些灰,裙角磨破的毛边在风里轻轻动。

歌声还在继续,一字一句,比刚才更清晰了:“娃娃线断了,妈妈找不到。”

这次声音更近了,就在她的头顶上方,呼吸都能感觉到一丝凉意。阿雅的牙齿开始打颤,上下牙碰得“咯咯”响。她慢慢抬头,脖子像生了锈,转一下都觉得疼。她看见那个蓝裙娃娃正坐在长桌上,原本空荡荡的眼眶里,不知什么时候塞了团白棉絮,棉絮发黄,还沾着点褐色的东西,像是干了的血迹。而它的右臂正抬着,胳膊是用麻布做的,里面塞的棉絮都硬了,关节处的棉线松了,露出里面的麻线。它的“手”里捏着根断了的棉线,线的另一头穿着一根生锈的针,针尖扎进桌面上的木纹里,一下一下地“缝”着,棉线穿过布面的声音,“嗤啦、嗤啦”,就是她这几天夜里听见的“嗡嗡”声。

“你……你是谁?”阿雅的声音发颤,像被冻住了,后背抵着墙,冰凉的触感顺着脊椎往上爬,爬到后脑勺,让她头皮发麻。娃娃没有回答,还在继续缝着,棉线在眼眶里绕了一圈又一圈,白棉絮被扎得变了形,像是在努力填满那个空洞的眼眶。突然,娃娃的头转了过来,转得很生硬,“咔嗒”一声,像是脖子断了。齐耳短发下的脸还是原来的样子,脸颊上的腮红淡得几乎看不见,可嘴角却一点点往上翘着,翘得很高,像是在笑,又像是被人用手扯着往上拉。

阿雅尖叫着爬起来,动作太急,撞翻了身边的木凳,凳子“哐当”一声砸在地上,腿都断了一根。她跌跌撞撞地往门口跑,手刚碰到门把,就听见身后传来“啪嗒”一声,像是什么东西掉在了地上,很轻,却很清晰。她不敢回头,使出全身力气拉开门,就往外冲,走廊里的感应灯被她撞得一路亮过去,“咔嗒、咔嗒”的声音在寂静里像鞭炮。一直跑到门厅,她才撞见了值班的王保安,王保安手里拿着个手电筒,正打哈欠,被她撞得一个趔趄:“咋了?小姑娘,见鬼了?”

阿雅抓着王保安的胳膊,手指掐得他生疼,话都说不完整:“娃……娃娃……缝眼睛……西厢房……”王保安皱着眉,把手电筒往西厢房的方向照,光柱里全是飞舞的灰尘:“里面啥动静都没有啊,我刚还去看过。”他扶着阿雅坐到门厅的椅子上,转身拿起手电筒走进西厢房,过了几分钟,他抱着那个蓝裙娃娃出来了:“你说的是这个?好好的啊,没什么不对,眼睛是空的,线也缝得好好的。”

阿雅抬头一看,娃娃确实好好的,袖口和裙摆的棉线都缝得整整齐齐,连一根松线都没有,眼眶里也没有白棉絮,干干净净的,只是背后的纸条不见了,别针也掉了。“纸条……它背后有张纸条!”她抓着王保安的胳膊更紧了,指甲都快嵌进他的肉里,“红墨水写的童谣,‘摇啊摇,摇到奈何桥’,你看到了吗?别针还别着的!”王保安摇了摇头,一脸疑惑:“什么纸条?我刚才翻了半天,娃娃背后光溜溜的,啥都没有,别针也没见着。”

那天晚上,阿雅没敢再回民俗馆,就在附近的网吧熬了一夜。她盯着电脑屏幕,却什么都看不进去,脑子里全是那个娃娃翘着嘴角笑的样子,还有那根缝眼睛的棉线。天快亮时,她才迷迷糊糊睡着,梦见自己坐在西厢房的长桌前,手里拿着针线,正在缝娃娃的眼眶,娃娃的眼睛里渗出血来,滴在她的手背上,烫得她疼。

第二天早上,老张给她打电话,声音很沉:“你赶紧来民俗馆一趟,西厢房出事了。”阿雅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硬着头皮打了辆车往民俗馆赶。走进西厢房时,里面已经站了几个人,除了老张,还有两个穿警服的警察,正在拍照。长桌上摆着个打开的木盒,里面放着些泛黄的照片、一本线装日记,还有个小小的银锁。

老张蹲在桌前,手里拿着张照片,脸色很难看。阿雅走过去,看见照片上是个穿蓝布碎花裙的小女孩,扎着两个羊角辫,手里抱着个娃娃,娃娃的裙子、发型,和民俗馆里的那个一模一样。小女孩笑得很开心,露出两颗小虎牙,眼睛弯成了月牙。

“这是昨晚王保安在箱子底层发现的,”老张的声音很哑,像是喉咙里卡了东西,“他说昨晚你跑了之后,他怕出事,就把箱子翻了一遍,结果在最底下找到了这个木盒,锁在箱子的夹层里,用钉子钉死了。”阿雅的心脏猛地一跳,伸手拿起桌上的日记,封面上写着“林秀娟”三个字,字迹娟秀,却带着点颤抖。翻开第一页,里面的字就变了,歪歪扭扭的,大多是重复的句子:“妞妞不见了,我的妞妞在哪里?”“娃娃的线松了,妞妞会回来的,缝好线,妞妞就回来了。”“今天又去派出所了,警察说找不到,他们骗人,妞妞肯定在等我。”

日记里夹着张报纸剪报,已经黄得发脆,标题是“城南幼女失踪案,母亲疯癫寻女,三年未果”。报道里写着,二十年前,也就是2004年,家住城南老巷的五岁女孩林妞妞在家中失踪,当时家里只有母亲林秀娟在做饭,转身的功夫,孩子就没了。林秀娟报了警,警察搜了三个月,没找到任何线索。从那以后,林秀娟就变得疯疯癫癫,每天在家缝补妞妞的旧娃娃,说只要把娃娃的线缝好,妞妞就会顺着线找回来。她还把妞妞的衣服、玩具都锁在一个木箱里,说等妞妞回来,再给她穿。三年后,也就是2007年的冬天,林秀娟在自家衣柜里上吊自杀,脖子上勒着的,不是绳子,是缝娃娃用的粗棉线,棉线在她脖子上绕了七圈,打了个死结,就像她平日里给娃娃缝袖口时打的结一样紧。邻居发现时,衣柜门敞着,林秀娟的身体悬在半空,脚边掉着个针线盒,里面的棉线散了一地,最上面那根线的末端,还沾着点蓝布碎花裙的碎布,是妞妞失踪时穿的那条裙子。

阿雅的指尖划过剪报上的文字,纸页脆得几乎要碎,她的手控制不住地抖,眼泪突然掉了下来,砸在“棉线”两个字上,晕开一小片水渍。老张递过来一张纸巾,声音依旧低沉:“警察查过,当年林秀娟家里的木箱,和咱们馆里装娃娃的这个,一模一样,连铜锁的款式、木箱内侧刻的‘妞’字都对得上。”

阿雅猛地抬头看向那个靠墙的木箱,木箱内侧果然有个浅浅的“妞”字,是用小刀刻的,笔画歪歪扭扭,像是小孩的笔迹。她突然想起开箱时摸到的硬邦邦的东西,心脏像是被一只手攥紧了:“那……娃娃身体里的东西?”

“还没拆,等警察来再说,”老张指了指桌上的银锁,银锁已经氧化发黑,刻着的“妞”字却还清晰,“这是林妞妞的长命锁,当年出生时她外婆给的,警察搜查时没找到,现在看来,是林秀娟缝进娃娃身体里了。”

穿警服的李警官走过来,手里拿着个证物袋,里面装着根断了的棉线:“昨晚王保安说,他捡到娃娃时,这根线就缠在娃娃的手上,上面还沾着点皮屑,我们已经送去化验了,看看能不能提取到dNA。”他顿了顿,看向阿雅,“你再仔细想想,昨晚听到的歌声、看到的样子,越详细越好。”

阿雅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心里的恐惧,把昨晚的场景一点点说出来:“歌声很轻,像女人又像小孩,娃娃的右臂抬着,手里拿着带针的棉线,正在缝眼眶,眼眶里塞着白棉絮,还有……它的嘴角往上翘,笑得很诡异。”她说到这里,牙齿又开始打颤,“还有那张纸条,红墨水写的童谣,我肯定没看错。”

李警官点点头,在笔记本上记着什么:“我们查了当年的卷宗,林秀娟自杀前,邻居说经常听见她在家哼童谣,就是你说的这首,只不过最后一句是‘娃娃线缝好,妞妞就回来’。”

“那为什么纸条上是‘妈妈找不到’?”阿雅追问。

李警官叹了口气:“可能是她缝娃娃缝到最后,知道妞妞回不来了,心态变了吧。”

就在这时,西厢房的窗户突然“哐当”一声被风吹开,一股冷风灌进来,吹得桌上的照片、日记哗啦啦地响。阿雅下意识地去捂眼睛,等风小了,她睁开眼,突然尖叫起来,那个蓝裙娃娃不知什么时候从证物台上掉了下来,正躺在地上,胸口的棉线已经被拆开,露出里面的白棉絮,棉絮里裹着一小撮黑色的头发,还有半块小小的、带着牙印的水果糖。

水果糖已经化了大半,糖纸发黄发脆,上面印着二十年前流行的卡通图案。李警官赶紧蹲下来,用镊子小心翼翼地夹起头发和水果糖,放进证物袋:“这应该是林妞妞的头发,还有她没吃完的糖。”

阿雅盯着那撮头发,突然想起自己失眠时听见的“嗡嗡”声,想起娃娃每天被缝好的棉线,眼泪又掉了下来:“她是想把自己的东西都缝进娃娃里,让娃娃替她等着妈妈?”

老张没说话,只是看着地上的娃娃,眼神复杂。

中午的时候,化验结果出来了,棉线上的皮屑是林秀娟的,头发和水果糖上的dNA,和林秀娟的dNA比对成功,确实是林妞妞的。李警官拿着化验单,脸色凝重:“看来这娃娃,是林秀娟用妞妞的头发、衣服碎布缝的,她把所有念想都缝进里面了。”

阿雅坐在门厅的椅子上,看着西厢房的门,心里像压了块石头。王保安端来一杯热水,安慰道:“姑娘别怕,有警察在呢,再说这都二十年了,说不定就是巧合。”

可阿雅知道,不是巧合。她想起今早来的时候,在民俗馆门口捡到一根黑色的棉线,和娃娃身上的线一模一样;想起昨晚在网吧睡觉时,梦见林秀娟坐在她床边,手里拿着针线,一遍遍地说“线断了,妞妞找不到妈妈了”。

下午,警察把娃娃、木箱、日记都带走了,说是要进一步调查。西厢房一下子空了很多,长桌上只剩下那个打开的木盒,里面还残留着淡淡的樟脑丸味。阿雅蹲在长桌前,摸着木盒内侧的“妞”字,指尖突然传来一阵刺痛,像是被针扎了。她低头一看,木盒角落里藏着一根细细的棉线,线的末端缠着个小小的纸团。

她用镊子夹起纸团,小心翼翼地展开,里面是半张泛黄的纸,上面用红墨水写着一行字,字迹比童谣更潦草,像是用尽了全身力气:“妈妈,我在奈何桥等你,线断了,你走慢些。”

阿雅的眼泪瞬间决堤,她终于明白,为什么娃娃的棉线总在半夜松开,是妞妞在等妈妈,她怕妈妈找不到她,所以一次次松开线,想让妈妈顺着线来奈何桥;而每天早上被缝好的棉线,是林秀娟的执念,她还在缝,还在等,想把线缝好,让妞妞回来。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突然响了,是个陌生号码。她接起电话,里面传来一阵细细的歌声:“摇啊摇,摇到奈何桥,娃娃线断了,妈妈找不到。”

声音和昨晚听到的一模一样!阿雅吓得手机都掉在了地上,屏幕摔得裂开。她抬头看向西厢房的门,门明明关着,却像是有个人影在门后晃。

“谁?谁在打电话?”她大喊。

老张和王保安跑过来,捡起地上的手机,陌生号码已经挂断了。李警官查了这个号码,是个空号,没有任何登记信息。

“邪门了。”王保安嘀咕道。

阿雅坐在地上,浑身发冷。她突然想起自己掌心被瓷片划破的伤口,想起滴在娃娃裙子上的血珠,想起昨晚娃娃缝眼眶时用的棉线——那根线,好像和她缝娃娃时用的线,是同一根。

傍晚的时候,阿雅决定辞职。她收拾东西的时候,在抽屉里发现一个小小的蓝布碎花裙娃娃,不是民俗馆里的那个,这个更小,裙子上的花纹更精致,背后别着个小小的别针,别针上挂着张纸条。

她颤抖着取下纸条,上面是用红墨水写的字,字迹稚嫩,像是小孩写的:“姐姐,谢谢你帮我缝线,妈妈说,线缝好,我们就能见面了。”

阿雅猛地抬头,看见镜子里,自己的身后站着个穿蓝布碎花裙的小女孩,扎着羊角辫,手里抱着个娃娃,娃娃的眼眶里缝着棉线,线的另一头,缠在她的手腕上。小女孩慢慢转过身,露出一张和照片上一模一样的脸,笑得很开心:“姐姐,你看,妈妈来接我了。”

阿雅顺着小女孩的目光看去,西厢房的门开着,一个穿着蓝布碎花裙的女人站在门口,背对着她,手里拿着针线盒,正在缝着什么。女人慢慢转过身,阿雅看见她的脸没有眼睛,眼眶里缠着棉线,棉线的另一头,绑在小女孩手里的娃娃上。

“妞妞……”女人的声音很哑,像是生锈的铁片在摩擦。

“妈妈!”小女孩跑过去,扑进女人怀里。

阿雅看着她们母女俩抱在一起,眼泪止不住地流。她突然明白,林秀娟不是疯了,她只是太想女儿了;林妞妞也不是失踪了,她只是在奈何桥等妈妈,等妈妈用缝好的棉线,牵着她回家。

女人抱着小女孩,慢慢转过身,看向阿雅,嘴角露出一丝笑容:“谢谢你,姑娘,线终于缝好了。”

说完,她们的身影慢慢变得透明,像水汽一样消失在西厢房的门口。阿雅走过去,西厢房里空荡荡的,只有那个木盒还摆在长桌上,木盒里放着一根完整的棉线,线的两端,分别系着个小小的“妞”字银锁。

第二天,阿雅递交了辞职信。老张没多说什么,只是把那个装着棉线和银锁的木盒递给她:“警察说这不是证物,让你留着吧,也算给她们母女一个念想。”

阿雅抱着木盒,走出民俗馆。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她再也没听见那个“嗡嗡”声,也没梦见过缝娃娃的女人。只是偶尔,她会打开木盒,看着那根棉线,想起那个蓝裙娃娃,想起那首童谣。

后来,她把木盒埋在了城南老巷的一棵梧桐树下,那里是林妞妞家原来的位置。埋的时候,她听见一阵细细的歌声,从树影里传出来:“摇啊摇,摇到奈何桥,娃娃线缝好,妈妈找到我。”

歌声很轻,却很温暖。阿雅笑着擦干眼泪,转身离开。她知道,林秀娟和林妞妞,终于用棉线牵着彼此的手,一起走过奈何桥,再也不会分开了。

而那个断线的娃娃,再也不用半夜松开棉线,等着妈妈来缝了。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我来自黄泉掀饭桌!小疯批夺回气运后不忍了一吻定情,总裁甜蜜囚爱开局逃婚,疯批太子穷追不舍穿成霸总娇妻失败后,在恋综选夫穿越四合院之我有系统我怕谁杂货铺通古今,我养的将军醋翻了快穿神君大人的糖去哪了逼她给白月光顶罪?渣父子我不要了师尊怎么那么撩你崽崽让哪里逃灵异界大佬:全家跪求我带飞江澄重生后开局出生在魔域盗墓,被偷听心声后我暴露了荒村血祭人在奥特:从海帕杰顿幼虫开始快穿阎罗王:这个女配不太毒惊!陆爷的心尖宠竟是马甲大佬HP万人迷在圣芒戈诱反派!勾疯批!顶级尤物撩疯了千方百计与千方百计快穿:殿下她是个万人迷重生80,从在大兴安岭打猎开始少年白马:把自己炼成药人霍格沃兹:魔法世界第一个资本家谁懂啊?我粉的主播成影后了!陈情令:如果长安牛马实录穿成反派大佬的漂亮毒妻七零:穿成了早逝炮灰她逆天改命书穿圣母女主:老娘双刀定人生娇美知青与糙汉酱酱漾漾的生活炮灰前妻觉醒后决定拿钱走剧情帝妃掌妖异血瞳乱天下在老师面前乱舞的麻瓜从mc开始的万界之旅逐星传说原神:我是天理,不是你们老婆!Re:艾蜜莉雅很想让我当王妃!特摄盘点:铠甲假面?统统碗里来炮灰太娇软,掐腰就会哭绑定神豪系统,我有亿点点钱侯府丑女,她又美又辣从合租开始恋爱穿越兽世,我家夫君超粘人钟小艾前男友,亮平公报私仇查我温助,听说你想结婚中间地带风雨凄凄花落尽大院娇妻美又飒,冷面硬汉要破戒
侠客书屋搜藏榜:王爷别虐了,你的暗卫娇妻早跑了影视遇上对的人互绿!你舔白月光,我撩隔壁残王【变形金刚】俘虏求生记重生后,阿姨卷起来弃女觉醒退婚后,清冷权臣他以身相许精灵:从当大木博士助手开始误撩顶级豪门大佬后被天天放肆宠快让开!那个女孩是我的人生如意全靠演技这个女主竟然是食死徒明日方舟:迷途的旅人重生为博士奴隶修仙传繁花错位似流年王妃状态易崩坏公主殿下请理智,亡国敌君是绿茶开局就遭百鬼缠身要相信阳光总在久别重逢,傅先生总说我始乱终弃双面恋人我在斗罗开酒馆,醉倒朱竹清暗相思,无处说,夜来惆怅烟月用尽我的一切奔向你南街小子新书徒儿下山找师姐吧快穿:漂亮老婆又被抱走了八零二嫁小甜妻火影:斑爷等等我们不是兄弟情吗野小子与野百合太一神主之斗罗大陆梨子圆了小知青从末世来穿越后只想好好活着火影直播从剧场版开始变强从喰种开始我家当铺当鬼神我的二次元之旅,启程了闪婚大叔后,挺孕肚离家出走我才不是配角火影:人在宇智波,我能提取词条小道姑直播太准!日赚一亿成首富我们的岁月长河虎啸乾坤:万物传奇诡异修仙世界:我能豁免代价双世青佩十七时五十八分的落日快穿:炮灰剧本?抱歉我才是女主同谋合污【刑侦】杨然修仙传让你进宫当刺客:你居然偷了女帝的心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甜!太甜了!怎么能这么甜啊!她的城市画布英雄联盟符文之旅刑警林远踏云仙途冒名千金抢渣男?我被国家团宠霸道魏友泉狠狠爱清檐月:康熙后宫穿越记暴君读心:我靠剧透拿捏他四合院:跑错界面,怎么修仙真少爷是蛊师哎,惹他干嘛!黎姿的快穿奇遇记如懿走开!苏绿筠重生做皇后!朝思暮想的小商姑娘神话供应链,混沌物流斩神:带着王者系统攻略全局祁同伟扶我一把,我送你入部烽火凰途之天命凤女冷面王爷的穿越小医官快穿:龙傲天男主总在自我攻略墨中有白匠心代码医手遮天:毒妃倾世大秦:来了个真神仙噬血婆婆与地狱儿媳萌娃闯进暴君心斗罗:我的武魂是修罗召唤器我们只是平平无奇散修团兽语童颜:心声空间从练习生到巨星后,偶像倒追我了斗罗:爱神降临嫡女谋权:九王娇妻请指教恶雌娇娇超好孕,众兽夫争当奶爸娇妾禅房好孕,清冷佛子夜夜缠腰民间鬼故事合集一千多篇星凡证道方一凡重回十八岁,爆宠我的英子瓦:与捷风的甜蜜生活小马宝莉:全点治疗的我无所畏惧废材被弃?我种菜治愈暴躁元帅!医仙娘子梦巡万界请叫我小仙女大小姐匪气十足,雄性们怎敢不服东京喰种:开局十二符咒首富百年得一女,大佬爹爹嘴笑歪剑来仙剑重生农女来种田秦时:职业导师生涯从挖墙脚开始郡主今天保住小命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