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宫门在临府的产业分布情况后,洛朝凝就躺在床上,盯着床顶华丽的帐幔,脑子转得飞快。
先头的赈灾粮后天就要出发了,而她和舅舅在半个月后也要出发去临府了。
光靠那两盅加了丹药的补汤,效果太慢,也不知能不能让父皇的身体完全好起来。
她得再做一手准备,还要有个名正言顺的理由,能持续不断地把灵泉水掺进父皇兄长的饮食里,还得是长期饭票那种。
药膳。
这两个字蹦进脑子里,洛朝凝眼前一亮。
对,就这个!
她一个鲤鱼打挺……没打起来,连忙扬声唤道:“来人。”
贴身宫女春晓立刻小跑进来:“公主,您有什么吩咐?”
“更衣,”洛朝凝掀开被子,“我要去见母后。”
春晓吓了一跳:“公主,御医说要多卧……”
“哎呀,躺得浑身都酸了,正好去走走。”洛朝凝打断她,语气里带出点原主惯有的那点小任性,“快点嘛。”
这语气好使,春晓不敢再多劝,麻利地伺候她穿上常服,梳了个简单的发髻。
洛朝凝对着镜子照了照,脸色是还有点白,正好,显得更真诚。
她一路慢悠悠地晃到皇后寝宫,路上还故意咳嗽了两声。
皇后苏氏正看着内务府的账册,见她来了,赶紧放下:“凝儿?你怎么过来了?快,到母后这儿来坐着。”
洛朝凝蹭过去,没像往常一样腻在母亲怀里,而是挨着她坐下,小脸上挂满了“我有心事”。
“怎么了这是?谁惹我的小公主不高兴了?”皇后关切地问。
“没有不高兴,”洛朝凝摇摇头,声音压低,显得特别认真,“母后,我是在想事情。”
“哦?想什么大事呢?”皇后觉得有趣。
“我在想父皇和哥哥。”洛朝凝抬起眼,眼神里是毫不作伪的担忧,“他们太累了,我病了这一场,才知道身体不舒服多难受,父皇年纪不小了,哥哥也没日没夜地忙,我真怕他们也病倒。”
皇后闻言,脸上掠过一丝真实的忧虑,丈夫和儿子的劳累,她比谁都清楚。
“所以呢?”她柔声问。
“所以,我想为他们做点什么!”洛朝凝抓住皇后的袖子,眼睛亮晶晶的,“母后,您让我学学药膳吧?我不捣乱,就跟着太医正或者御膳房的老师傅好好学,学会了,就能天天给父皇和哥哥做点调理身体的药膳汤饮,好不好?”
皇后愣住了。
学药膳?
这话从她那个只对胭脂水粉、骑马游湖感兴趣的女儿嘴里说出来,简直太阳打西边出来。
她下意识地想拒绝,金枝玉叶的公主,学这个做什么?
可一对上女儿那双满是恳切和担忧的眼睛,再想到皇上和太子那倦极的模样,拒绝的话就卡在了喉咙里。
这孩子,一场病下来,好像真的懂事了不少,都知道心疼人了。
这份孝心,实在难得。
“凝儿,你有这份心,母后很高兴。”皇后摸摸她的头,“可是学这个很辛苦,又枯燥,你能坚持吗?”
“我能!”洛朝凝答得斩钉截铁,还用力点了下头,“为了父皇和哥哥,我不怕辛苦,母后,您就答应我吧~”
她拖着长音撒娇,这是原主的必杀技。
皇后果然招架不住,心软成了一滩水:“好好好,难得我儿有此孝心,母后准了,不过得约法三章,不能累着自己,一切听师傅的,明白吗?”
“谢谢母后!母后最好了!”洛朝凝欢呼一声,抱着皇后的胳膊晃了晃。
目的达成!
第二天,消息就传开了。
朝阳公主要学药膳,说是要亲手给皇上和太子调理身体。
听说的人,第一反应都是愣一下,然后失笑。
小公主又找到新玩意儿了?估计三天新鲜劲儿过了就得扔一边。
没人当真,包括被指来当老师的太医正周大人。
周太医是太医院院首,一把胡子了,被派来教个娇滴滴的小公主认药材、学药性,心里是一百个不情愿,这纯属耽误工夫嘛!
他硬着头皮去了公主暂设的小书房——其实就是离小厨房不远的一间暖阁。
进去一看,公主居然已经到了,桌上还摆着纸笔,一副煞有其事的样子。
“老臣参见公主殿下。”
“周太医快请起。”洛朝凝表现得很客气,“接下来要麻烦您了。”
“不敢。”周太医心里嘀咕,面上还是恭敬,“不知公主想从何处学起?”
“就从最基础的开始吧,”洛朝凝说,“比如什么药材补气,什么药材养血,怎么搭配才好喝又不伤身。”
周太医捻着胡子,从最基础的君臣佐使、性味归经开始讲,他语速不快,心里琢磨着这小公主估计听不到一刻钟就得喊无聊。
谁知洛朝凝听得极其认真,还不时发问。
“周太医,这人参和黄芪都补气,区别在哪?”
“您刚才说茯苓健脾,那和白术搭配是不是更好?”
“枸杞性平,是不是加在哪里都行?会不会和什么冲突?”
问题不算多高深,但都在点子上,明显是听进去了,而且思考了。
周太医有点意外,讲解也稍微认真了些。
讲了小半个时辰,他怕公主倦了,便停下道:“公主,今日就先到这里吧,贪多嚼不烂。”
洛朝凝却摇摇头:“周太医,您再给我说说常见的平和滋补的方子吧?最好是不用吃药,能做成汤羹的那种。”
周太医无奈,又挑着几个最平和、绝不出错的食疗方子说了说,比如红枣枸杞茶、山药薏米粥之类的。
洛朝凝拿着笔,认认真真地记了下来。
送走满腹狐疑的周太医,洛朝凝立刻杀向御膳房。
御膳房总管早就得了皇后娘娘的旨意,见公主驾到,赶紧迎上来。
“我要个小灶,单独的一间,干净点的,食材我列单子,你们给我准备好就行,不用你们动手。”洛朝凝气场十足地吩咐。
总管连连称是,很快给她腾出了一间安静的小厨房。
洛朝凝看着宫人把她要的食材、药材一一送来:土鸡、排骨、红枣、枸杞、山药、当归、黄芪……
她挽起袖子,洗净手。
春晓和其他几个宫女站在旁边,战战兢兢:“公主,还是让奴婢们来吧,您吩咐就行。”
“不用,我自己来。”洛朝凝拒绝得干脆。
孝心大戏,必须亲力亲为才逼真。
她回忆着周太医说的要点,又结合了自己脑子里的医学知识,开始动手。
故意将处理食材的手法显的特别生疏,但又确保步骤清晰。
宫女们看得目瞪口呆,她们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公主,居然真的会……呃,虽然动作笨了点,但架势还挺像那么回事?
洛朝凝没理会她们的目光。
她专注地看着火候,趁所有人不注意的时候,指尖在炖盅上方轻轻一动,几滴清澈无比、蕴含着微弱光华的灵泉水悄无声息地滴入汤中。
无色无味,完美。
第一锅当归黄芪鸡汤炖好了。
卖相……一般,味道,闻着还行。
洛朝凝亲自尝了一小口。嗯,药材味有点重,但灵泉水那蓬勃的生机能量混在汤里,让她精神微微一振。
有效!
“装起来,给父皇和哥哥送去。”她吩咐道,“就说是我亲手炖的,第一次学做,不好喝也得喝光!”
语气娇蛮,完全是原主的风格。
宫女们忍着笑,赶紧照办。
于是,正在批阅奏折的皇帝和埋头公务的太子,同时收到了来自朝阳公主的“爱心药膳”。
皇帝看着那盅卖相普通的鸡汤,再听听太监转述的女儿那“霸道”的要求,先是愕然,随即开怀大笑。
“好好好,朕的皇儿第一次下厨,朕必须喝光!”
他尝了一口,药味是有点冲,但喝下去,胃里暖洋洋的,竟觉得连日的疲惫都舒缓了些许,或许是心理作用?但这份心意着实可贵。
太子洛朝阳那边也差不多,他捏着鼻子灌下那碗味道奇怪的汤,笑着对侍从摇头:“这丫头,真是想一出是一出,不过……喝完了好像确实舒服点?”
第一天,成功。
接下来的日子,洛朝凝就跟钉死在了小厨房和那间小书房里似的。
上午缠着周太医问东问西,下午就泡在厨房里捣鼓。
她“学习”的速度快得让周太医咋舌。
几乎过目不忘,举一反三,昨天才讲的知识点,今天就能用上,还能提出些稀奇古怪但细想又颇有道理的搭配。
“公主于医道一途,竟颇有天赋。”周太医忍不住对皇后感慨。
皇后将信将疑。
但送去皇帝和太子那儿的药膳,种类越来越多,味道也越来越好了。
从最初的当归黄芪鸡汤,到后来的茯苓山药排骨汤、天麻鱼头汤、红枣桂圆茶……
洛朝凝很聪明,她从不用虎狼之药,挑的都是最温和滋补的方子。真正的功效核心,全在那几滴无人能察觉的灵泉水上。
而且她极其注重“口感”,天天琢磨怎么把药味盖掉,做得更好喝。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不过七八天功夫,皇帝自己就感觉出来了。
以往熬到深夜必定头痛眼花,现在虽然还是累,但头脑却清明不少。睡眠也踏实了些,不像以前那样多梦易醒。
太子也觉得自己的胃舒服多了,之前忙起来饥一顿饱一顿时常抽痛,最近竟没再犯。
连皇后都发现自己气色红润了些,往年换季时手脚冰凉的毛病也减轻了。
变化微妙,但确实存在。
太医院请平安脉的时间到了。
周太医照例先给皇帝请脉,手指一搭上去,他就轻轻“咦”了一声。
皇帝挑眉:“怎么了周爱卿?朕的身体……”
周太医赶紧收敛神色,仔细品了品脉象,眉头微微舒展开:“陛下恕罪,老臣只是觉得……陛下脉象比之半月前,似乎更为稳健有力了些?陛下近日可是休息得好了?”
皇帝想了想:“奏折一点没少,熬夜依旧,不过……公主天天送汤来,朕喝完了,倒是确实睡得沉些。”
周太医若有所思。
接着去给太子请脉,太子的脉象也让他惊讶。之前太子因饮食不规律导致的脾胃虚弱之象,竟明显缓和了。
最后是皇后,皇后凤体安康,但以往细微的不足之症,这次也几乎摸不到了。
三位尊贵无比的主人,身体状况都在往好的方向转变?
周太医回到太医院,百思不得其解,他调看了近期的脉案和用药记录,并无特殊之处。
唯一的变数,就是云安公主和她那雷打不动每日送达的药膳。
可那些药膳的方子,他都看过,甚至有些还是他教的,都是最普通平和的滋补方,绝无如此奇效。
难道……
真是公主天赋异禀,误打误撞,将药材搭配出了神奇效果?还是说……公主的孝心感动上天,赋予了那些汤汤水水不一样的力量?
周太医甩甩头,把自己这荒谬的想法甩开,他是太医,讲究医理,不信这些玄乎的东西。
可事实摆在眼前。
他只能将这一切归结为:“陛下、娘娘、殿下乃真龙天凤之躯,福泽深厚,且近日心情愉悦,加之公主殿下精心调配的药膳悉心温养,方有此效。”
这个结论,很快传到了皇帝皇后耳中。
皇帝放下朱笔,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看来云安这孩子,是真的用了心,也或许真有几分这方面的运道。”
皇后更是高兴:“臣妾就说,凝儿这次病好了,懂事多了,看来她是真的把您和朝阳的身体放在心上了。”
当晚,洛朝凝来请安时,皇帝特意把她叫到跟前,好好夸奖了一番。
“朕的皇儿长大了,知道心疼父皇和兄长了,你做的汤,很好,朕和你哥哥都觉得受用不少。”
洛朝凝心里乐开了花,脸上却只露出一点小得意和满满的关切:“真的吗?那太好了!父皇,您和哥哥一定要坚持喝!周太医说了,药膳要持之以恒才有效呢!”
“好好好,喝,一定喝。”皇帝龙心大悦,“看来朕准你去学药膳,是准对了。”
洛朝凝顺势道:“那儿臣以后天天做,保证让父皇和哥哥身体棒棒的!”
从此,给至亲送药膳,从“一时兴起”变成了“日常任务”。
她的小厨房成了宫里最特殊的地方,每天飘着药香和肉香。
她也不再满足于只做汤品,开始尝试让宫人试验药膳糕点、药膳粥品,并且变着花样地往里面加料。
皇帝、皇后、太子三人,肉眼可见地气色好转,精神头变足,连太子偶尔熬夜,第二天也不像以前那样憔悴。
宫里宫外,风向悄悄变了。
之前看笑话的人,现在都啧啧称奇。
谁能想到,最骄纵的小公主,居然凭着一手药膳,成了陛下和太子跟前最受欢迎的“小红人”?
这孝心,这天赋,真是没谁了。
洛朝凝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她成功地把灵泉水合理化、日常化地送入了父兄体内。
看着他们身体状况一天天好转,她心里紧绷的弦,终于稍稍放松了一点。
但洛朝凝没飘,
她清楚,丹药、药膳和灵泉水只是治标,根子上的劳累和朝政压力不解决,还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