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周书记的震怒,他看懂了苏正的“诅咒”!
县委书记办公楼的走廊里,光洁的地面能倒映出人影。苏正的脚步声很轻,每一步都落在前一步的影子里,沉稳而规律。他手中那个鲜红的硬壳文件夹,像一块凝固的烙铁,并不烫手,却有一种沉甸甸的、足以改变某些事物轨迹的重量。
周浩然的秘书小张看到苏正,立刻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恭敬:“苏常委。”
“书记在吗?有份紧急报告需要他审阅。”苏正的语气平静无波,仿佛只是来递交一份普通的日常文件。
小张看了一眼苏正手里的文件夹,犹豫了一下,还是推开了里间的门:“书记,苏常委来了。”
办公室里,周浩然正靠在宽大的椅背上,闭目养神。他最近的睡眠一直不好,清源县就像一艘破了几个洞的船,他这个船长,每天都在思考先堵哪个洞,才能避免整艘船沉下去。
听到声音,他睁开眼,眼中的疲惫一闪而过,随即恢复了清明。他冲苏正招了招手,示意他进来。
“坐。”周浩然指了指对面的椅子,端起自己的茶杯,发现已经空了。
苏正没有坐,他径直走到办公桌前,将那个红色的文件夹轻轻放在桌面上,推了过去。
“书记,这是关于我县近期招商引资工作的一份调查报告,里面附带了一些个人建议,请您批示。”
周浩然的目光落在了文件夹上。他知道,苏正亲自送来的东西,绝不会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他嗯了一声,伸手拿过文件夹,打开。
扉页上,一行黑色的宋体大字映入眼帘:《关于对全县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进行“模范表彰”的建议报告》。
“表彰?”周浩然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他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他太了解苏正了,这个年轻人从不做表面文章。在招商引资乱象丛生的节骨眼上,他递上一份“表彰”报告,这葫芦里卖的又是什么药?
他翻开了第一页。
报告的开篇,是热情洋溢的赞歌,辞藻华丽,气势磅礴,将清源县的招商引资工作捧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周浩然的眼神变得古怪起来,他快速地一页页翻下去,阅读的速度越来越快。
当他看到苏正将那个只有一圈围墙的“建材厂”项目,形容为“充满了后现代主义的解构精神”、“精神上的图腾”和“历史的丰碑”时,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了一下,发出一声轻响。
办公室里的空气,似乎从这一刻开始,变得凝滞。
他继续往下看。当“万亩现代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的两年荒芜,被解读为“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东方哲学智慧,是“对土地母亲最深沉的爱与敬畏”时,周浩然的呼吸停顿了一瞬。
他终于明白苏正要做什么了。
这不是报告,这是一篇讨贼的檄文。
字字句句都是赞美,可每一个字组合在一起,都变成了一记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所有与此相关的人脸上。苏正用最正经的语调,讲述着一个最荒诞的笑话。
周浩然的脸色,已经从最初的疑惑,转为一种深沉的铁青。他没有发怒,只是那双眼睛里,风暴正在凝聚。他看到了苏正的建议:通报表彰王翰,上报市里省里;组织全县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乃至村民代表,去“实地参观学习”。
好一招釜底抽薪!
这是要把王翰和那些“衙内”们,架在火上烤!这是要让这出“皇帝的新衣”的闹剧,在全县人民的围观下,迎来最盛大的巡游!
周浩然的目光,终于落在了报告的最后一页,落在了那片留给领导批示的空白区域。
以及,空白区域上方,那一行苏正亲笔写下的批注。
“清源县招商引资工作‘成绩斐然’,项目‘多’得数不清!”
“建议让这些‘大项目’立刻‘落地生根’,原地‘开花结果’,成为全县的‘模范典范’!”
周浩然的瞳孔猛地一缩。
他的目光死死地钉在那几个被特意加上了单引号的词上:“成绩斐然”、“多”、“大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模范典范”。
他当然看得懂这其中的反讽。
但作为一个在官场沉浮多年的老手,他从中读出了更深、更令人心悸的东西。
这不是反讽,这是一道诅咒。
尤其是“原地开花结果”这六个字,像六根冰冷的钢针,扎进了他的眼睛里。周浩然几乎能透过这行字,看到苏正落笔时那张平静得可怕的脸。
他明白了。苏正不是在向他请示,也不是在征求他的同意。苏正是在通知他。
苏正已经布好了局,点燃了引线,而他周浩然,要么选择按下起爆的按钮,要么就得想办法在这炸药桶爆炸前,把它拆掉。可这炸药桶,是用最坚固的“政治正确”和“辉煌政绩”打造的,根本无从下手。
周浩然感觉到了一股寒意,顺着脊背缓缓向上爬。他一直以为自己看透了苏正,这个年轻人是一把锋利的刀,是他的眼睛和耳朵。可直到今天他才发现,自己错了。
苏正不是刀。
他是一杆笔,一杆能书写现实、扭转乾坤的……神笔。
从扶贫办的赵主任,到环保局的孙局长,再到如今这张牵扯到市里的大网,周浩然脑中那些零碎的、无法解释的片段,在这一刻豁然贯通。他终于触摸到了那个隐藏在所有事件背后的、最核心的秘密。
苏正的能力,根本不是什么“运气好”,也不是什么“背景深厚”。他拥有一种超乎常理的、言出法随的力量!
他写的那些反话,那些诅咒,都会变成现实!
想通了这一点,周浩然再看那句“原地开花结果”,只觉得一股凉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他完全可以想象,一旦他在这份报告上签了字,清源县那上万亩被圈占的荒地上,会发生怎样惊世骇俗的变化。
那些纸上的别墅、图纸上的工厂,恐怕真的会“原地开花”!
周浩然缓缓地抬起头,目光如炬,直视着一直安静站在对面的苏正。办公室里的空气,压抑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良久,周浩然的嘴角扯动了一下,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他学着苏正批注里的语气,一字一顿地开口:
“苏正同志,你这份报告,写得……‘很好’啊。”
“书记过奖了。”苏正的脸上依旧是那副古井无波的表情,“我只是觉得,事实就该如此。清源县的‘辉煌成就’,不应该被埋没在档案柜里,应该让所有人都看一看。”
他特意在“辉煌成就”四个字上,加重了读音。
四目相对,一个眼神锐利如刀,一个眼神平静如海。
周浩然在这片平静的“海”里,看到了不容置疑的决心。他知道,自己没有别的选择。苏正已经把船开到了悬崖边上,要么一起跳下去,粉身碎骨;要么,就长出翅膀,飞过去。
沉默。
死一般的沉默。
墙上的挂钟,秒针走动的“咔哒”声,在这一刻,变得无比清晰,仿佛在为某个重大的决定进行倒计时。
终于,周浩然收回了目光。他胸中那股因震惊和愤怒而翻涌的气血压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他猛地拉开抽屉,从里面取出一支他只在签署最重要文件时才会使用的、笔身暗红的派克钢笔。
“咔哒。”
他旋开笔帽,动作沉稳有力。金色的笔尖在灯光下闪过一道冷厉的寒芒。
周浩然看着苏正,眼神复杂,有欣赏,有无奈,但更多的是一种被逼上梁山的豪迈。他没有再说话,只是将视线重新投向那份报告。
他的笔尖,悬停在了苏正那行批注的下方。
墨水,即将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