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们望着这大火,爆发出一阵畅快淋漓的欢呼声,那压抑已久的仇恨,似乎在这一刻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姒启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明白,若仇恨无法得到释放,这些劫后余生的百姓,下半生必将永远活在痛苦与自责的深渊中。
而这种痛苦,极有可能转化为对朝廷的不满与怨恨……
想到这里,他缓缓闭上双眼,内心满是无奈与沉重,随后抬起手,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颤抖着向军队下达了命令:“全体都有!收枪!后撤五十步!转身!”
他决定将这些俘虏的命运交给洛阳人民自己手中,而这些俘虏的结局必然惨烈,但是他做为现在洛阳城的领袖,必需为洛阳城百姓着想。
随着青龙军整齐地收枪,而后缓缓后撤五十步,整齐转身。
此时的广场上,只剩下情绪激动的百姓和惊恐万分的俘虏。
百姓们纷纷从废墟中捡起砖块、木棍,一步一步,缓慢却坚定地朝着俘虏逼近。
每一步落下,都仿佛带着无尽的仇恨。
不少俘虏似乎预感到了即将到来的厄运,开始声嘶力竭地求饶:“大人饶命啊,我真的没杀过百姓……都是哪些修仙者干的,我是被逼的啊!你们别过来……啊……不是我,真的不是我……我什么都没干,我是无辜的”
白虎军俘虏的声音几近哀求,同时也充斥着恐惧与绝望,在空旷的广场上回荡。
然而,他们的求饶声被百姓们愤怒的呼喊声淹没,百姓们绝不会饶恕这些曾经给他们带来巨大伤痛的人。
姒启也没有打算出手相救,在他看来,即便这些人没有直接参与杀戮,但作为助纣为虐的旁观者,同样是不可饶恕的帮凶!
姒启认为,在灾难降临之时,那些冷眼旁观、无动于衷的人,与直接作恶的人并无本质区别,在地狱中这些人会拥有一席专属他们的位置。
正是因为有这些冷漠的旁观者存在,才让作恶者的气焰愈发嚣张。
所以,旁观者与作恶者同样有罪!
他坚信,倘若真有地狱,那些自诩洁身自好的旁观者,也应在地狱中拥有一席之地,接受应有的惩罚。
事后……
姒启让士兵们在洛阳城正中心挖出一个巨大的坑,将无人认领尸身的百姓尸体裹上白布,一层层整齐放入深坑中,直到堆砌起一座小小的山包。
最后再将那座巨大的石碑放在山包之上。
他双手合十,为这三十万亡灵祈福,他睁开眼,看见一片片火光。
百姓们自发拿出家中的香蜡纸烛,纷纷跪在小山包周围祭奠哀哭……
洛阳城收复后,姒启迅速宣布,所有的土地全部收归朝廷,以朝廷的名义,重新将土地免费租赁给百姓耕种,让百姓们能有安身立命之所。
他还吩咐士兵们协助百姓修缮房屋,并将多余的物资和食物分配给百姓。
见百姓们开始准备春耕,姒启又为他们提供了粮种。
没过多久,京城派遣的新的洛阳城太守带着守城军入驻洛阳,姒启交代一番后便准备率军返回帝都。
至此,豫州之行落下帷幕。
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青龙国莽骑兵死伤一千人,龙鳞特战队死伤十人,原本一千人的龙鳞特战队,如今仅剩下五百八十人。
这些英勇的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扞卫了国家的尊严。
而白虎国,经此一役,彻底失去了对青龙国的大部分疆土的控制权。
豫州一战白虎军死伤人数高达十万,徐洲扬洲豫州兖州两年内,接连失去四洲。
这一惨重的失败,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直接震动了白虎国朝廷。
在仙盟的强大压力下,他们无力对收复的城市进行反攻,只能与四大势力紧急协商,派遣更强大的修仙者和更多的军队,去守住剩下的城市,试图挽回颓势。
豫州战争结束后的一个月里,姒启对豫州展开了深入考察,惊喜地发现豫州各个城市中,都蕴藏着丰富的煤铁矿资源;
而且这里的土地,非常适宜种植棉花和大豆。
果真是九州大地,处处皆宝,每一寸土地都无比珍贵!
豫州巨大的工业价值,对青龙国的工业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至少在短期内,姒启无需再为煤铁这类基础工业原材料而忧心忡忡。
姒启相信,随着粮食局入驻豫州各大城市,豫州的经济民生,会得到极大的恢复,也会尽快步入工业化。
收复洛阳的消息传遍豫州及其附近的敌占区,不少周边流民涌入洛阳城,为这个曾经的州府增加更多的生机,州府逐渐得以建立,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然而,在这繁荣的表象之下,战争留下的创伤依旧深深烙印在人们心中,百姓们对白虎国的仇恨,也在日复一日地悄然增长。
诸事安排妥当后,姒启便率领军队回到了郑州城北部的象湖码头。
此时的豫州象湖码头,已摇身一变,成为第一座拥有定时定点航班的江船港口。
帝都每日都会通过象湖码头,向豫州输送各类生活物资和工业品,助力豫州的恢复与发展。与
此同时,豫州也源源不断地向帝都输送大量矿石和棉花,为帝都的建设贡献力量。
豫州与帝都通船后,无数怀揣梦想的少年,背上行囊,满怀憧憬地踏上了前往帝都的征程,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帝都也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欢迎豫州的老百姓前去寻找更多工作机会,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日益壮大的工业学院,已经开设了二十三项专业课,聘请了众多经验丰富的工匠前来授课。
在这里,人们可以学习到世界上最先进的化学、物理、数学、机械构造、空气动力学、电工、电气等大量理科专业知识,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姒启在象湖码头乘坐蒸汽船,返回帝都班师回朝,等待下一次战斗。
经过一天的航行,蒸汽船渐渐靠近码头,远远便能望见人山人海的热闹景象。
当蒸汽船稳稳停靠在码头的那一刻,欢呼的民众瞬间沸腾起来,他们敲锣打鼓,热烈欢迎凯旋的战士。
百姓们手中拿着鲜花和食物,眼中满是崇敬与感激,热情地犒劳归来的将士,用最淳朴的方式表达着对英雄们的敬意。
最先下船的,是由仪仗队庄重迎接的烈士遗体。
这些英勇牺牲的烈士们,将被统一送往烈士园,接受无数人的敬仰与祭奠。
他们为国家和人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值得永远被铭记。
这也是姒启出征前许下的庄严承诺,青龙国的将士,绝不能葬身在他乡,他们必须回到祖国温暖的怀抱。
要让他们享受英雄凯旋般的至高待遇,由国家为他们操办一场盛大而隆重的葬礼,将他们安葬在统一的园林中。
姒启深知,不能让每一个失去儿子的家庭,再承受丧葬费用的沉重负担,他们已经为国家付出了太多。
金銮殿中,姒启单膝跪地,接受青龙王的封赏。
这一次,他获得的封赏是一千万元粮币,相当于一千万斤粮食。
但姒启没有丝毫犹豫,依旧将这笔奖励慷慨地捐献出来,投入到工人钱庄。
此时,工人钱庄的资产,已在帝国钱庄中跃居首位。
目前,钱庄每个月能够为工人们提供400元粮币的月薪,同时,也为龙鳞特战队的烈士家属,额外每月提供五十粮币的抚恤金,让这些为国家做出巨大牺牲的家庭,能得到一些慰藉。
庆功宴结束后,姒启带着些许醉意,缓缓回到青州王府。
他难得地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静静地躺在案桌上,被高高的折子遮挡得严严实实。
此刻,他的心中五味杂陈,既有胜利的喜悦,也有对战争中逝去生命的悲痛。
天气酷热难耐,花汐手持蒲扇,静静地守在一旁,不停地为打盹的姒启扇着,试图为他送去一丝清凉。
那轻柔的扇动声,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静好。
大约两个小时后,姒启悠悠醒来,却发现花汐已经撑着小脸,在一旁睡着了。
她的面容恬静,仿佛在梦中也在守护着他。
姒启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轻轻拿下花汐手中的蒲扇,小心翼翼地放在地上,生怕惊扰到她。
然后,他拿起铅笔,开始认真地回复折子,继续为青龙国的事务操劳。
不过,有一份折子格外引人注目,它被放在正中间,显然是极为重要、必须优先处理的事情。
姒启缓缓打开折子,上面是青州王府工作人员精心整理的统计数据。
看着各个工厂每日不断增长的产量,姒启的脸上不由得露出欣慰的笑容,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期许。
目光继续往下移,在折子的最下方,压着这样一份控告……
“殿下,我们已经收到了不下上千份工人递上来折子,他们都同样讲述了一件事情;日前陛下在大张旗鼓的农改,据说要将农业税的三成提高至四成,并且对农民的种植的农作物品类进行了限定,要求必须将大部分的耕地用于种植水稻和小麦。
“有的农民的土地只能耕种粟米不能种水稻,但是却让他们用水稻缴税。”
“这就是逼着农民用粟米兑换稻子,这会让很多商人有可乘之机盘剥百姓。
“有的农民世代都是菜农,他们无法耕种主粮。所以很多农民都认为政策不合理,如此这般他们的劳动果实可能会被黑市上的粮食贩子盘剥,窃取他们的劳动果实,很多工人为他们的亲人前来求情,希望您能帮助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