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绣中藏信,情意初绽
夜色渐褪,晨曦微露。
沈清棠坐在绣坊的窗前,手中银针穿梭如飞,一袭凤凰绣袍在她灵巧的手指间愈发鲜活。
那凤尾之上,一道极为细微的金线在晨光中若隐若现,不细看根本难以察觉。
而正是这一道金线,织就了一行足以撼动朝堂的密信——“边关粮仓,林氏通敌。”
这是母亲苏芷兰当年留下的最后一道伏笔,也是她留给女儿的最后一份遗产。
如今,它终于被缝入绣袍之中,化作一枚看不见的利刃,只待时机成熟,便能直插敌人要害。
她轻轻抚过绣布,指尖微凉,心头却滚烫如火。
门帘忽地被掀开,顾景珩缓步走了进来,一身青衫干净利落,眼神却沉静如水。
“准备好了?”他低声问。
沈清棠没有抬头,只是将绣袍递到他手中,语气温淡:“你验过就知道了。”
顾景珩接过绣袍,目光落在那栩栩如生的凤凰上,指尖轻抚,似是在感受每一根丝线背后的意义。
片刻后,他将绣袍迎着朝阳展开,果然,在阳光照射下,那一道藏于凤尾中的金线泛起微光,显露出隐藏的文字。
他瞳孔微缩,神色瞬间凝重起来。
“‘边关粮仓,林氏通敌’……”他喃喃重复一遍,抬眼看向沈清棠,“这便是你母亲留下的证据?”
“不是全部,但足够掀起一场风暴。”沈清棠语气冷静,“林家这些年在边境暗中操控粮仓,与北狄勾结,早已罪无可赦。若非当年我父亲早逝,侯府权势旁落,母亲也不会被人构陷致死。”
顾景珩沉默片刻,忽然低声道:“你愿意把如此重要的东西交给我查验,我很高兴。”
沈清棠别过脸去,眸光微闪,声音依旧清冷:“不是信你,是信我自己。”
两人之间,一时寂静无声,唯有窗外的风掠过屋檐,吹动帘角。
良久,顾景珩才将绣袍小心叠好,收入怀中,郑重承诺:“我会亲自安排人手送去边关巡防营,今日之内,必有动作。”
“越快越好。”沈清棠点头,“林婉如心思深沉,若让她察觉风吹草动,必然反扑。”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阿青匆匆推门而入,抱拳禀报:“公子,属下已备好人手,随时可出发。”
顾景珩微微颔首,随即对沈清棠道:“今晚之前,消息必传至巡防营统领手中。”
“辛苦了。”沈清棠轻声道。
阿青领命而去,脚步迅速消失在长廊尽头。
绣坊内,只剩下他们两人。
顾景珩看着她,眼中浮现一抹笑意,却并未说破她的信任。
他知道,这份信任来得不易,但她愿意迈出这一步,已经足够说明一切。
“你接下来打算做什么?”他问。
“绣坊还有一场仗要打。”沈清棠站起身,整理袖口,目光坚定,“林婉如不会善罢甘休,我必须先发制人。”
顾景珩点头,没有多问,却悄悄记下了她的每一分神态。
夜幕降临,京城一片沉寂。
而在将军府的一处密室中,一封密信悄然传出城门,往边关疾驰而去。
与此同时,侯府深处,林婉如正在书房中翻阅账册,脸色阴郁。
她自知近日京中风向不对,侯府与林家之间的往来也愈发频繁,她隐隐有种不安的感觉,仿佛有什么事情正悄然酝酿。
然而她并不知道,真正令她寝食难安的事情,才刚刚开始。
翌日清晨,天还未亮,宫中突然传出圣旨——查封林家所有边贸商号,彻查其与边关粮仓之关系!
整个京城为之震动。
林婉如得知消息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口鲜血喷出,气急攻心,当场晕厥。
而在千里之外的绣庄中,沈清棠望着窗外初升的朝阳,嘴角微微扬起。
真正的风暴,还在后面。
绣坊一角,柳七娘站在阴影中,静静观察着四周环境,神情凝重。
她已经察觉到,有人在监视这里。
“小翠莲,今晚务必加强戒备。”她低声叮嘱身旁的老嬷嬷,“林家不会轻易放过我们。”
小翠莲点头,双手合十:“老奴明白,定护住小姐与绣庄周全。”
绣坊内,烛火摇曳,沈清棠继续低头刺绣,似乎对即将到来的危险毫无察觉。
但在她心中,早已燃起熊熊烈焰。
这一世,她不再是那个任人欺凌、无处可逃的弱女子。
她是沈清棠,侯府嫡女,前世的血债,今生必将一一讨回。
而在这条复仇之路上,她终于不再孤身一人。
因为她身边,站着一个叫顾景珩的男人。
一个,值得托付生死的男人。夜色沉沉,绣庄灯火未熄。
柳七娘立于后院高墙之上,身披黑衣,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四周黑暗。
她已接到线报——林婉如在宫中有人,消息泄露后震怒至极,连夜派出刺客,意图潜入绣庄,毁掉那封密信的原稿。
“来了。”她低声开口。
话音刚落,数道黑影自屋脊翻落,动作迅捷无声,显然是训练有素的杀手。
然而他们尚未落地,便听一声轻响——
细若蛛丝的银线骤然绷紧,织成一张无形的大网,将几人尽数缠住。
这正是柳七娘与一众绣娘联手设下的“绣网阵”,以针为引,以线为刃,专破轻功高手。
刺客挣扎欲断丝线,却惊觉那些看似柔软的丝线竟锋利异常,稍一用力便割破肌肤,鲜血渗出。
“抓住他们!”小翠莲一声令下,几名伪装成绣娘的女护卫从暗处冲出,手持短棍与软索,迅速将刺客制服。
柳七娘跃下高墙,走到被擒的刺客面前,冷眼俯视:“谁派你们来的?”
为首之人咬牙不语。
她冷笑一声,抬手一挥,一名绣娘拿出一柄金针,在火光下泛起幽蓝光芒。
“这是‘忘忧针’,我练了十年才炼成三根。”柳七娘声音低沉,“只要轻轻一扎,你便会痛得生不如死,直到说出实情为止。”
刺客脸色剧变,终于忍不住开口:“是……是林小姐派人……让我来毁掉密信!”
沈清棠缓缓走出门廊,月光洒在她的脸上,映出一双冷静如霜的眼睛。
“她倒是很着急。”她淡淡道,“可惜,来晚了。”
审讯继续,直至天明,刺客供出了一个更大的秘密——林婉如早已暗中联络北境使者,计划在即将举行的春祭大典上发动突袭,趁圣驾亲临之际制造混乱,再由内应接应北狄大军入境。
沈清棠听完,神色未动,只是轻轻摩挲着手中的金针,缓缓道:“她倒是越来越大胆了。”
柳七娘立刻道:“此事干系重大,必须尽快告知赵尚书。”
“送去吧。”沈清棠点头,“务必亲自交到他手中。”
柳七娘领命而去,留下沈清棠独自站在绣坊门前,望着东方初升的朝霞,心中思绪翻涌。
母亲留下的最后一道伏笔,已被她亲手揭开;而林家,也终将为此付出代价。
与此同时,顾景珩正站在将军府书房内,仔细查阅边关地形图。
收到阿青传回的情报后,他的眉头越皱越深。
“林婉如竟然敢勾结北狄……”他低声喃喃,”
他立即提笔写了一封密信,准备送往边关巡防营,同时安排人手加强城防。
这一夜,风雨欲来。
春祭前夜,暴雨倾盆而下。
绣庄内,众人已各自归房歇息。
沈清棠披着斗篷,撑伞缓步走过长廊,忽觉身后传来脚步声。
回头一看,竟是顾景珩。
他一手撑伞,一手拎着一件蓑衣,见她淋湿了些许,便脱下蓑衣披在她肩上。
“你不该出来。”他语气温和,却带着几分责备。
“我在想明天的事。”沈清棠低声说,“春祭大典,皇上会亲临,百官云集,百姓聚集……如果林婉如真的打算动手,必定选在那里。”
顾景珩沉默片刻,道:“我已经让人提前布控,只要她有任何风吹草动,就会被控制。”
沈清棠点点头,却又忽然停下脚步,抬头望向他:“你说……我们这一局,会赢吗?”
雨滴落在伞面上,发出细碎的声响。
顾景珩看着她,眼神坚定,伸手握住她的手,掌心温热如火:“有我在,一定赢。”
两人对视良久,风雨之中,仿佛一切都静止了。
可就在这一刻,远处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紧接着,一道闪电划破夜空,照出远处城墙外隐约浮现的火光——那是衙役举着火把,朝绣庄方向疾驰而来。
沈清棠与顾景珩对视一眼,心头皆是一沉。
“这么快就来了?”她低声道。
顾景珩握紧她的手,压低声音:“无论如何,我会护你周全。”
远处,马蹄声愈发清晰,隐隐还能听见有人高喊:“奉兵部密令,清棠绣庄涉嫌私贩违禁品,即刻封门查办!”
绣庄内,灯火渐次亮起。一场新的风暴,已然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