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双面人
坊城市医科大学的档案室里,林远翻看着孙淼的学籍记录。照片上的女孩戴着黑框眼镜,笑容腼腆,与槐树村里那个冷静自信的民俗学者判若两人。
确实是同一个人,档案管理员指着学生证照片,只是发型和妆容变了。孙淼去年从我们学校药学院毕业,成绩优异,尤其擅长毒理学。
她申请休学的原因是什么?
说是家庭原因,具体不清楚。管理员翻出一份申请表格,但很奇怪,她同时提交了南方大学的博士入学申请,专业确实是民俗学。
林远仔细查看两份文件上的签名——笔迹相同,但南方大学的申请材料上,家庭关系一栏空白,而北方大学的档案明确写着母亲孙义芳,已故。
她有没有特别要好的老师或同学?
周教授,她的导师。管理员指向一栋红色教学楼,不过上周刚出国参加学术会议了。
周教授的实验室门上贴着值班表,林远注意到最近一个月的实验记录签字都是李助理。实验室里,一个戴眼镜的年轻男子正在整理器材。
孙淼?当然记得,李助理推了推眼镜,她经常加班到很晚,研究一些...非主流课题。
比如?
地方性毒草,特别是乌头属植物的毒性提取。李助理打开电脑调出几份记录,这是她申请的特别实验清单,大部分与毕业论文无关。
林远浏览着清单——乌头碱对心肌细胞的影响曼陀罗提取物剂量与神经毒性关系...每一项都标注着精确的实验日期和结果。最后一页的实验记录是三个月前,标题简单写着复合制剂-7,结果栏只有四个字:符合预期。
能看看这个复合制剂-7的配方吗?
李助理摇头:这是她的私人研究,没有留底。不过...他压低声音,她经常去标本室借阅一些冷门植物的标本,包括几种只在南方山区生长的剧毒草药。
标本室有监控吗?
只有门口有。
监控录像显示,孙淼在离校前频繁出入标本室,有时一待就是几小时。最可疑的是有一次深夜,她带着一个小冷藏箱离开,箱子上贴着生物危害标志。
这违反规定了吧?林远指着屏幕。
李助理脸色变了:标本不允许带出实验室...她一定有周教授的特批。
但周教授的电话一直无法接通。林远离开前,注意到孙淼的工作台抽屉没有完全关严,里面露出一角纸片。趁李助理不注意,他抽出来——是一张槐树村的老地图,村西头的井被红笔圈了出来,旁边写着一行小字:血债需血偿。
回槐树村的路上,林远接到张诚的电话:林队,孙淼的招待所房间有新发现!她床垫下藏着一本日记,记录了大量毒物实验数据,还有...一份名单。
什么名单?
赵大虎、马富贵、张建军...都是当年村委的人。每个名字后面都标注了日期和症状描述,赵大虎那栏写着复合制剂-7,效果良好
林远踩下油门:申请搜查令,彻底检查她房间的所有物品。特别是那些陶罐。
当林远赶到招待所时,孙淼已经不见了。老板娘说她一早就出门,背着个帆布包,说去山上采草药。
她经常这样?
嗯,每次回来都带着些花花草草,在房间里捣鼓。老板娘压低声音,昨晚我起夜,看见她房间灯还亮着,凑近一听,好像在跟什么人说话...但进去一看就她一个。
孙淼的房间已被警方封锁。陈璐戴着口罩和手套,正在检查窗台上的陶罐。
这个标着的罐子里有东西,她小心地取出一个密封袋,干燥的植物碎片,初步判断是乌头和曼陀罗的混合物,可能还有其他成分。
林远看向书桌——抽屉里整齐排列着十几个小瓶子,每个都贴着标签和日期。最边上一个棕色瓶子上的标签让他后背一凉:复合制剂-7,6.15制备。
六月十五...赵大虎死前一周。张诚倒吸一口冷气,她在自己房间里制毒?
陈璐打开瓶子闻了闻,立刻皱眉:有苦杏仁味,可能含氰苷类物质。需要实验室检测确认。
李宁从床底下拖出一个纸箱,里面装满古籍复印件和手写笔记:林队,你看这个。
那是一本装订整齐的手写笔记,扉页上写着《地方性毒草与民间复仇仪式研究》,署名孙淼。翻开内页,详细记录了数十种有毒植物的采集方法、提取工艺和毒性数据,甚至包括对不同动物的实验效果。最后几页是人体症状描述,精确到分钟的心率变化、瞳孔反应和肌肉痉挛情况...与赵大虎的死状分毫不差。
这不是学术研究,陈璐脸色发白,这是谋杀手册。
林远翻开最后一页,上面贴着一张老照片的复印件——五个男人站在井边,其中三个已被红笔划掉。照片底部写着一行字:一个都不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