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母手上动作不停收着布料,嘴里还在和陈志远说话。
“今天这小鱼啊,可是你大嫂二嫂的娘家给送来的,非说等你回来再吃,现在的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你再过两天回来就没你的份了。”
陈志远也笑着回答:“那我可是沾了两位嫂子的光了,得谢谢大嫂二嫂了。”
陈志远对着刘萍和刘慧说谢谢。
刘萍刘慧二人连连摆手,大嫂说:“那值当你说谢谢,你看你又带石头玩,又给买这买那的,得我们谢谢你。”
二嫂跟着说:“是啊,你看上午才带了江米条和大白兔奶糖,这会子又带去逛供销社的,你问问谁家叔叔那么好的。”
陈母看着她们好笑:“行了,一家人不要那么客气,咱们一家人啊,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不管是过日子还是遇事儿,心齐了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都吃饭,吃饭了。”
一家人又热热闹闹的吃饭。突然,陈母发现了陈志远手上忽隐忽现的手表,看其他人都没问,她也没多嘴。
吃了饭,陈志远就和陈母说:“娘,我这有件衣服开了个口子,你来帮我缝一下。”
陈母听了也没多想就拿上针线,跟着陈志远进了房间。
陈母问:“是哪件衣服啊?是不是胳肢窝开线了啊?”
陈志远关上房门,从口袋里拿出了六十块钱,递到陈母跟前。
陈母皱着眉问:“你这去了县里多久就挣着这么多钱了?这活到底有没有危险?”
“娘,我机灵些,警醒些肯定没危险的,我保证。”
陈母摸着陈志远的头说:“行,这些挣钱的道道啊,娘也不懂,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只要人平平安安的就好。”
“娘,我知道的,你在家吃好喝好,把身体养的好好的,到时候好给我带儿子女儿。”陈志远说得一脸温柔。
陈母一看自家老三指定有情况了,笑着问:“咋的?看上哪个姑娘了?”
陈志远不好意思的说:“是个挺好的姑娘,现在还在追求中,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
陈志远洗澡的时候又发现一个新的问题。
之前冬天,大家都在猫冬,洗澡就是打盆热水在房间擦擦。
现在开春了一家人都下了地,身上脏兮兮的,洗澡的时候在茅房洗。
那旱厕加上热水一冲,那味道,那叫一个上头。
陈志远提着空桶出来的时候心想,下次回来一定要带几包水泥,建个洗澡房,这还不到夏天呢。
还好自己有空间,在空间洗好出来的时候,用桶里的水发出点动静就行。
第二天一早陈志远很早就起来了。
没想到在以前睡觉睡到大中午的人,现在也可以五点多起床。
在灶房烧了一锅水洗脸水,又用另一个锅也烧了小半锅水。
陈母进了灶房看他煮菜锅也烧了水问:“老三你是要吃荷包蛋啊,你等着娘给你开柜子。”
家里有个柜子,他拿回来的白米白面,还有家里三只母鸡下的蛋都在里面放着。
陈志远拦着他娘说:“娘,我不吃鸡蛋,你留着给二嫂和石头他们几个小的吃,我在县城买了好东西,你等等就知道了。”
说完拿了两个装菜盆进了他的房间。
陈志强还在穿衣服,就看着他三哥拿着俩菜盆进房间。
陈志远看见他说:“你咋还没起呢,快出去洗脸刷牙,等下有好吃的。”
陈志强一听这话也不好奇了,边穿衣服边趿拉着鞋,急忙跑出去洗脸刷牙了。
陈志远好笑的摇摇头,还是个孩子啊!
拴上门,进了空间,在空间里拆了十五包方便面,想了想可能不够吃,又拆了五包。
来到厨房,那小半锅水已经沸腾了,掀开锅盖,白雾飘散。
陈志远用瓢把开水加到方便面里,调料包遇到开水,那霸道的香味,一下子冲入鼻腔。
陈志远和陈母一人端着一盆方便面,放在桌子上。
大嫂和玉梅拿了碗筷放好,还在洗漱的人加快了速度。
二哥扶着二嫂进来了,后面跟着三岁的毛蛋。
陈母笑他:“咱们毛蛋今天怎么起那么早呀?是不是知道三叔做了好吃的?”
毛蛋奶呼呼的说:“奶奶,好香,好香,我就被香醒了。”
二哥陈志军忍俊不禁的说:“这家伙,我去叫小慧的时候,他就流着口水,说我们偷吃东西没叫他,肯定是我们藏在房间里了,味道他都闻着了。”
大家都笑了起来,毛蛋不好意思的跑到陈志远前面拍拍小肚子。
问道:“三叔,好了吗?毛蛋肚子都咕咕叫了。”
石头快步跑了进来喊:“好吃的,好吃的,哪里有好吃的?”
“好了,好了。”说完,陈志远从椅子上站起来。
掀开了盖在盆上的木盖子,整个屋子都飘着一股方便面的味道。
大家的目光一下子被吸引过来,都露出了惊喜又期待的神情。
毛蛋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盆里的方便面,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石头也兴奋得跳了起来,嚷着:“三叔,这是什么呀,这么香!”
陈志远笑着解释道:“这叫方便面,是我在县里买的,可好吃啦。”
说着,他拿起筷子,给每个人都盛了一大碗。
大家小心翼翼地接过碗,轻轻吹了吹,然后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
“嗯,太好吃了!”“这味道,从来没吃过!”大家一边吃一边发出赞叹声。
陈玉梅也说:“三哥,这不仅面好吃,汤也好好喝。”
大嫂一听,把夹起来的面放下,端起碗喝了口汤,眼睛一亮:“嗯,确实好喝,面也好好吃。”
大哥陈志国竖起大拇指说:“老三,你可真有本事,这么好吃的面都能买到。”
陈志远笑着说:“大家都喜欢的话,以后能买到我再买点。”
一家人吃得热火朝天,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子里。
吃完后,大家还意犹未尽,陈母看着大家满足的样子。
感慨地说:“以前咱家哪能吃面管饱啊。这日子啊,真是越来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