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时的阳光透过望舒阁的窗棂,洒在二楼的走廊上,暖洋洋的。踏云按照逐虹的叮嘱,吃完午饭后,就朝着三楼走去——逐虹的房间和藏书阁都在三楼。
三楼比一楼和二楼更安静,走廊上铺着厚厚的地毯,走在上面几乎没有声音。走廊尽头的房间门口挂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阁主室”,旁边的房间则挂着“藏书阁”的牌子。踏云刚想敲门,就听到里面传来逐虹的声音:“进来吧。”
他推开门走进房间,只见逐虹坐在一张书桌前,手里拿着一本线装书,书桌上还放着几卷画轴。房间里的陈设很简单,只有一张床、一个书架和一张书桌,书架上摆满了书,还有一些小巧的摆件——其中一个是用木头雕的小松鼠,看起来很可爱。
“坐吧。”逐虹指了指书桌前的椅子,“我刚在看师父给你的那本书,里面有几处批注,是当年我练剑时遇到的问题,师父后来想明白了,就补在了上面,你以后练剑遇到类似的情况,可以看看。”
踏云坐在椅子上,看着书桌上的书,心里暖暖的:“师父真好,连这么细节的东西都想到了。”
“师父一直都这样。”逐虹合上书本,眼神柔和了些,“当年我下山的时候,师父也是这样,把所有能想到的都给我准备好了,还跟我说,要是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回苍梧山找他。可我这五年,只回去过一次,还是因为要给师父送药。”
踏云愣了一下:“师姐,你为什么不常回去看师父?”
逐虹叹了口气,说:“望舒阁刚建立的时候,事情很多,要收弟子、定规矩、处理江南的江湖事务,根本走不开。后来望舒阁稳定了,又遇到了一些麻烦——去年江南出现了一个叫‘黑风寨’的组织,经常抢劫百姓,我带着弟子们去围剿,前前后后花了三个月才把他们打散。等忙完这些,又到了冬天,苍梧山的路不好走,就想着等春天再回去,结果你就下山了。”
踏云听着师姐的话,心里对她又多了几分敬佩——师姐不仅要练剑,还要管理望舒阁,还要保护百姓,肯定很辛苦。他轻声说:“师姐,以后我学好了本事,就帮你打理望舒阁,帮你保护百姓,你就能多回去看看师父了。”
逐虹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忍不住笑了:“好啊,我等着那一天。对了,你刚到望舒阁,肯定还没去过藏书阁吧?我带你去看看,里面有很多关于剑法、术法和兵法的书,还有一些江南的地方志,你要是感兴趣,可以随时去看。”
踏云点点头,跟着逐虹走出房间,走进旁边的藏书阁。藏书阁很大,里面摆满了书架,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书籍,有的书已经很旧了,书页都泛黄了,还有一些是新抄写的,字迹工整。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上,泛着淡淡的金光。
“这里的书,都是望舒阁这些年收集来的,有一部分是师父当年送给我的,还有一部分是弟子们从各地找来的。”逐虹指着一个书架说,“那个书架上放的都是剑法相关的书,从基础剑法到高阶剑法都有,你可以从基础的开始看,结合‘破云剑’的练习,能进步更快。”
踏云走到书架前,看着上面的书,有《破云剑详解》《江南剑法集》《历代剑客传》等等。他随手抽出一本《破云剑详解》,翻开第一页,看到上面有手写的笔记,字迹娟秀,和逐虹的字很像。
“这是我当年练‘破云剑’时写的笔记。”逐虹走过来,看着书里的笔记,“里面记了我练每一式时遇到的问题,还有解决办法,你可以参考一下。比如‘云起’这一式,我当年也总练不好手腕的力度,后来师父告诉我,要想象着手里握着一团棉花,既要托住它,又不能捏碎它,我按照这个方法练了几天,就找到感觉了。”
踏云连忙翻到“云起”那一页,看到上面写着:“寅时练剑,‘云起’十遍,手腕仍僵,剑不稳。师父言:‘握剑如握棉,刚柔并济方为道。’试之,果然有效。”
他心里一喜,连忙把书抱在怀里:“谢谢师姐,有了这本笔记,我肯定能更快练好‘破云剑’。”
逐虹笑着说:“你喜欢就好。藏书阁的门平时都是开着的,你什么时候想来都可以,不过要记得爱护书籍,看完后放回原位。”
踏云点点头,又在藏书阁里逛了逛,看到了一本《观云殿术法录》,是师父写的,他连忙抽出来,抱在怀里。他觉得,有这么多好书,还有师姐和大师兄的指点,他一定能尽快学好本事,不辜负师父和师姐的期望。
从藏书阁出来后,踏云回到自己的房间,把《破云剑详解》和《观云殿术法录》放在书桌上。他翻开《破云剑详解》,看着逐虹的笔记,又想起早上练剑的场景,心里充满了动力。他决定,从今天开始,每天多练一个时辰的剑,多花时间看书,争取早日把“破云剑”的十二式都练熟,早日帮师姐分担望舒阁的事务。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桌上,照亮了书页上的字迹,也照亮了踏云眼里的希望。他知道,自己的江湖路,才刚刚开始,而望舒阁,就是他最好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