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的季风带着咸涩的暖意,林月站在船头擦拭天葬师骨笛,笛身上的雪魂纹路遇海风泛起蓝光。蛇笛躺在骨笛旁,小儿子用母亲留下的笔记对照着调整音孔,青铜色的笛身与阿拉伯商人赠送的星盘产生共鸣,盘面上的星宿图案正指向科摩林角的方向。
“万蛊窟的新据点在‘三海汇流’处。” 陈九章的星陨罗盘投射出立体海图,阿拉伯海、孟加拉湾与印度洋的洋流在此形成漩涡,漩涡中心的能量图谱呈现出锯齿状的脉冲 —— 正是因陀罗雷杵的特征,“监测到锡兰红宝石的能量信号,他们把雷杵嵌在郑和宝船的残骸里,船底的星陨铁正在吸收洋流的动能。” 他将七块星陨铁牌按三海汇流的格局排列,金色的光链在甲板上组成防御阵,“海底火山的活跃度是平时的十倍,雷杵的能量每小时增强三成。”
船行至科摩林角时,眼前的景象令人心惊。三海汇流处的海面漂浮着无数燃烧的浮石,石上的火焰呈现出诡异的紫色 —— 那是被雷杵能量点燃的海底硫磺,火焰的轨迹组成与因陀罗雷杵相同的符文。岸边的渔夫跪坐在沙滩上,他们的渔船被紫色火焰烧成骨架,鱼骨的排列竟与宝船残骸的轮廓完全吻合。
“是‘海火献祭咒’!” 林月认出这是万蛊窟结合阿拉伯巫术创造的邪术,“他们用渔夫的恐惧喂养雷杵,每艘渔船的骨架都是一个能量节点,节点激活时会引发局部海啸。” 她的燎原剑红光暴涨,剑刃划出赤色光弧,光弧与最近的浮石碰撞,紫色火焰在红光中化作金色的水汽,“笔记说,阿拉伯护印使的后裔在附近的‘灯塔堡’,他们的祖先曾与郑和船队联手对抗过万蛊窟。”
灯塔堡的塔身布满弹孔,却仍顽强地矗立在礁石上。堡顶的青铜灯座泛着星陨铁的光泽,灯芯的位置插着半截阿拉伯弯刀,刀身上的铭文与郑和宝船的罗盘纹路完全吻合。一个身披白色长袍的青年正用弯刀敲击灯座,火星溅落的瞬间,海面上的浮石火焰突然熄灭 —— 正是阿拉伯护印使的后裔,阿米尔。
“因陀罗雷杵的核心是‘风暴之眼’。” 阿米尔的阿拉伯语混着流利的中文,他将弯刀递给林月,刀身的铭文在红光中亮起,“宝船残骸的舱底有个星陨铁舱室,雷杵就嵌在舱室的‘镇船石’上。但舱室被‘声呐蛊’包围,这些蛊虫能通过水流振动定位,任何金属靠近都会引发自爆。” 他指向海图上的暗礁群,“只有顺着郑和船队当年的‘避礁航线’,才能避开声呐蛊的感知。”
小儿子的蛇笛突然发出急促的旋律,童声吟唱的摇篮曲变调与灯塔的钟声产生共鸣。海面上的浮石火焰再次熄灭,露出底下与星盘同源的星宿图案:“妈妈的笔记画着这个!” 男孩指着图案中的三角星群,“说这是‘安全航道’,能让海浪变听话。”
陈九章的星陨箭突然射出,箭镞精准地命中暗礁群的一块岩石。圣印红光与岩石中的星陨铁碎片产生共鸣,海底传来沉闷的轰鸣,暗礁间的海水突然分开,露出通往宝船残骸的通道。“航道只能维持十分钟!” 他将星陨碎晶撒向海面,碎晶的金光在水中组成指引灯,“声呐蛊的感知范围是三米,必须踩着灯影前进!”
潜入海底的刹那,宝船残骸的景象如同水下的神庙。船体的龙骨仍保持着完整的形态,星陨铁的船肋在海水中泛着蓝光,蓝光与因陀罗雷杵的红光交织,在舱室周围形成紫色的能量茧。雷杵的顶端镶嵌着鸽子蛋大小的锡兰红宝石,宝石的光芒顺着船底的裂缝渗入海底,裂缝中隐约可见翻滚的岩浆 —— 显然已触及火山的岩浆房。
“是‘地火引信’!” 林月的天葬师骨笛突然发出震耳的旋律,笛音与船肋的星陨铁产生共鸣,紫色的能量茧出现裂纹,“雷杵的红光每闪烁一次,引信就向岩浆房推进一米!” 她的燎原剑红光流转,剑刃在水中划出赤色光弧,光弧与能量茧碰撞,茧内的声呐蛊纷纷爆体,化作无害的气泡。
舱室的阴影中,七个身披阿拉伯黑袍的骨笛师正在吹奏。他们的笛音与雷杵的红光产生共鸣,红宝石的光芒越来越亮,船底的裂缝中喷出灼热的蒸汽。“是万蛊窟的‘雷音手’!” 阿米尔的弯刀突然指向其中一人,刀身的铭文与那人的黑袍产生排斥,黑袍下露出与灯塔灯座相同的星陨铁徽章,“他们偷了阿拉伯护印使的‘风暴之眼’戒指,能操控三海汇流的洋流!”
陈九章的星陨箭同时射出七支,箭镞精准地命中雷音手的戒指。圣印红光与戒指的能量碰撞,戒指瞬间碎裂,雷音手的笛音出现紊乱,紫色的能量茧剧烈震颤。“宝船的‘龙骨阵’能吸收雷杵的能量!” 他将星陨铁牌嵌入船肋的凹槽,金色的光链顺着龙骨蔓延,与阿拉伯星盘的星宿图案形成共振,“需要有人去转动船舵的星陨铁枢纽,让龙骨阵的能量反向流动!”
小儿子的蛇笛突然指向船舵的方向,童声吟唱的摇篮曲变调与洋流产生共鸣。海水中的指引灯突然改变方向,在舱室的地面组成螺旋状的路径,路径的尽头,船舵的枢纽泛着与蛇笛相同的青光。“妈妈说,漩涡的中心最安全!” 男孩的身影在水中灵活穿梭,声呐蛊的自爆在他身后形成气泡墙,却无法触及蛇笛的青光范围。
当小儿子转动星陨铁枢纽的瞬间,宝船残骸突然发出震耳的轰鸣。龙骨阵的金色光链与雷杵的红光剧烈碰撞,紫色的能量茧寸寸碎裂,雷音手的黑袍在金光中燃烧,露出底下与万蛊窟相同的咒纹。“不可能!郑和的龙骨阵早就该失效了!” 为首的雷音手发出不甘的嘶吼,他的骨笛突然插入雷杵,红宝石的光芒在嘶吼中暴涨,海底的裂缝喷出岩浆,科摩林角的海面掀起百米高的巨浪。
“用阿拉伯星盘!” 林月将星盘抛向阿米尔,星盘的星宿图案与龙骨阵的光链交织成巨大的能量网,网眼的大小恰好能过滤雷杵的红光,“《一千零一夜》的故事说,只有星辰的轨迹能束缚风暴!” 她的天葬师骨笛旋律陡然拔高,雪山魂链的金光顺着笛身蔓延,与能量网的金光融合,形成金色的漩涡,开始吸收雷杵的能量。
雷杵的红光在金色漩涡中逐渐黯淡,锡兰红宝石的光芒越来越弱。阿米尔的弯刀突然刺入雷杵的基座,刀身的铭文与星陨铁枢纽产生共鸣,整个宝船残骸的龙骨阵爆发出耀眼的金光,将雷杵的能量全部导入海底的裂缝,岩浆的喷发瞬间平息,科摩林角的巨浪也随之消退。
当最后一缕红光被净化,雷杵的锡兰红宝石化作无害的水晶,宝船残骸的龙骨阵与三海汇流的洋流形成完美的能量循环,海面上的浮石火焰彻底熄灭。林月将天葬师骨笛与阿拉伯弯刀并排放置,两件法器的光芒在海水中组成和平的符号,符号的投影覆盖了整个科摩林角,渔民们欢呼着冲向退潮后的沙滩,开始重建家园。
陈九章的监测仪显示,海底火山的活跃度恢复正常,郑和宝船残骸的星陨铁正在自行修复裂缝。“但万蛊窟的能量信号出现在红海!” 他将星陨罗盘收入怀中,“他们想在苏伊士运河的‘地峡节点’,用雷杵的碎片重筑因陀罗阵!”
小儿子突然指着宝船残骸的舱室。那里的海沙中,浮现出郑和与阿拉伯护印使的身影,他们正在绘制连接印度洋与大西洋的护印阵图,图中的关键节点与苏伊士运河的位置完全吻合。“妈妈的笔记说,《一千零一夜》里的‘航海故事’藏着破解地峡节点的密码。” 男孩将蛇笛递给阿米尔,笛身上的青光与他的弯刀产生共鸣,“红海的浪也喜欢听摇篮曲。”
林月接过阿米尔递来的《一千零一夜》古抄本,抄本的扉页上,郑和的批注与陈玄霄的笔迹如出一辙。她望着科摩林角平静的海面,燎原剑的红光与星陨铁牌的金光在掌心流转得更加沉稳:“下一站,红海。”
阿拉伯护印使的后裔们开始在灯塔堡重建防御阵,星盘与宝船残骸的龙骨阵产生共鸣,三海汇流处的海面浮现出金色的光纹,如同为印度洋系上了一条和平的纽带。林月和陈九章带着小儿子登上前往红海的船,蛇笛的旋律与《一千零一夜》的故事相互交织,在海风中谱写出新的守护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