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纪元”核心实验室,巨大的全息投影上,复杂的能量流与数据如同星河般缓缓旋转。秦风、苏文倩以及科学理事会的几位核心成员,包括史密斯教授和深空探测部的埃文斯,正凝神观看着【地脉共振谐波分析阵列】传回的实时地壳应力图谱,以及【虚空能谱谐振探针】对近地空间环境的监控数据。
两套系统,一套洞察地球脉搏,一套窥探星海涟漪,共同构成了“新纪元”感知内外的“天眼”。
“先生,阵列运行稳定,环太平洋地震带及周边海域的地质活动均在监控之下,预警精度和提前量远超现有任何系统。”史密斯教授语气中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与敬畏,经过【地脉共振谐波分析阵列】的洗礼,他早已成为秦风技术路线的坚定拥护者。
埃文斯接着汇报:“探针系统也已完成初步校准,对近地空间(百万公里范围内)的引力异常、高能粒子流和未知能量残留的探测灵敏度达到了设计指标。我们已经发现了三处此前未被记录的微小引力涟漪,疑似是路过的小型暗物质团块所致。”
众人脸上都露出了振奋的神色。这两套系统的成功,意味着“新纪元”在应对自然灾害和深空航行风险方面,拥有了前所未有的主动权。
然而,秦风的目光扫过那幅缓缓旋转的、描绘着地球内部能量流动的立体图谱,又看了看旁边屏幕上显示的、关于近地空间能量环境的复杂读数,脑海中各种信息碎片开始碰撞、重组。
穆昭雪资料中关于“星环”能量特征与周期性活动的描述……“守望者”徽章那与未知宇宙背景辐射的微弱共鸣……地壳深处积聚的、足以引发板块运动的庞大应力……近地空间中无处不在的、来自太阳乃至更深空宇宙的各类能量辐射……以及……莉莉丝和“潘多拉”那如同跗骨之蛆般的纠缠,虽然微不足道,却也令人厌烦……
一个大胆、甚至可以说有些疯狂的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骤然照亮了他的思维。
他微微抬起手,示意汇报暂停。
实验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秦风走到地壳应力图谱前,伸出手指,虚点在图谱上一个位于“新纪元”东南方向约两百海里、处于太平洋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交界处的区域。那里,代表着地壳应力的色彩呈现出一种不祥的、深沉的暗红色,显示着巨大的能量正在那里缓慢而坚定地积聚。
“这里,”秦风的声音平静地响起,打破了寂静,“根据阵列的监测数据,在未来72小时内,有97.3%的概率会发生一次矩震级7.5左右的中源地震,并可能引发局域性海啸。”
史密斯教授立刻点头:“是的,先生。我们已经根据预案,向可能受影响区域的航行船只发布了预警。”
秦风点了点头,手指却没有离开那个位置,反而沿着那条隐形的板块边界线,缓缓向上移动,最终落在了靠近日本海沟的另一个应力高值区。
“而这里,”他继续说道,“能量积累更为庞大,但结构相对稳定,短期内大规模释放的概率低于5%。”
众人有些不解地看着他,不明白他为何突然强调这些已知的数据。
就在这时,秦风的目光转向了旁边【虚空能谱谐振探针】的监控屏幕,上面正显示着太阳风强度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的动态模型。
“埃文斯,”秦风问道,“如果,我是说如果,我们利用探针系统,不是去‘接收’宇宙的‘回声’,而是主动向近地空间的特定区域,比如……地球磁层与太阳风相互作用最剧烈的磁尾区域,注入一个高度凝聚的、特定频率的‘谐波能量脉冲’,会引发什么效果?”
埃文斯愣住了,下意识地推了推眼镜:“主动注入能量脉冲?先生,这……这可能会强烈扰动局部磁场,甚至可能引发一场小规模的磁暴,对在轨卫星的电子设备造成干扰,也可能在极地地区引发更强烈的极光……”
他的话还没说完,秦风的嘴角,勾起了一抹极其细微、却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一阵心悸的弧度。
“磁暴……强烈的磁场扰动……”秦风低声重复着这两个词,目光再次落回那幅地壳应力图谱上,手指轻轻敲击着那个位于日本海沟附近的、能量庞大却结构稳定的应力高值区。
“如果,”他的声音带着一种仿佛在陈述物理定律般的平静,却又蕴含着石破天惊的力量,“如果一场足够强烈的、特定形态的磁暴,其产生的全球性地磁感应电流(GIc),恰好以一种精妙的、非均匀的方式,作用于地壳中某些特定的、处于临界状态的导电性岩层结构……”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看着那些逐渐瞪大眼睛、仿佛意识到了什么的科学家们,缓缓说出了那个疯狂想法的核心:
“……那么,我们是否有可能,像用手指轻轻推动一块处于平衡边缘的积木那样……”
“……人为地、精准地,‘引导’或者说‘触发’一次我们‘需要’的地质能量释放?”
“比如,将那个原本稳定、但终究是隐患的庞大应力区的部分能量,通过一次可控的、中等规模的地震或地壳蠕动,‘转移’或‘疏导’到那个本就即将发生7.5级地震、能量即将自然释放的区域?”
“让一次原本可能造成分散破坏的7.5级地震,‘吸收’掉另一个区域的潜在风险能量,从而‘升级’为一次更具释放效率的8.0级甚至8.5级地震,但将其破坏力,更集中地控制在无人深海或特定荒芜区域?”
“甚至……”秦风的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光芒,“如果计算足够精确,我们是否可以利用这种‘地质杠杆’原理,将某些我们‘不希望’其稳定存在的、位于敌对势力关键区域下方的地质隐患,‘提前’引爆?”
实验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被秦风这个天马行空、却又建立在现有两大感知系统基础上的恐怖想法惊呆了!
利用深空探测技术去主动引发磁暴,再通过磁暴去间接干预地壳活动?!这已经不是地质预测或防灾了!这是……将星球的内外能量系统,当作可以操控的武器和工具!
这想法太疯狂了!太骇人听闻了!
但仔细一想,从技术原理上,似乎……并非完全没有可能!【虚空能谱谐振探针】有能力发射高度凝聚的能量脉冲,【地脉共振谐波分析阵列】能精确洞察地壳应力的分布和临界状态,再加上“新纪元”强大的计算能力进行模拟和推演……
这……这简直是神明般的手段!
史密斯教授张大了嘴巴,半天说不出话来。埃文斯则是眼神狂热,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足以改写行星科学和空间物理学的宏伟领域在自己面前打开!
苏文倩站在秦风身后,看着他那并不高大却仿佛能支撑天地的背影,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震撼。先生的目光,已经超越了简单的防御与对抗,他在思考的,是如何将天地之力,化为己用!
秦风看着陷入震惊与沉思的众人,平静地补充了一句:
“当然,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想法。涉及到的能量计算、模型构建、风险控制极其复杂,需要最严格的论证和最谨慎的测试。”
他转过身,目光恢复了平时的深邃与冷静。
“但我有一个想法,”他缓缓说道,“或许,我们可以先从‘引导’一次无关紧要的、发生在绝对安全区域的微小地质活动开始,验证这个理论的可行性。”
“如果成功……”
他没有再说下去,但所有人都明白那意味着什么。
那意味着,“新纪元”将不仅拥有洞察天地的“眼睛”,更将拥有……拨动星球脉络的“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