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海三个月的处罚期一到,麻烦却没结束——他没了工作,又觉得在四合院待着丢脸,思来想去,最终决定离开这里,去外地谋生。
林羽一直盯着易中海的房子,见他要走,立刻抓住机会找上门,谈妥了买房的事。随后,他特意找陈阳帮忙处理房屋过户手续,有陈阳从中协调,整个流程办得又快又顺利,林羽很快就成了那套房子的新主人。
陈阳把秦大柱、秦二柱安排进轧钢厂车间学徒,又给俩人找了个7级老师傅。转天,陈阳掂着礼物,陪大柱、二柱去师傅家。师傅看他俩人老实,就答应收徒。
学徒的事定了,陈阳找林宇商量住处。林羽在四合院有空房,让他俩住过来。当天,林宇收拾好房间,把大柱、二柱安排进了四合院。
这天,林羽来找陈阳帮忙。陈阳好奇,问他要帮什么。
林羽说,想让陈阳帮何雨水调下工作岗位——何雨水现在还没转正,在纺织厂总被主管刁难。
陈阳挑眉:“你俩,她也是你女人?”
林羽红着脸点头。
陈阳拍了拍他的肩膀:“行,这事我来办。”
陈阳到纺织厂找到后勤王主任,被请进办公室喝茶。他开门见山:“王老哥,我有个妹子叫何雨水,高中学历,进咱们厂半年了,到现在还没转正,你帮看看是啥问题?”
王主任点头:“老弟稍等。”说着出去了,半小时后回来,笑着说:“都办妥了。那刁难她的主管,我已经反映给厂长,厂长会处理。何雨水的转正手续办好了,我还帮她争取了行政干事的待遇,你放心。”
陈阳忙道谢,王主任却打趣:“别光嘴上谢,先给我送两头猪来。”
陈阳爽快应下:“行,晚上就给你送过去。”
随后的几个月,局势愈发紧张,报纸上的言论和街头的动态都预示着将有大事发生。陈阳叮嘱家人,上下班要正常,别和他人随意牵扯,也不要乱说话。
随着5月的到来,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席卷而来,整个社会陷入了动荡之中。
杨厂长倒台的风波刚过,工厂里的人事变动很快尘埃落定——李怀德正式坐上厂长的位置,还兼了总厂工会书记一职,厂区里的大小事务自此都由他说了算。曾经的杨厂长没了往日风光,被派去打扫厂区厕所,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落难者”。
不久后,工厂按要求成立革委会,许大茂果然循着之前的轨迹,被任命为革委会副会长。自从上次见识过陈阳的厉害,又摸不清陈阳的底细,他哪儿还敢去陈阳住的四合院找麻烦?只能缩在自己四合院和附近街道上,对着街坊邻居耍耍威风。
另一边,林羽早早就找机会把娄家一行人送出了城,避开了眼下的混乱。但陈阳心里清楚,林羽和娄晓娥之间的纠葛没那么容易断,就算眼下隔了距离,往后指不定还会因为各种事牵扯到一起。
这天,陈阳特意找了李怀德,语气平和地提了句:“厂长,杨厂长虽说现在失了势,但好歹也曾为工厂出过力,给他的待遇要是能尽量保住,总归是稳妥些——万一将来情况有变化呢?”这话看似平常,实则是在间接提醒李怀德别把事做太绝。
李怀德闻言,端着搪瓷杯的手顿了顿,抬眼意味深长地看了陈阳一眼,没多追问,却也听进了这话。没过几天,杨厂长的处境就有了改善:虽然还是负责打扫厕所,但再也没人敢故意刁难、欺负他,之前该有的福利待遇也都悄悄恢复了,至少不用再受委屈。
社会动乱的阴霾越积越厚,京城各处的局势愈发混乱。这几年里,陈阳却悄悄做起了一件大事——他借着各种由头穿梭在京城各个革委会,见缝插针地将那些被收缴上来、随时可能遭损毁的文物,一一收进自己的空间。
他心里早有打算,等这阵混乱过去,社会秩序恢复正常,就把这些宝贝全都捐给国家,不能让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毁在这动荡里。
终于盼到学校恢复上课的消息,大毛、二毛、三毛和秀秀、林薇几个孩子立刻回到校园,重新拾起课本,教室里又响起了久违的读书声,也给陈阳的生活添了几分安稳的盼头。
家里的事也有了新变化。秦京茹怀孕后,陈阳用“陈祥”的身份,和春桃去民政局领了结婚证。
没有大张旗鼓,他带着春桃回了天津老家村子,打算低调办场婚礼。进村后,他没摆酒席,只是挨家挨户给乡亲们送了两斤猪肉、一斤食用油和一斤红糖,就算把婚事告知了大家。
临走前,陈阳特意找到春桃的老爹,严肃叮嘱:“爹,眼下外面乱,您得帮着把村里把控严点,别让年轻人跟着瞎起哄、凑热闹,安安稳稳过日子才好。”春桃老爹点点头,记在了心里,之后对村里的动向看得格外紧。
陈阳没忘了秦家村,又专程去见了秦有粮村长。秦有粮在村里威望本就高,听陈阳说“别让村里年轻人跟着外面瞎胡闹”,当即拍着胸脯应下。有他盯着,秦家村在那段乱局里,始终没出什么岔子,村民们依旧按部就班地过着日子。
秦京茹十月怀胎,顺利为陈阳生下一个儿子,陈阳给孩子取名为陈景耀。
日子一天天过去,陈景耀渐渐长大,性子却越来越活泼好动,甚至到了调皮捣蛋的地步——上树掏鸟窝、下河摸鱼虾是常事,有时还会领着院里的小孩一起“闯祸”。
陈阳看在眼里,也没少因为这些事揍他,可这小子记吃不记打,挨完揍没过两天,又会照样跑去折腾,那股子顽劣劲儿半点没改,让陈阳又气又觉得好笑,只能多花心思看着他,免得真闹出什么乱子。
还好他妹妹陈琪不像他那么调皮,陈琪即可爱又漂亮。春桃也为他生下一儿一女,分别是陈景行和陈思。
秦京茹对小当和槐花格外上心,日常管教既耐心又有分寸,把两个孩子教育得十分懂事。在陈阳家,小当和槐花从不哭闹捣乱,不管是帮着搭把手做家务,还是听大人说话,都透着一股乖巧听话的劲儿,让人看了都喜欢。
等俩孩子到了上学的年纪,进了校园后也没让人操心——她们把在家养成的踏实劲儿用到了学习上,上课认真听讲,课后按时完成作业,每次考试成绩都排在班级前列,成了老师常夸的好学生,陈阳和秦京茹看在眼里,也打心底里高兴。
这些年,陈阳陆续救了不少身处困境的人。对于那些愿意离开的,他会动用资源,悄悄帮他们办好手续,安全送到港岛,让他们能重新开始。
陈阳曾两次前往樱花国,每次都顺利收取了大量物资,不仅有粮食、药品这类刚需品,还有生产用的设备、出行所需的船只,以及保障安全的枪支弹药……等等。
1975年,驻马店等城市因特殊原因发生大洪水,陈阳暗中向当地各级政府送了大量粮食、药品及其他急需物资,以解救灾民困境。
动乱结束后,国家着手恢复生产。1977年高考恢复,全国陷入巨大狂欢,无数学子重拾升学希望。其中,大毛和二毛因提前得到陈阳的教导,也报名参加了高考,最终大毛考入师范大学,二毛成功考入京大。
杨厂长恢复工作后,职位调整为副厂长。而李怀德在过去几年里,因得到陈阳的参谋与暗中提点,为人处事变得低调且八面玲珑,还与各方都打好了关系,所以他的职位未受此前“风暴”的影响,得以保留。
改开后,陈阳决定辞去工厂职位,李怀德多次挽留,但陈阳向他分析了改开后的国内形势,还建议李厂长可观察情况,若时机成熟,也能从改革开放中赚取属于自己的利益。李怀德表示会再观望两年。
辞去工作的陈阳,随后在京城多个重要位置购置铺面,不仅挖来南艺担任行政总厨,还招聘了十几位有名的大厨,同时训练了一批服务人员,在京城关键地段开设了名为“明楼”的高档餐饮。这些店一经开业生意便迅速火爆,仅两年时间,就在京城发展出6家门店,且均保持着火爆的经营状态。
在陈阳的出谋划策下,秦京茹与春桃合伙开了一家火锅店,取名为“海底捞”。开店所用的配方由陈阳提供,凭借这一优势和精准的运营思路,经过两年发展,这家海底捞火锅店迅速在京城扩张到15家门店。
在海底捞的运营中,陈阳挖来关小关担任海底捞火锅总店的店长,负责总店的日常管理。
不过让陈阳略感可惜的是,韩春明当时有自主创业的想法,未能将他纳入麾下,但陈阳仍对韩春明进行了投资,这笔支持也让韩春明的事业提前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林宇这些年的感情生活颇为复杂,仅陈阳知道的,就有娄晓娥、何雨水、周晓白、于莉、闫解娣这几位与他有纠葛的女性,至于陈阳不知情的,数量则更多。
改革开放的机遇来临时,林宇敏锐地抓住了时代风口,果断投身商界,先后涉足房地产、电子电器等领域,创办了相关企业。
凭借精准的判断和利落的行事风格,他的生意越做越顺,很快就在行业内站稳脚跟,最终把事业做得风生水起,成为了当时着名企业企业家。
三毛、秀秀、林薇相继考上心仪的大学后,大毛和二毛也顺利毕业。毕业后,大毛选择成为一名教师,二毛则进入政府部门工作,陈阳对兄弟俩的职业选择都十分支持。
另一边,梁拉娣看着秦京茹和春桃经营的火锅店生意红火,心里十分眼热,也不愿再留在工厂打工,便有了辞工创业的想法。
在陈阳的支持下,她果断辞去了工厂的工作。和陈阳仔细商讨后,梁拉娣决定进军服装行业。陈阳随后在京城为她找好了店面,梁拉娣则亲自前往南方打通了进货渠道。
一切准备就绪后,她的女装店在京城正式开业,取名为“都市丽人时尚女装精品店”,店铺一经开张,生意便迅速火爆起来。
李怀德找到陈阳问计,陈阳建议他做外贸生意,在陈阳的暗中关照下,生意做的也是风生水起。
陈阳的四位儿女——陈景耀、陈奇、陈景行、陈思,先后顺利考入大学。而此时,三毛、秀秀、林薇也迎来了大学毕业,人生选择随之分化:三毛没有继续博士学位深造,而是回到陈阳身边,帮忙管理明楼;秀秀和林薇则一同前往美国,开启了出国深造的旅程。
两年后,秀秀和林薇双双拿到博士学位。正当两人计划一场说走就走的全球旅行时,却接到梁拉娣和林羽的要求,必须回国。两人无法推辞,只好放弃旅行回到国内。
见到陈阳后,她们露出可怜兮兮的模样,陈阳见状便承诺,以后会支持她们完成环球旅行的梦想,这才让两人转忧为喜。回国后的两人也很快确定了方向:秀秀留在梁拉娣身边,帮忙打理服装生意;林薇则进入林羽的企业,负责相关管理工作。
小当和槐花大学毕业后,便一直在小姨秦京茹的火锅店里负责管理工作,这些年她们将火锅店打理得井井有条,工作表现十分出色。
随着儿女们各自成家立业,在不同领域发光发热,陈阳便将企业交给了儿女打理。随后,他带着秦京茹、春桃、梁拉娣三人,开启了退休养老生活,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就此展开。
这一幕可把秀秀和林薇气坏了,两人对着陈阳没少埋怨——毕竟她们的环球旅行梦还没实现,陈阳却先开启了自己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