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权力真空
青山集团总部二十八层的环形会议室里,中央空调出风口持续吐出18c的冷风,却在落地窗前凝结成一片白雾。窗外七月的骄阳将钢化玻璃烤得发烫,与室内刻意维持的低温形成微妙对峙。党委副书记李承阳松开深蓝色领带结,指尖触到实木会议桌冰凉的包边——这张从意大利进口的胡桃木长桌价值六十八万,是去年董事长亲自选定的。
十二把真皮座椅此刻坐满了人。李承阳的视线像探照灯般扫过两侧高管,财务总监张雪玲的万宝龙钢笔在会议纪要上划出沙沙的声响,工程部长王小海把玩着青铜材质的打火机,金属盖开合间发出清脆的声。这些细微的动静在凝固的空气中格外刺耳。
关于董事长的病情。李承阳将医院传真轻轻推过桌面,纸张与实木摩擦发出丝绸般的轻响,协和医院神经外科的专家组给出了最终诊断:左侧基底节区出血量达到15ml,伴随轻度失语和右侧肢体功能障碍。他停顿片刻,让这个医学名词在众人意识里转化成更直白的理解——那个执掌集团二十年的强人,现在连完整句子都说不利索。
坐在右侧首位的常务副总赵项东突然挺直腰背,定制西装的前襟绷出几道锐利的折痕。这位五十四岁的二把手有着体制内标准的国字脸,两鬓的白发严格按照三七开比例梳得一丝不苟。但李承阳注意到他右手无名指在桌面上无意识地敲击,节奏恰好是《运动员进行曲》的拍子——那是集团每年运动会开幕式必定演奏的曲子。
根据公司章程第七章第十二条。李承阳翻开烫金封面的公司规章,内页某处还留着董事长用红铅笔划出的痕迹,在董事长无法履职期间,由常务副总经理代行职权,直至......他恰到好处地省略了后半句,但所有人都听见了那个没出口的康复或卸任。
赵项东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声音像是从胸腔深处挤出来的:感谢组织的信任。他的目光扫过会议室墙上的电子钟,红色数字显示14:28——距离常规的干部任免公示时间还有两小时三十二分钟。我必定恪尽职守,在董事长治疗期间确保集团这艘大船平稳航行。
李承阳的余光捕捉到财务总监张雪玲在笔记本上画出的奇怪符号,那是个带着三个箭头的圆圈,像极了集团LoGo的变形。而在长桌末端,年轻的战略规划部副主任郑司明正用手机摄像头反射观察着每个人的表情,这个去年才通过管培生计划进入核心层的小伙子,此刻镜片后的眼睛亮得反常。
另外。李承阳从文件夹抽出一份盖着省国资委红头印章的文件,纸张在传递过程中发出哗啦声响,临港新城项目的督办通知,要求我们在九十天内完成主体工程招标。他故意略过那个刺眼的数字——23亿,足够买下整栋总部大楼的金额。
文件刚触到赵项东的指尖,这位代董事长就迫不及待地站起身,椅腿在大理石地面上刮出短促的锐响。临港项目是集团转型城市运营商的战略支点!他的声音突然拔高,震得天花板角落的烟雾报警器微微颤动,我提议成立专项领导小组,我亲自担任组长,工程部、财务部、法务部各抽一名副职......
李承阳端起景德镇定制的青花瓷杯,氤氲茶雾中看见赵项东的太阳穴暴起一根青筋。太心急了,他在心里冷笑,连三天都等不及就要把肥肉圈进自己碗里。杯底与托盘相碰的脆响打断了赵项东的发言,所有目光瞬间聚焦过来。
赵总的提议很有建设性。李承阳用杯盖轻轻刮去水面浮沫,这个动作让他想起小时候在老家给猪食槽撇泔水,不过考虑到项目敏感度,建议同步成立监督小组。他故意看向纪委书记周小琴,这个常年穿灰色套装的女人正用裁纸刀削铅笔,木屑雪花般落在她面前的A4纸上,渐渐堆成个小丘。
赵项东的右手突然按住文件,纸张在他掌心皱成一团:李书记是对业务口不放心?还是对我赵某人不放心?会议室的空气瞬间绷紧,后排有人不小心碰倒了矿泉水瓶,液体顺着桌沿滴落,在驼色地毯上洇出深色痕迹。
恰恰相反。李承阳微笑着点开平板电脑,投影幕布降下时发出机械运转的嗡鸣。一组标红数据在众人面前展开:去年省建工集团的招标腐败案、前年地铁三号线的围标事件......每个案例都配着戴手铐的高管照片。监督是为了保护,就像给超速的汽车装刹车。他的指尖划过屏幕,最后停在一张赵项东与董事长合影上,您说是不是,赵总?
会议在表面的共识中草草收场。当自动门最后一次滑开时,李承阳注意到赵项东的秘书刘宿扬快步跟上主子,这个永远穿着紧身衬衫的年轻人,后颈处有个新鲜的红印——像是高尔夫球帽的固定带留下的压痕。
人群散尽后,李承阳独自站在落地窗前。暮色中的城市正在点亮灯火,远处临港新城的工地像一块巨大的黑色疤痕。手机在口袋震动,陌生号码发来的彩信里,是赵项东秘书与大华建材董事长林继虎在观澜湖高尔夫俱乐部的合影,拍摄时间显示就在上周董事会闭门会议当天。第二张照片更值得玩味:大华建材的资质文件上,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编号与住建部官网查询结果不符。
权力真空就像突然停转的离心机,所有原本被牢牢压在底层的沉淀物,此刻都开始疯狂上浮。李承阳把玩着董事长上周落在他办公室的打火机,金属外壳上刻着戒急用忍四个小字。窗外,一道闪电劈开夜空,暴雨终于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