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烨站在紫云阁炼器堂的丹炉旁,指尖萦绕的紫火正缓缓舔舐着一块玄铁。这是他从下界带来的最后一块完整玄铁,如今被炼化成薄片,上面隐约可见几道古朴的灵纹——那是他初学时刻下的印记,虽显稚拙,却藏着一股不屈的韧劲。
“韩石,你可知这玄铁为何能在仙界仍显锋芒?”他头也不回,声音透过炉火的噼啪声传来。
堂下角落里,一个身着灰布弟子服的青年猛地抬头。韩石身形不算高大,皮肤是常年与矿石打交道的古铜色,双手布满细密的茧子,唯有一双眼睛亮得惊人,此刻正死死盯着那块玄铁薄片,喉头动了动才回道:“弟子...弟子愚钝,只知玄铁硬度远超凡金,却不知其根本。”
韩烨熄了炉火,将玄铁薄片掷过去。韩石慌忙接住,入手竟不烫,反而有种温润感,仿佛握着一块有生命的玉石。他这才发现,薄片背面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正是韩烨昨日讲授的《灵文基础三十六条》。更令人心惊的是,每个字都被刻了不下百遍,笔画从最初的歪斜到后来的圆融,竟能看出一种肉眼可见的进步轨迹。
“这是你昨夜刻的?”韩烨挑眉。
韩石脸颊微红,挠了挠头:“弟子资质差,记不住灵文注解,便想着多刻几遍加深印象。没想到...没想到惊扰了阁主。”他说着便要跪下,却被一股柔和的灵力托住。
“在我紫云阁,跪天跪地跪本心,不必跪人。”韩烨走到他面前,目光落在那双手上,“伪灵根无法聚灵,修炼速度比常人慢十倍,你能凭毅力飞升仙界,靠的不是灵根,是这双手,是这股不认输的劲。”
这话像一道惊雷在韩石脑中炸开。自他踏入仙界,“伪灵根”三个字就像烙印般刻在额头上。外门弟子私下叫他“废柴石”,连负责分发资源的执事都懒得正眼瞧他。唯有韩烨,这位以下界修士身份搅动八域风云的传奇人物,会认真看他刻的灵文,会问他对炼器的理解。
“当年在猎虎村,我也是个被人嘲笑的‘钝根’。”韩烨忽然开口,声音带着几分悠远,“村里的老猎户说我这辈子只能跟着打柴,可我偏不信。我用三年时间把后山的铁矿挖了个遍,用最笨的法子琢磨淬火,直到能打出削铁如泥的柴刀。”
韩石猛地抬头,眼中闪着难以置信的光。他从小听村里老人讲韩烨的故事,说他是百年难遇的修仙奇才,却从未想过这位传奇也曾有过和自己一样的困境。
“你看这玄铁。”韩烨从储物袋中取出一块残片,约莫手掌大小,边缘坑坑洼洼,像是被人硬生生敲下来的,“这是我飞升时从家乡带来的,当年为了带它,我硬生生扛着雷劫多挨了三道天雷。”
残片上布满细小的裂纹,却透着一股历经劫难后的沉静。韩石接过时,指尖突然传来一阵灼热,仿佛有什么东西顺着经脉流窜,让他原本滞涩的灵力竟微微动荡起来。
“下界玄铁与仙界灵矿不同,它没那么多花哨的属性,却能承载最纯粹的意志。”韩烨的声音变得郑重,“你没有灵根优势,便把肉身炼到极致;聚灵速度慢,就用刻刀代替灵力,让每一道灵文都刻进骨子里。这残片你拿着,什么时候能在上面刻出第一道不借助灵力的灵文,再来找我。”
韩石紧紧攥着玄铁残片,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突然想起昨日傍晚,自己偷偷溜进炼器堂,看到韩烨对着一块废铁发呆。那时夕阳透过窗棂照在韩烨脸上,他竟在这位大罗境强者眼中看到了和自己一样的迷茫——不是对实力的迷茫,是对来路的回望。
“弟子...弟子定不辜负阁主所望!”韩石深深鞠躬,转身时脚步格外沉稳。他没有回外门弟子的住处,而是直接去了后山的采石场。那里有最粗糙的矿石,最凛冽的寒风,却也最适合打磨一颗不甘平庸的心。
韩烨望着他的背影,嘴角露出一丝浅笑。他从储物袋中取出另一块玄铁残片,上面刻着一个歪歪扭扭的“烨”字——那是他十五岁时,在猎虎村的铁匠铺里,用一把豁口的凿子刻下的。
“资质?天赋?”他低声自语,指尖燃起紫火,将残片上的锈迹烧尽,“在真正的大道面前,这些不过是锦上添花的玩意儿。”
炉火再次燃起,映照着韩烨眼中的光芒。那光芒里,有对过往的追忆,有对当下的笃定,更有对未来的期许。紫云阁的崛起,从来不是靠什么天纵奇才,而是靠一颗颗在逆境中依然能燃烧的心。
就像那块来自下界的玄铁,纵使布满伤痕,纵使不被看好,只要给它一点温度,一点锤炼,终能绽放出超越凡俗的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