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行宫暖阁内,地龙燃得噼啪作响。
暖意顺着青砖缝隙漫上来,将鎏金兽首香炉蒸腾的龙涎香搅得氤氲四散。
张良娣斜倚在铺着白狐裘的软榻上,指尖把玩着一支赤金点翠步摇。
烛火映在她鬓角的珍珠贴面,泛出细碎的光晕,却掩不住眼底的焦灼。
“李俶一死,东宫之位更是悬之又悬,你说陛下会属意谁?”
她的声线宛如飘落的寒鸦羽毛,轻盈中暗藏淬毒的锋芒。
案上那碗凝着白霜的燕窝羹早已凉透,银匙在羊脂玉碗里搅动,发出齿尖刮过铜镜般的刺耳声响。
李辅国佝偻着身子,枯黄的手指在袖中攥成拳头。
他刚从李亨的寝殿回来,袍角还沾着殿外的霜花:“娘娘放心,二皇子尚且年幼,三皇子体弱多病,唯有您的小皇子……”
“住口!”
张良娣猛地坐直。
步摇上的珠串相撞发出脆响,“如今国难当头,提立储之事,不怕被郭子仪那老东西参一本吗?”
李辅国眼中闪过一丝阴狠:“郭子仪?他现在自身难保。香积寺大败,损兵折将,陛下对他早已心存芥蒂。”
他凑近一步,声音压得极低:“奴婢已安排人在粮草里动手脚,不出三日,郭家军必生哗变。到时候……”
“不可!”
张良娣打断他,指尖掐进掌心,“郭子仪虽败,却仍是军中柱石。若他倒了,谁来抵挡安禄山的叛军?”
李辅国冷笑一声:“娘娘多虑了。安禄山在长安忙着搜罗美人,未必会即刻来犯。咱们正好趁此机会,把军权牢牢抓在手里。”
他从袖中掏出一卷密函,蜡封上印着一只狰狞的狼头:“这是从长安传来的消息,安禄山正在集结兵力,看样子是想对凤翔动手。”
张良娣接过密函,指尖微微颤抖。
她展开信纸,上面的字迹潦草而急促,写着安禄山的兵力部署和进攻计划。
“他想三天内拿下凤翔?”
张良娣的声音带着一丝惊慌,“这怎么可能?凤翔虽不比长安坚固,却也有重兵把守。”
李辅国阴恻恻地笑了:“娘娘有所不知,安禄山手里有一样大杀器,名为‘霹雳弹’。据说威力无穷,能炸毁城墙。香积寺一战,唐军就是败在这东西手里。”
张良娣脸色煞白,她放下密函,目光投向窗外。
凤翔城的轮廓在夜色中若隐若现,仿佛随时会被叛军吞噬。
“那我们该怎么办?”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无助,“陛下一心想反攻长安,可就凭咱们这点兵力,恐怕……”
“娘娘放心,奴婢自有办法。”
李辅国凑近张良娣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张良娣的眉头渐渐舒展,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好,就按你说的办。”
她站起身,理了理裙摆,“你即刻去安排,务必在安禄山攻城前,让郭子仪身败名裂。”
李辅国躬身应道:“奴婢遵命。”
他转身正要离去,却被张良娣叫住:“等等。”
李辅国回过头,疑惑地看着她。
“关于太子人选……”
张良娣的声音低沉而坚定,“我儿虽幼,却也有皇室血脉。若能得你相助,他日必登大宝。到时候,少不了你的好处。”
李辅国眼睑微垂,闪过一丝贪婪。
喉间滚动着难以压抑的欲望。
他躬身行礼:“奴婢必当尽心竭力,辅佐小皇子。”
说罢,他转身匆匆离去。
张良娣望着他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她知道,李辅国不过是个趋炎附势之徒,若不是为了权力,绝不会真心辅佐自己的儿子。
但眼下,她也只能依靠他了。
此时,李亨的寝殿里。
这位大唐的天子正对着一幅地图愁眉不展。
他的头发花白,脸上布满了皱纹,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苍老了许多。
“陛下,该歇息了。”
内侍轻声提醒道。
李亨摆了摆手,目光仍停留在地图上的凤翔城:“朕睡不着。安禄山小儿,竟敢觊觎朕的江山,实在是罪该万死!”
他猛地一拍案几,案上的茶杯应声落地,碎裂的声音在寂静的寝殿里格外刺耳。
“传朕旨意,明日一早,朕要御驾亲征,讨伐安禄山!”
李亨的声音带着一丝疯狂,他似乎已经被仇恨冲昏了头脑。
内侍吓了一跳,连忙劝阻:“陛下息怒!如今叛军势大,我军元气未复,不宜轻举妄动啊。”
“放肆!”
李亨怒斥道,“朕乃大唐天子,岂能容忍叛军如此嚣张?若不亲自出征,何以彰显朕的决心?”
就在这时,李辅国匆匆闯入寝殿:“陛下,大事不好了!”
李亨皱起眉头:“何事如此慌张?”
李辅国跪倒在地,声音带着一丝哭腔:“陛下,郭子仪将军…… 他要谋反!”
李亨瞳孔骤缩,不敢置信地说:“你说什么?子仪乃国之柱石,怎么可能谋反?”
“陛下,奴婢也是刚刚得知。”
李辅国抹了把眼泪,“郭子仪与安禄山暗中勾结,打算献城投降。奴婢在他的营中搜出了密函。”
说罢,他从袖中掏出一封密函,呈给李亨。
李亨颤抖着打开密函。
上面的字迹确实与郭子仪的笔迹相似,内容却是要与安禄山里应外合,攻占凤翔。
“逆贼!逆贼!”
李亨气得浑身发抖,将密函狠狠摔在地上,“传朕旨意,将郭子仪打入天牢,听候发落!”
“陛下息怒。”
内侍连忙劝阻,“此事恐有蹊跷,不如先查明真相,再做定论。”
李辅国也附和道:“陛下,内侍所言极是。郭子仪在军中威望甚高,若贸然将其打入天牢,恐引起兵变。”
李亨冷静了下来,他知道内侍和李辅国说得有道理。
郭子仪毕竟是军中老将,若处置不当,后果不堪设想。
“那依你们之见,该如何是好?”
李亨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
李辅国眼珠一转,说道:“陛下,不如先解除郭子仪的兵权,将其软禁在府中。待查明真相,再做处置。”
李亨点了点头:“就依你所言。”
他望着窗外的夜色,心中充满了迷茫。
他不知道,自己的决定将会给大唐带来怎样的灾难。
而此时,郭子仪正在自己的营中。
他望着帐外的月光,心中思绪万千。
香积寺的惨败让他耿耿于怀,他一直在思考着如何才能挽回败局。
“将军,陛下有旨。”
一名内侍走进帐中,宣读了李亨的旨意。
郭子仪闻言,如遭雷击。
他不敢置信地看着内侍:“陛下为何要解除我的兵权?我郭子仪对大唐忠心耿耿,天地可鉴!”
内侍叹了口气:“将军,陛下也是听信了谗言。您还是先回府中歇息,待风头过后,再向陛下解释吧。”
郭子仪知道,此刻说什么也无济于事。
他缓缓摘下腰间的佩剑,递给身边的副将:“将兵权交给李将军,务必守住凤翔。”
副将接过佩剑,眼中满是不舍:“将军……”
郭子仪摆了摆手,转身跟着内侍离去。
他的背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孤寂,谁也不知道,这位老将的心中充满了怎样的悲愤与无奈。
凤翔城的夜色越来越深,一场新的阴谋正在悄然上演。
而安禄山的大军,也正在向这座孤城逼近。大唐的命运,悬于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