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中平五年十月十八(公元188年),定襄郡,成乐城。

塞外的初冬,寒意已如附骨之疽。前些日子的落雪尚未完全消融,残存于屋脊檐角、城墙垛堞之间,在灰白的天光下泛着刺目的冷冽。呼啸的北风卷过空旷的街道,扬起细碎的雪沫,拍打在郡守府斑驳厚重的木门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府衙正堂内,数盆烧得正旺的炭火驱散了从门窗缝隙中顽强渗透进来的凛冽寒气,橘红色的火光跳跃着,映照着堂中肃立的人影。空气中弥漫着松炭燃烧的微香与墨汁的独特气息。吏曹掾陈宫,这位素以干练着称的谋士,此刻正躬身立于主案之前。他身着深青色吏曹官袍,虽面容略显疲惫,眼神却锐利如鹰隼。他双手恭敬地托举着一卷墨迹尚新、犹带湿润的牒文,递向端坐主位的朔方将军王康。

“将军,定襄十二县县令、县丞、县尉及佐吏,吏曹已遴选完毕,计一百三十七员。”陈宫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穿透了炭火的噼啪声。他微微侧身,羽扇轻点牒文上密密麻麻的人名籍贯,“皆自朔方旧地县丞、主簿、法曹吏中擢升其能者,或由崇文馆之良才充任。彼等皆明律令,通庶务,非纸上谈兵之辈。任命文书已于昨日尽数签发,令其即刻分赴成乐、桐过、都武、武进、襄阴、武皋、骆、定陶、武城、武要、定襄、复陆十二城履新!”

王康,这位以铁腕和远见着称的边将,端坐于铺着虎皮的宽大座椅上。他身着玄色铁甲,外罩一件厚重的深青色大氅,刚毅的面庞被炭火映得轮廓分明。他接过牒文,缓缓展开。沉重的竹简发出轻微的摩擦声,一个个陌生的名字、籍贯映入眼帘:…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承载着一座城池复苏的希望。他的目光最终越过这些名字,落在牓尾那十二座亟待重生的城池名录上,如同审视着十二块亟待雕琢的璞玉,又似十二处亟待愈合的伤口。

“彼等首要之责?”王康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目光抬起,直视陈宫。

“宫已严令,并书于其赴任敕令之中,违者,严惩不贷!”陈宫挺直脊背,羽扇在手中一顿,条理分明,掷地有声:

“其一,三日内必须开衙理事!首要之急,收拢流散四野之汉民,逐一登记造册,详录其姓名、籍贯、丁口、特长,务求无有遗漏!此乃生民之本,重建之基。”

“其二,督率县民,即刻清扫街道积秽残雪,修葺断壁残垣之屋舍。越冬在即,口粮柴炭需按户按丁,公平分发,不得有误!冻馁一人,即县令之失职!”

“其三,协防驻军,清剿境内溃散匪盗,安定地方!招募当地青壮,组建县兵,修缮武库烽燧,加固城防。无安则无民,无兵则无城!”

“其四,即令各属吏,冒雪踏勘郡内田亩!何处沃野可垦,何处沙碱难耕,何处水源可引,何处需筑堤防?详加记录,绘图造册。并即刻着手预备来年春耕所需之种子、耕牛贷放事宜,刻不容缓!误了农时,便是误了定襄百年根基!”

四道命令,层层递进,从安民立身到整军备武,再到恢复生产的根本大计,条理清晰,显见吏曹在陈宫主持下,已然如精密的机括般高效运转起来。

“郡守之职,关乎全局。”王康微微颔首,目光如炬,缓缓扫过侍立文官队列。他的视线最终落在一个年轻的身影上——裴潜。此子年仅二十二岁,身形略显单薄,但气质沉静如水。

“裴文行!”

“下官在!”裴潜闻声,立刻自队列中疾步而出,深揖及地,动作干净利落,毫无年轻人的轻浮。

王康凝视着他,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擢汝为定襄郡太守!总揽十二县民政!此地新附,百业凋敝,胡汉杂处,民心未稳。汝当体恤民艰,如抚婴孩!务求胡汉相安,不生龃龉。恢复生产,劝课农桑,乃汝首务。更要督励诸县官吏,各安其职,勤勉任事。三载!吾只要三载!便要见此郡仓廪丰实,道路通达,城垣坚固如磐石!”王康深知,这位曾在朔方穷山恶水间奔波、为军器监源源不断提供优质铁料的年轻人,其务实、坚韧、不畏艰难的品性,正是这片饱经战火、百废待兴的定襄大地最迫切需要的。

裴潜深吸一口气,那气息仿佛汲取了塞外风雪的冷冽与大地深处的厚重。他再次深深一揖,额头几乎触及冰冷的地砖:“潜,才疏学浅,蒙将军不弃,委以重任!敢不竭尽驽钝,以报知遇之恩!必夙夜匪懈,鞠躬尽瘁!使定襄此疮痍满目之地,复为北疆坚实屏藩!”誓言简短,字字千钧,回荡在寂静的厅堂,如同金石相击。

“屯田乃安边之本,养兵之源。”王康的目光转向另一侧,落在贾逵身上。贾逵虽年轻但行事老成持重。

“贾梁道!”

“下官在!”贾逵应声出列,抱拳躬身。

“转任汝为定襄屯田军校尉!”王康下令,“自解救之汉民、归化之胡众及辅兵营中,募精壮一万二千人!分驻十二县!戍卫城防,垦荒积谷,兴修水利!此三者,一体同功!定襄地接鲜卑,如悬刃于颈,汝之屯田军,便是郡县之屏障,军民之根本!万不可有丝毫懈怠!”

贾逵眼中瞬间爆发出拓土安边的灼热光芒,那是看到盐池结晶般清晰目标的兴奋:“逵领命!必效法枣祗、国渊故事,引水开渠,灌溉良田,勤劝农桑!使军粮得以自给,府库渐次充盈,终成边陲永固之基!”他的话语带着盐铁般的硬朗与决心。

裴潜、贾逵皆得擢升重用,其原掌之矿监、盐监顿成关键要缺。一直侍立王康身侧,目光深邃如古井的程昱,此时适时上前一步,拱手道:“将军,矿监掌并北五郡矿脉勘探开采,关乎军工根本,铁石乃甲兵之源,不可一日无人。昱举荐崇文馆格物院学子孙墨,字子砚接任。此子年十九,并州太原人,其家数代皆为良匠,精于探矿、冶炼之术。入崇文馆两年,于格物院屡有巧思建言,曾改良鼓风炉法,可增铁水三成,实为难得之专才,足堪此任。”

王康目光微闪,当即首肯:“善!擢孙墨为矿监监正!即日赴任,总掌五郡矿脉勘探开采!务使军工所需,源源不绝!”一个深谙矿冶、兼具家学渊源与创新精神的年轻专才,正是维系朔方军的命脉所在。

“盐监掌盐利之产运专卖,系府库丰盈之命脉。”程昱续道,声音平缓却字字清晰,“昱再举崇文馆算学科优异者郑淳,字伯厚接任。此子年二十二,河东安邑人,本出盐商世家,自幼耳濡目染,通晓煮海、池盐诸法,尤善筹算经营之道。入馆两年,其《盐政损益十策》条分缕析,切中时弊,于盐利增收颇有建树,实为理财干才。”

“善!”王康从谏如流,毫不犹豫,“擢郑淳为盐监监正!掌官盐产运专卖诸事!当开源节流,广辟财源,充实府库,以资大业!”

重要人事落定,厅堂内肃杀而充满生机的气氛稍稍缓和。王康起身,大步走出郡守府正堂。寒气扑面而来,却带着一种新雪后的清冽。成乐城的街道上,积雪已被新招募的民夫清扫出主干道,堆在路旁。朔方军士卒在街口要道设卡巡逻,目光警惕。辅兵营的军官们正指挥着刚刚归化的胡汉民众,用泥坯和木材修补着残破不堪的屋舍墙壁。几处新设立的粥棚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新任县令们带来的小吏们裹着厚厚的棉衣,在寒风中呵着白气,紧张而有序地为面黄肌瘦的流民登记造册,分发着热气腾腾的稀粥和硬邦邦但足以活命的口粮。虽然满目疮痍,残垣断壁随处可见,空气中依旧弥漫着战火留下的焦糊气息和苦难的沉重,但一种顽强重建的生气,已如石缝中的草芽,在这片冻土上悄然萌发。

王康翻身上马,黑风马打了个响鼻,喷出团团白雾。他策马来到城外巨大的校场。寒风凛冽如刀,卷动着玄赤色的旌旗,发出猎猎的声响。校场上,数万朔方精锐已列成森严的方阵,铁甲与戈矛在冬日稀薄的阳光下泛着冰冷的寒芒,沉默如山岳。

“传令三军!”王康的声音如同滚雷,瞬间压过了呼啸的风声,清晰地传入每一个士卒的耳中,“定襄已定!吏治初开!大军即刻班师,回朔方大营休整!”

呜——呜——呜——!

三声苍凉雄浑的号角声,如同远古巨龙的咆哮,骤然撕裂了塞外的寂静,穿透铅灰色的厚重云层,直上九霄。巨大的声浪在空旷的原野上回荡,宣告着一个阶段征伐的结束。

深青色的军阵,如同退潮的汪洋,开始缓慢而坚定地向西转动。首先启动的是高顺统领的四营重装战兵,他们步伐沉重而整齐,踏在积雪覆盖的大地上,发出沉闷而震撼的隆隆声响,宛如一道移动的钢铁长城。紧接着,赵云率领的六营精锐骑兵如同展开的双翼,控扼着大军的两翼与后卫。剽悍的骑士们控着战马,警惕如鹰的目光不断扫视着广袤而危机四伏的雪原,手中的长槊斜指苍穹。吕岱的辅兵营则押解着缴获的庞大辎重车队,长长的车队在雪地上碾出深深的车辙,吱呀作响。最后,是典韦统领的虎卫铁骑,如同最坚实的磐石,簇拥着王康那面象征着朔方军魂的玄色帅旗。骑士们人马皆披厚重铁札甲,在冬日惨淡的阳光下泛着冷冽幽深的金属光泽,如同移动的钢铁堡垒,拱卫着他们的统帅。

大军迤逦西行,旌旗蔽空,矛戟如林,绵延十数里,在苍茫的雪原上划出一道深青色的轨迹。途经云中郡时,新任太守刘馥早已率郡中大小属吏于寒风凛冽的道旁恭候。他们奉上滚烫的黍米酒和炙烤得香气四溢的牛羊肉,犒劳远征归来的将士。酒香肉香混合着士卒身上的汗味与铁锈味,在冰冷的空气中弥漫。越过五原郡的黄河渡口时,冰封的河面早已被凿开,新任屯田校尉国渊已指挥人手在宽阔的河面上架设起坚固的浮桥,并备好了足够的渡船。冰冷的河水拍打着船帮,士卒们呼喝着号子,井然有序地渡过大河。

当那面猎猎飘扬的玄色帅旗终于出现在朔方郡首府兴庆城巍峨雄壮的城楼之下时,已是十一月的朔日。朔方的冬更深,风更烈,但城郭的轮廓却给人以无与伦比的坚实感。留守的程昱、田豫率领着朔方文武僚属,早已出郭十里相迎。风雪中,他们的身影显得格外挺拔。

王康勒住战马,黑风马人立而起,发出一声长嘶。他回望东方,目光仿佛穿透了千里风雪和重重关山。定襄十二城的轮廓早已隐没在苍茫的地平线之后,但那片土地上正在发生的一切,却清晰地烙印在他心中:裴潜伏案疾书的身影,贾逵在冻土上丈量田亩的足迹,新任县令们于残破衙署中升起的堂鼓声,赵铁那支由战俘组成的苦役营在寒风中夯筑城基的沉重号子……这些声音,这些画面,如同不息的心跳,在他耳畔眼前萦绕。

并北五郡——朔方、五原、云中、定襄、上郡——的完整疆域图,此刻在他脑海中无比清晰地铺展开来。深青色的根基,如同巨树的虬根,已经深深地、牢牢地扎进了河套的沃土与塞外的风雪冻原之中。他知道,短暂的休整是为了更远的征程。下一次,当号角再次吹响,朔方军的兵锋所向,将是更辽阔、更苍凉的北疆腹地。风雪呼啸,仿佛在预示着那更为壮阔也更为艰险的未来。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李辰安钟离若水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战皇林天龙刀笔吏大国重工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大明状师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锦衣夜行红楼之万人之上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重生之嫡女不善铁血宏图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世子妃今天又作妖了新唐万岁爷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曹操穿越武大郎大秦二世公子华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凡人歌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冥王毒妃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穿成权臣早死原配,撩硬汉生崽崽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立生一生兵锋王座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大唐天宝重生沈氏红颜皇宫沦陷:一起逃亡皇嫂个个天仙大唐繁荣系统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水浒西门庆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即鹿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二战那些事儿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锦衣血诏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七星大罗盘朕的北宋欢乐多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清史错位录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谋杀三国精编版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奋斗在激情岁月我把封神榜玩成职场剧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大明逆子:从土木堡开始挽天倾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六州风云季吴三桂称帝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边塞枭龙开局被妻妾们逼宫摸鱼世子:系统逼我卷成天下第一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汉末三国路那时的原始纪元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穿越之边疆崛起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一枪定山河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虞朝的故事鬼王爷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我自己搞,新大魏!大明工业导师大梁好声音穿越之乱世明君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