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过去,沈惊鸿和萧清辞的感情越来越深厚,国家也越来越繁荣昌盛。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问题渐渐凸显出来——沈惊鸿和萧清辞还没有子嗣。
虽然沈惊鸿早已下旨永不纳妃,但宗室的一些长辈还是很着急。直到有天,她们得知萧清辞早年间落水伤了身子,很难有孕,于是秉持着皇室不能没有继承人,她们便纷纷上书,请求沈惊鸿从宗室中过继一个孩子,作为太女,培养成未来的继承人。
沈惊鸿看着宗室长辈的奏折,心里也有些犹豫。宗室长辈说得有道理,皇室确实需要一个继承人,可他担心,过继一个孩子会让萧清辞心里不舒服。
这天晚上,沈惊鸿回到寝宫,看到萧清辞正在看书。他走过去,坐在萧清辞身边,犹豫了片刻,还是开口说道:“清辞,宗室的长辈上书,请求我从宗室中过继一个孩子,作为太女,你觉得怎么样?”
萧清辞的身体僵了一下,他放下书,抬头看向沈惊鸿,眼神里满是理解:“陛下,宗室长辈说得有道理,皇室确实需要一个继承人。我觉得过继一个孩子是个好主意,你不用顾虑我。”
沈惊鸿看着萧清辞,问道:“清辞,你真的不介意吗?”
“我不介意,”萧清辞笑了笑,“我知道你心里有我,这就够了。而且,有一个孩子在身边,我们的生活也会更热闹一些。”
沈惊鸿伸手将萧清辞揽进怀里,紧紧抱住他:“清辞,谢谢你。你总是这么懂事,这么为我着想。”
“我们是妻夫,互相为对方着想是应该的。”萧清辞靠在沈惊鸿的怀里,声音温柔。
接下来的几天里,沈惊鸿和萧清辞一起挑选过继的孩子。他们从宗室中挑选了几个年龄相仿、品行端正的孩子,亲自接见他们,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
最终,他们选中了一个名叫沈念安的小女孩。沈念安今年五岁,是萧清辞的远房侄女,父母早逝,一直由宗室的长辈抚养。她聪明伶俐,乖巧懂事,很受沈惊鸿和萧清辞的喜欢。
过继仪式定在一个月后举行。在这一个月里,萧清辞特意为沈念安准备了很多衣服、玩具和书籍,还亲自教她读书、写字。沈念安也很喜欢萧清辞,每天都“君后爹爹”地叫着,黏在萧清辞身边。
沈惊鸿看到萧清辞和沈念安相处得这么融洽,心里也很是欣慰。显然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萧清辞一定会是一个好父亲。
过继仪式当天,宗室的长辈和文武百官都前来观礼。沈念安穿着一身红色的太女礼服,跪在沈惊鸿和萧清辞面前,恭敬地磕了三个头:“孩儿沈念安,拜见母皇,拜见君后爹爹。”
沈惊鸿和萧清辞连忙将她扶起来,沈惊鸿笑着说:“念安,以后你就是太女了,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好皇帝,为百姓谋福利。”
萧清辞也笑着说:“念安,以后有什么不懂的,就来问我和你母皇。我们会好好照顾你的。”
沈念安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谢谢父皇,谢谢皇后爹爹。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不辜负你们的期望。”
过继仪式结束后,沈惊鸿和萧清辞带着沈念安回到寝宫。沈念安兴奋地在寝宫里跑来跑去,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摸摸那个,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萧清辞看着沈念安开心的样子,脸上也露出了温柔的笑容。他走到沈惊鸿身边,小声说:“陛下,你看念安多可爱。有她在身边,我们的生活确实热闹多了。”
沈惊鸿点了点头,伸手握住萧清辞的手:“是啊,有你和念安在身边,我觉得很幸福。”
接下来的日子里,沈惊鸿和萧清辞一起抚养沈念安。沈惊鸿教她治国之道、兵法谋略,萧清辞教她读书写字、琴棋书画,还教她医术。沈念安也很争气,学习很刻苦,进步很快,深受沈惊鸿和萧清辞的喜爱。
这天晚上,沈惊鸿和萧清辞坐在床边,看着沈念安熟睡的模样,温柔地摸了摸她的脑袋。
“陛下,你说念安将来会不会成为一个好皇帝?”萧清辞小声问。
“会的,”沈惊鸿点了点头,“念安聪明伶俐,又有一颗为百姓着想的心,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