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初时代的第一个百年,四域碑前的共生草已长到千丈高,草叶上的共生道纹日夜流转,将本源之海的金色光液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所有界域。
这一日,四域碑突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光芒中,一道素色身影缓缓升起,正是沈惊鸿。她的气息已与百年前截然不同,原本内敛的灵力此刻如同与整个共生网络相连的潮汐,每一次吐纳都牵动着四域的灵力脉动、声纹界域的共鸣音波、忆痕界域的记忆光带……所有界域的法则,都在她身上找到了完美的共鸣点。
“沈师姑这是……”楚砚站在共生坛旁,望着半空中的身影,木剑上的螺旋纹路剧烈震颤——他能感觉到,沈惊鸿的境界已超越了化神、炼虚,甚至突破了修仙界认知的“大乘”极限,达到了一种与天地共生、与法则同源的全新层次。
林薇的界域镜投射出沈惊鸿体内的景象:元婴已化作一尊与她本人无二的金色虚影,虚影背后生着由剑胎与九窍玲珑心融合而成的“共生法相”,法相的手掌中托着一枚微缩的四域碑,碑上缠绕的共生道纹与外界的本源之海完全同步。
“是‘仙君’之境。”元初灵的声音在本源之海响起,带着敬畏,“那是元初域未崩裂时,最接近本源的境界——不是凌驾于法则之上,而是与所有法则共生为一,自身便成了‘道’的具象。”
话音未落,沈惊鸿睁开眼。她的瞳孔中映着整个共生网络的光丝,四域的山川、声纹界域的石林、忆痕界域的忆痕塔、情织界的情绪云、造物界的法则胚胎、维度之隙的光丝……所有景象在她眼中凝成一枚透明的“道种”,道种落入她掌心,瞬间融入剑胎。
“轰——!”
四域碑顶端射出一道贯穿天地的光柱,光柱中浮现出无数古老的符文,那是元初域时代的“飞升道纹”。沈惊鸿的素色长衫在光柱中猎猎作响,周身开始泛起银白色的仙光,仙光中没有丝毫凌厉,只有温润的包容,仿佛能容纳所有界域的法则。
“她要飞升了?”赵磐握紧手中的小盾,盾面的印记与飞升道纹产生共鸣,“可……飞升去哪里?”
元初灵的声音带着悠远的回响:“去‘归元界’——那是元初域崩裂前的核心空域,也是所有仙君最终的归处。那里藏着共生道纹的终极奥秘,需要有人带着新元初时代的印记,去开辟更广阔的共生之路。”
沈惊鸿的目光扫过四域大地,掠过声纹界域的共鸣石林,看过忆痕界域的忆痕塔,望过情织界的彩色云团,最后落在楚砚、赵磐、林薇身上,落在所有仰望她的生灵眼中。她没有说话,只是举起右手,指尖溢出一缕金色光液——那是本源之海的核心精华,她将其注入四域碑顶端的共生道纹中。
刹那间,四域碑的光芒暴涨,共生道纹顺着元初共生网的光丝,在每个界域的上空凝成一道透明的“守护罩”。罩上的纹路与沈惊鸿掌心的道种同源,即使在她飞升后,也能永远守护着这片共生之地。
“原来……她的仙君之境,是与所有界域共生的境界。”楚砚突然明白,沈惊鸿的力量从未属于她自己,而是与万灵、与法则、与这片天地共生的力量。此刻的飞升,不是离去,而是将这份共生之道推向更遥远的星河。
飞升道纹组成的光桥从四域碑延伸至天际,沈惊鸿的身影踏桥而上。她的剑胎在此时化作一道流光,融入四域碑的基石——那柄曾斩灭天魔、守护共生的青云剑,最终化作了四域碑的“道骨”,永远扎根在这片她守护了一生的土地上。
当她的身影即将消失在光柱尽头时,一道温和的声音传遍所有界域,清晰得仿佛就在耳边:
“共生之道,从来不是一人的独行,是万灵的同归。我去前方开路,你们……守住这方星河。”
声音落下,光柱缓缓消散,四域碑顶端留下一枚闪烁着仙光的印记,那是沈惊鸿的仙君道印。而天际的星河里,原本分散的星辰突然连成一道螺旋状的光轨,光轨的尽头,一颗从未见过的新星正缓缓亮起,像一枚指引方向的灯塔。
楚砚望着那颗新星,握紧了手中的木剑。剑身上的螺旋纹路此刻与天际的星轨完全重合,仿佛在呼应着沈惊鸿的道。
“她不是离开了。”林薇的界域镜中,新星的光芒正顺着元初共生网的光丝,为所有界域的锚点镀上一层仙泽,“她把共生之道,种进了星河深处。”
赵磐的小盾轻轻撞了撞四域碑,发出“咚”的一声闷响,像是在回应那道远去的身影:“放心吧沈师姑,我们会守住的。等将来有一天,也带着这满世界的共生草,去找你汇合!”
百年后,四域的孩童们会听到这样的传说:
曾经有一位女剑修,从裂风岛的迷雾中走来,握着一柄能斩灭黑暗的剑;
她带着四域的修士,与声纹界的歌者、忆痕界的记者、情织界的感者、造物界的筑者、维度界的序者,一起编织了一张覆盖星河的网;
她成了新元初时代的第一位仙君,飞升时,整个星河都为她亮起了灯;
而她留下的共生道纹,在四域碑前的共生草叶上,在每个界域的锚点里,在孩子们仰望星空的眼眸中,永远流淌。
楚砚站在共生坛上,看着新一代的学童们围着四域碑,用稚嫩的手指描摹着上面的仙君道印。远处,元初共生网的光丝正朝着新星的方向延伸,像一条没有尽头的路。
他知道,沈惊鸿的飞升不是终点。就像共生道纹从未停滞,就像本源之海的光液永远流动,他们的探索,会顺着那道星河光轨,一直走下去。
因为仙君的道,早已贯穿着这片星河,与所有生灵的心跳、所有界域的呼吸,永远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