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富察琅嬅心中一凛,她还从来没往这方面想过,如今一听到觉得有些胆寒。其实从很多事情上都能看出皇上是个冷心冷的人,可自己是他的妻子,是生同衾死同穴一辈子都拴在一起的人,就算知道什么她也不会太在意。
只是有时候还是心惊、害怕,也会想有一天他会不会这样对待自己。
苏绿筠瞧得比她清楚。
所以她还是没忍住问道:“我记得你不是一直都很喜欢皇上吗?见他这样...不会伤心?”
苏绿筠不明白富察琅嬅突然这么问是想知道些什么,但是她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话术,也知道富察琅嬅是将弘历放在心里的。于是淡然一笑,似乎从未将这样的事情放在心上:
“娘娘,大权在握者,自然不能像旁人一样有太多私情。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若身居高位者时时都在意私情,那要宫规法度做什么呢?”
富察琅嬅听着忽然觉得一阵恍惚。
这番话,这份对权术本质的洞悉,对弘历冷酷手段的理解甚至某种程度上的认同,如此冷静,如此....合适。
苏绿筠没有陷入小女儿情态的哀怨,没有像自己有时那样对弘历的薄情感到不解,而是直接站在了帝王的角度,看清了那冰冷高位之下的必然。
若不是出身所限....
这个念头毫无征兆地、无比清晰地浮现在富察琅嬅的脑海中。眼前的苏绿筠,有着洞察人心的慧眼、懂得审时度势、能理性地剖析利弊,甚至能在关键时刻承担最艰难的抉择。
她知晓如何让弘历“高兴”,更明白如何在这如履薄冰的后宫保全自身乃至他人。她对弘历的心思,似乎比自己这个皇后看得更透彻,应对也更.....从容不迫。
富察琅嬅心头涌上一股极其复杂的情绪,有微微的刺痛,更有一种近乎恍然大悟般的了然。
她看着苏绿筠,这个女子一直都在不断成长,时不时就会让她感觉到耳目一新。自己好像从来都不认识她,又仿佛第一次真正看清了这位温婉的人潜藏的自我。
苏绿筠的情,或许并非少女般纯粹炽热,却是一种更深刻的、与弘历所处的世界高度契合的理解与适应。她能有这般心性,难怪能够在弘历身边长久立足,也是唯一一个在他身边活了十四年还能让弘历喜欢的人。
原来如此。
她若不是出身所限,以这份心性、这份通透,她或许才是最适合站在弘历身边,与他并肩俯视这重重宫阙、驾驭这天下的人吧。
富察琅嬅在心中无声地叹息,这念头让她有一丝苦涩,却也带着不得不承认的钦佩。绿筠,终究是被这“出身”二字,牢牢地框在了应有的“位置”上,掩藏了她足以匹配更高处的光芒。
“你若是我富察氏的女儿,想来一定能做的比我更好。”
“娘娘,您就别打趣臣妾了。”苏绿筠听她这么说终于放下心来,也不怪她这样警惕,说到底她对富察琅嬅和永琏总有一份愧疚。
若自己没有那样对待海兰、离海兰远远的,永琏或许就不会遭这样的罪了。
“本宫没有开玩笑。”富察琅嬅却说的格外认真:“大病一场,我想明白了很多事情。自以为已经够通透,可其实我还是困在‘情’一字里头难以脱出。我一辈子都是为富察氏的荣耀活着,为了丈夫的肯定活着。”
“为富察氏和丈夫生下一个太子、一个最出色的继承者就是我最大的梦想。所以当知道永琏不行的时候,我就觉得...天都塌了。皇上不来瞧我、不去瞧永琏,我真的...真的想死的心都有了额。”
“绿筠...” 富察琅嬅的声音有些发涩,带着浓浓的疲惫,她不再称呼位份,而是叫了名字:“你能明白的吧?我自从做了皇后以来,就克己勤勉,生怕给他拖了后腿,深怕有人说我是个不合格的皇后....我....”
苏绿筠静静地看着这个被家族和紫禁城死死困锁住的女人,心生怜悯。她感受到了富察琅嬅言语深处那深埋的苦涩与迷惘,收敛了脸上那略显疏离的淡然笑意,眼神变得更加柔和而深邃:
“姐姐,您说的那些我都懂。瞧您和富察侍卫的相处只怕你们兄弟姐妹感情很好吧?除了要为富察氏延续荣光,您应该没有吃过什么苦。”
“我十三岁之前也以为自己是快乐的,爹娘让我和兄弟一块读书,教我识字明理、教我琴艺书法,最后....只是为了能将我卖多些。”
富察琅嬅一愣,却对上那双平静的双眼:“我从进宫的那一日起就知道自己一辈子都要困在这里头了。后来又见至亲在眼前死去,我就更明白,在宫里不为自己而活绝对是死的最惨、最快的。”
“时至今日,我所求的不过是安安稳稳地活着,护住想护住的人,尽一份应尽的心。将这份对皇上的情谊,化作理解,而非执着;化作谨慎,而非怨恨。伤心若改变不了什么,徒增烦恼,何不学着看开?我不过是把心放在了更实际、更能把握的地方。”
“那就是我的未来,我孩子的未来。”
苏绿筠的话,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字字句句敲打在富察琅嬅心上。
她听懂了那份无奈之下的清醒选择:不沉溺于对帝王情分的幻想,不因世事无常而怨天尤人,而是在认清规则的前提下,尽己所能地生存、守护,并将这份守护视为生活的重心和意义所在。
富察琅嬅默然良久,终于懂得了眼前人的追求,日光映照着她身为皇后那份无法推卸的责任与内心无法言说的孤寂。
但她伸出手,轻轻覆在苏绿筠的手背上,指尖带着一丝冰凉,却又传递着一种无声的理解和感激。
“绿筠...谢谢你。”富察琅嬅的声音低沉而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感激:“谢谢你和我说这些。”
她明白了,她也该有自己的“未来”。
在这一刻,皇后与妃嫔的身份壁垒似乎暂时消融,两个同样在深宫努力寻找前路的女人,因为这份坦诚的交心而感受到一丝微弱的暖意。
苏绿筠的这些话让富察琅嬅在孤高的后位上,仿佛看到了一个虽不耀眼却异常稳固的影子,一个可以相互理解、甚至互相倚靠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