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棠顶着压力踏实工作的模样,落在赵莉莉眼里,反倒成了“认怂”的证明。自从从张副厂长那里听说林晓棠的转正申请被卡在名额上,还有老员工最初的抵触情绪,赵莉莉就像抓住了难得的机会,整日琢磨着怎么嘲讽林晓棠,好让自己心里那点嫉妒能舒坦些。
这天中午,食堂里人声鼎沸,林晓棠刚打好饭菜,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赵莉莉就端着餐盘,故意凑到她对面坐下,还夸张地把一个肉包子掰成两半,嘴里哼着不成调的小曲,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
“哟,晓棠,还在琢磨怎么争取转正呢?”赵莉莉夹起一块肉,慢悠悠地嚼着,眼神里满是嘲讽,“我听说啊,工厂今年的转正名额本来就少,还有老员工排队,你一个临时绘图员,就算有点小本事,想插队转正,怕是没那么容易吧?”
林晓棠握着筷子的手顿了顿,抬头看了她一眼,没打算理会——她知道赵莉莉是故意找茬,没必要浪费时间争执。
可赵莉莉却不依不饶,声音又提高了几分,引得周围几个同事都看了过来:“说起来也难怪,毕竟有些人啊,总想着走捷径,以为帮着解决个小故障、画几张图,就能越过老员工转正了,也不看看自己有没有那个资历。”
她一边说,一边故意用胳膊肘碰了碰旁边的同事,笑着说:“你说是不是?咱们厂讲究的是论资排辈,哪能让临时工抢了正式员工的机会?我看啊,有些人还是趁早死了转正的心,安安分分做杂活算了。”
林晓棠放下筷子,眼神冷了下来。她原本不想跟赵莉莉计较,可对方得寸进尺,还想让同事误会自己“抢名额”,她不能再忍。
“赵莉莉,我是不是走捷径,有没有资格转正,不是你说了算的。”林晓棠的声音清晰而坚定,“我入职半年,参与机床升级项目,完成15张核心零件图设计,解决2次机床关键故障,这些都是我实实在在干出来的成绩,同事们有目共睹。你呢?”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赵莉莉几乎没动过的青菜上,继续说:“你入职比我早,却连基本的图纸标注都经常出错,学机床操作时粗心差点撞刀,除了整理资料,没为技术科做过一件有价值的事。现在看到我转正遇阻,你不仅不反思自己的不足,反而跑来嘲讽我,你觉得这样很光荣?”
周围的同事们也纷纷点头,有人小声议论:“晓棠说得对,她的成绩大家都看在眼里,赵莉莉确实太过分了。”“就是啊,自己不努力,还见不得别人好,太没格局了。”
赵莉莉的脸瞬间涨成了紫红色,手里的筷子都差点掉在餐盘里。她没想到林晓棠会直接怼她,还把她的糗事当众说出来,连忙辩解:“我……我只是跟你开玩笑,你怎么还当真了?再说,我没本事,至少也是正式员工,你再厉害,不也还是个临时工?”
“正式员工的身份,不是你嘲讽别人的资本。”林晓棠看着她,语气里满是不屑,“有本事你靠自己的能力,在技术上超过我,靠真本事赢得大家的认可;没本事就别在这里说风凉话,只会让人觉得你可悲又可笑。”
“你!”赵莉莉气得说不出话,想发作又怕引来更多人围观,只能狠狠瞪了林晓棠一眼,端起餐盘狼狈地走了。
看着赵莉莉离开的背影,旁边的小李连忙安慰林晓棠:“晓棠姐,别跟她一般见识,她就是嫉妒你,才故意找事。”
“我没事。”林晓棠重新拿起筷子,笑着说,“我只是觉得,与其把时间花在嘲讽别人上,不如多花点心思提升自己。她要是能把找茬的劲头用在学技术上,也不至于现在还只能做杂活。”
同事们听了,都忍不住称赞:“晓棠姐说得太对了!心态这么好,还这么努力,就算这次没转正,以后肯定也有机会。”
这件事很快传到了沈廷舟耳朵里。下午,他特意找到林晓棠,笑着说:“中午食堂的事我听说了,你怼得好!对付这种故意找茬的人,就该拿出态度,不用委屈自己。”
林晓棠有些不好意思:“其实我也不想跟她吵,就是她太过分了。”
“我理解。”沈廷舟递给她一份新的技术资料,“别让她影响了你的心情,这是下周要学的机床编程资料,你先看看,有不懂的随时问我。转正的事你也别担心,厂长已经在跟上级沟通追加名额了,有消息我会第一时间告诉你。”
林晓棠接过资料,心里暖暖的:“谢谢您沈科长,我会好好看资料,不会让您失望的。”
晚上回家,林晓棠把中午的事告诉了刘桂兰。刘桂兰听了,忍不住说:“这个赵莉莉,真是太不像话了!不过你怼得好,让她知道咱们晓棠不是好欺负的!”
“妈,我就是不想让她再随便造谣。”林晓棠拿出技术资料,“我现在只想好好学技术,做好工作,其他的都不重要。”
刘桂兰看着女儿认真的样子,欣慰地点点头。林晓棠坐在书桌前,翻开技术资料,心里更加坚定——别人的嘲讽和阻挠,都成不了她前进的绊脚石。只要自己足够努力,用实力说话,总有一天能实现转正的目标,让那些不看好她的人,彻底闭上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