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分之一。
这个冰冷的概率如同无形的枷锁,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让砾石滩上本就稀薄的空气几乎凝滞。然而,苏弥那句“那也是‘一’”的话语,像是一颗投入死水的石子,激起了不甘沉沦的涟漪。
“干!”雷烬猛地啐了一口,独眼中最初的震惊与茫然被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混杂着些许以往狠厉的凶光取代,“万分之一就万分之一!总比零强!老子就不信,当年在北冥……”他话头习惯性地一顿,眉头因记忆的再次模糊而烦躁地拧紧,随即用力甩了甩头,仿佛要把那恼人的空白感驱散,“……反正,老子什么阵仗没见过!零误差是吧?超极限精度是吧?来!怎么练?模拟还是实战?老子奉陪到底!”他完好的左手猛地握拳,臂膀肌肉贲起,试图用高涨的气势掩盖内心深处对于“能否做到”的一丝不确定。那条无力垂落的左腿,似乎也因他情绪的激动而微微颤抖了一下。
苏弥看着雷烬,他眼中那熟悉又陌生的光芒让她心中微动。熟悉的是那份不肯服输的劲头,陌生的则是驱动这份劲头的内核,不再是焚烧一切的仇恨,而是一种更纯粹的、为了同伴豁出一切的决心,甚至带着点对自己新状态的别扭挑战欲。她轻轻吐出一口气,将目光转向陆离:“开始吧。我们需要最详细的模拟数据,以及…具体的训练方案。”
陆离眼中幽蓝色的数据流早已重新奔腾起来,比之前更加庞大、精密。“基于‘时间分支-因果印记’理论模型,进行实战化推演。首要步骤:构建高精度虚拟训练环境。”
他话音未落,双手虚按,周身能量微光骤然亮起,与悬浮的铅灰色箱子产生强烈共鸣。箱子屏幕上的幽光投射而出,在众人面前的空地上,迅速交织、勾勒出一片极其逼真、却又带着数据特有边界的虚拟空间。空间中央,一个与苏弥外形、能量波动完全一致的半透明“苏弥投影”静静站立,细节栩栩如生,甚至连发丝的飘动都模拟得一丝不差。
“环境构建完成。模拟精度百分之九十二点七,受限于箱子当前能量水平及损伤,存在百分之七点三的感知延迟与物理反馈误差。”陆离冷静地报出数据,“现在,进行第一次攻击轨迹预演。雷烬,你需要调动你所能控制的最精纯能量,无需追求破坏力,极致压缩,凝聚于一点,模拟攻击‘投影’心脏位置的能量核心标识点。注意,我需要你摒弃以往所有大开大合的战斗习惯,想象你的力量是一根针,一根必须穿过指定针眼的线。”
雷烬深吸一口气,独眼死死锁定那个“苏弥投影”,完好的左手缓缓抬起。他尝试调动体内那股以往习惯于狂暴倾泻的热流与气劲,努力将它们约束、压缩。起初,能量在他掌心躁动不安地翻滚,如同被困的野兽,带着他以往战斗风格的深刻烙印。他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试图强行压制。
“错误。”陆离的声音冰冷地响起,“能量波动超出阈值百分之三百,形态不稳定,存在二十七处不可控能量逸散点。按照此模式,在真实时间分支中,能量余波将提前扰动分支结构,导致因果闭环失败概率提升至百分之九十九点八。”
雷烬低吼一声,不甘心地散去手中躁动的能量,粗重地喘息着。“妈的…这比不用力气还难!”他感觉无比别扭,仿佛让一个习惯了挥舞巨锤的铁匠,突然去绣花,而且要求针脚不能有丝毫偏差。
“摒弃‘用力’的概念,”苏弥在一旁仔细观察着,忽然开口,她的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仿佛源自她脑海中那片冰冷的记忆空洞所带来的绝对冷静,“回想你操控机械臂进行精密维护时的感觉,或者…你完好的左手,捡起地上最细小的一粒砂砾时的专注。不是‘攻击’,是‘触碰’,一次必须落在绝对坐标上的‘触碰’。”
苏弥的话语像是一道清泉,瞬间浇灭了雷烬心中因急躁而升腾的火焰。他愣了一下,独眼中的焦躁缓缓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陷入回忆的专注。他不再去看那“苏弥投影”,而是低下头,看着自己完好的左手,五指缓缓张开,又极其轻微地捻动,仿佛真的在感受一粒不存在的砂砾的质感。他回忆起很久以前,在北冥基地,自己似乎确实…有过那么一段需要极致耐心的时光?记忆依旧模糊,但那种“感觉”的残影,似乎被唤醒了。
他再次抬起手,这一次,动作缓慢而稳定。一丝微弱却异常凝练、几乎难以察觉的赤金色能量,如同最纤细的游丝,从他指尖悄然探出,不再狂暴,而是带着一种内敛的精准,缓缓指向“苏弥投影”的胸口。
“能量波动稳定,形态收敛度提升至百分之六十五。”陆离报出改进数据,但随即又道,“攻击轨迹偏移预设轨道零点零三毫米,速度波动超出允许范围百分之十五。同步率不足。”
一次,两次,十次……时间在枯燥而高压的重复中流逝。雷烬仿佛不知疲倦般,一次又一次地尝试。汗水浸透了他残破的作战服,顺着他棱角分明的下颌线滴落在灰白的砾石上,洇开深色的痕迹。他不再咆哮,不再烦躁,只是沉默地、执拗地重复着抬起、凝聚、瞄准、微调的动作。那条无力的左腿因长时间单脚站立支撑,传来阵阵钻心的酸麻和刺痛,但他只是咬紧牙关,偶尔变换一下重心,完好的左手始终稳定如磐石。
苏弥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她能清晰地感受到雷烬身上发生的变化。那种属于“狂暴战神”的、一往无前的锐气正在被一种更深沉的、如同老匠人般的专注与坚韧所取代。他偶尔会因为一次微小的成功(比如轨迹完全吻合零点五秒)而独眼中闪过一丝极亮的光,但那光芒很快又收敛,投入下一次尝试。这种沉默的坚持,比以往他怒火冲天的爆发,更让人动容。
陆离则如同最严苛的考官,不断报出冰冷的数据,指出每一次微不足道的偏差,同时根据雷烬的进步实时调整模拟环境的参数,增加干扰因素(如模拟时间裂隙的不稳定波动、虚拟能量乱流的干扰),不断提升训练难度。
“第一百三十七次尝试,”陆离的声音再次响起,“轨迹吻合度百分之九十九,能量形态稳定,速度波动降至百分之七。持续时间…零点八秒。未达到最低维持一秒的闭环要求。”
雷烬喉咙里发出一声压抑的低吼,不是愤怒,而是极度专注下的本能反应。他没有气馁,只是再次深呼吸,准备下一次尝试。
就在这时,一直安静匍匐的蛊雕,发出了一声极其低沉的、带着鼓励意味的呜咽。它艰难地挪动了一下庞大的头颅,仅存的独眼望向雷烬,里面充满了灵性的信任。它背上,小悟那缕微弱的生机流光,似乎也随着雷烬一次次不懈的尝试,而极其轻微地、顽强地闪烁了一下。
这细微的互动,仿佛一股无形的力量注入了雷烬体内。他独眼中的光芒愈发沉静。
夜幕在不知不觉中降临,铅灰色的天空被深邃的墨蓝取代,几颗稀疏的星辰在云层缝隙间闪烁,投下清冷的光辉。陆离暂时停止了模拟,眼中数据流的速度也放缓了些许,显然持续高精度运算对他的系统也是巨大负担。
“根据一千四百余次模拟数据反馈,结合龙鳞能量输出模型、箱子权限介入时机以及当前环境参数,”陆离开始进行阶段性总结,并制定初步的实战策略,“现已制定出三套主要行动方案。”
他再次投射出光幕,上面呈现出三条截然不同的能量运行轨迹图和风险评估表。
“方案A:稳健渐进式。在时间分支开启后,预留零点零五秒观察窗口,确认分支稳定性后再执行攻击。优点:容错率相对较高。缺点:攻击窗口期缩短,对同步精度要求进一步提升,成功率预估:万分之三点五。”
“方案b:冒险突进式。在时间分支开启的瞬间,同步发动攻击,利用攻击能量辅助稳定分支结构。优点:攻击窗口最大化。缺点:极易因能量扰动导致分支提前崩溃,引发不可控时空涟漪,成功率预估:万分之零点八。”
“方案c…”陆离顿了顿,光幕上出现了一条极其复杂、充满了无数细微转折和能量共鸣节点的轨迹,“…协同共振式。这是基于雷烬最新训练数据生成的优化方案。要求苏弥在引导龙鳞力量时,并非单纯撕裂裂隙,而是尝试与雷烬凝聚的攻击能量产生初步的‘频率共鸣’,如同钥匙与锁孔的初步契合。在分支开启的刹那,依靠这种预先建立的微弱联系,引导攻击能量以‘共振’而非‘冲击’的方式,精准作用於目标点。”
他看着雷烬和苏弥,眼中蓝光稳定:“此方案理论上能大幅提升攻击与分支的同步率,降低能量排斥。但要求二人必须在执行前,达到极高的意念同步与能量协调。准备过程复杂,且对苏弥的精神力负担极重。成功率预估…”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万分之十二。”
万分之十二!比最初的万分之一,提升了整整十二倍!
虽然依旧渺茫,但这无疑是黑暗中的一道曙光!
“就选c!”苏弥毫不犹豫,眼中闪烁着决然的光芒,“再难,也比没有方向强!”
雷烬用力点头,独眼中燃烧着挑战的火焰:“共振是吧?老子练!练到吐也要把它练成!”
然而,陆离接下来的话,却让这刚刚升起的希望蒙上了一层更深的阴影。
“无论选择何种方案,都存在一个无法通过模拟完全规避的终极风险。”他的声音前所未有的凝重,“时间分支的本质,是窃取并扭曲既定规则。在分支内制造‘死亡’因果,无异于对世界底层逻辑的一次‘欺诈’。此举,极有可能引动‘因果反噬’。”
“反噬?”苏弥心中一紧。
“具体表现形式未知,可能作用于执行者任何一人,也可能作用于关联物。”陆离的目光扫过苏弥,扫过雷烬,最后落在那个铅灰色的箱子上,“最坏的可能性之一…作为计划核心载体与权限执行者的箱子,因其在悖论中心承受的规则冲突,可能会…结构崩解,彻底损毁。”
箱子彻底损毁?!苏弥的心脏猛地一沉。这箱子不仅仅是强大的工具,更是她与故乡世界最后的、最直接的联系,是母亲留给她的遗物,里面蕴含着太多的秘密和未解之谜!失去它…
刚刚燃起的斗志,与这残酷的潜在代价,形成了尖锐的冲突。计划的制定,来到了一个更加凶险的十字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