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东海发布会与龙渊朝争
东海市最大的展览中心——明珠馆,今日戒备森严,却又流光溢彩。馆外,印有“智械未来”公司徽记——一枚抽象化的齿轮环绕着发光大脑——的旗帜迎风招展。馆内,巨大的全息投影将中央舞台映照得如同未来世界。受到严格筛选的各界名流、各国使节、军方代表、大型商会负责人以及各方媒体记者济济一堂,空气中弥漫着期待与好奇的电流。所有人都知道,今天他们将目睹的,不仅是新型武器,更可能是改变战争格局乃至世界权力结构的力量。
灯光骤然熄灭,会场陷入一片黑暗与寂静。一束追光灯猛地打在舞台入口处。柳如烟身着一袭剪裁利落的银白色科技感礼服,迈着从容的步伐登场。她面容清冷,眼神锐利,步伐间自带一股不容置疑的权威感。
“如烟大帝!我们爱你!”
“智械未来,引领纪元!”
观众席中立刻爆发出一阵狂热的呼喊,尤其是一些年轻的科技精英和赛博神教的忠实信徒,几乎激动得要从座位上站起来。柳如烟对此只是微微抬手示意,脸上没有任何波澜,仿佛早已习惯这种拥戴。
她没有过多的寒暄,直接切入主题,清冷而清晰的声音通过扩音系统传遍全场:“诸位,传统的战争模式,正在将我们英勇的士兵带入残酷的消耗战泥潭,用血肉之躯去对抗无穷无尽的鬼物狂潮。今天,‘智械未来’将为大家呈现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绝对的效率,绝对的精准,以及……零人员伤亡的可能。”
她话音未落,舞台中央的地板缓缓裂开,两台庞大、涂装着城市迷彩的“陆战三型”战术机器人在液压平台的托举下,如同从沉睡中苏醒的巨兽,威严地升起至聚光灯下。它们流畅而充满力量感的线条,以及身上那些散发着幽冷光泽的武器模块,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柳如烟手持激光笔,光束精准地落在机体的各个关键部位,进行详实而自信的讲解:
“各位请看,背部是‘破城槌’式导能灵能主炮,采用蓄能发射模式,单发威力足以摧毁强化后的A级鬼物防御或小型堡垒。”
“肩部是‘蜂群’式自适应集束导弹发射巢,具备同时锁定并打击多达三十二个高优先级目标的能力,专为应对鬼潮设计。”
“双臂悬挂的是‘金属风暴’灵能速射机炮,射速高达每分钟六千发,形成无法逾越的弹幕,有效清扫近距离的密集低阶鬼物。”
“双手持有的是‘裂魂者’高频振荡动力拳刃,即便在弹药耗尽的最极端情况下,它依旧是最可靠的近身毁灭者。”
“而其全身覆盖的‘壁垒’式复合灵能装甲,结合先进的主动防御系统,能有效抵御包括精神冲击在内的多种鬼物攻击。”
介绍完参数,柳如烟轻轻一挥手:“现在,让我们看看它在模拟实战中的表现。”
全场灯光再次暗下,巨大的环形全息屏幕亮起,开始播放经过精心剪辑的青霖市“碎骨峡谷”之战的高清影像。画面中,“陆战三型”如同冷酷高效的杀戮艺术家,导弹齐射如烟花般绚烂毁灭成群蚀骨犬,机炮嘶吼编织出死亡火网,灵能主炮的精准点杀更是引发阵阵惊呼。尤其是它用动力拳刃 硬生生 将一只A级骸骨暴君捶爆的镜头,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视频结束,灯光重亮。台下 先是一片死寂,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经久不息的掌声。许多来自前线压力巨大地区 的代表,眼中 闪烁着近乎狂热的光芒。零伤亡 攻克 鬼物据点,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陆战三型” 展现出的压倒性力量,让所有渴望稳定与安全的人都为之心动。
柳如烟站在台上,平静地接受着众人的顶礼膜拜。她知道,这场演示会,已经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智械未来” 的订单,将会如雪片般飞来。但她更深知,这台战争机器 的 真正威力 和 潜藏的秘密,远不止于此。她 轻轻抿了抿嘴唇,目光扫过台下那些激动的面孔,心中已经开始盘算下一步的棋该如何 落下。
东海市的欢呼与热浪,很快就化作了摆在龙渊城王朝权力核心——枢密院会议桌上的烫手山芋。关于“陆战三型”的详细评估报告和东海演示会的影像资料,被紧急呈送给诸位重臣。会议室内,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
军务大臣雷猛率先开口,声如洪钟,拳头重重砸在桌上摊开的报告上:“还有什么可争论的?!北境战线每日都在流血!韩如山将军的压力已经快到极限!我们必须立刻、大规模采购‘陆战三型’!组建至少三个,不,五个全新的自动化突击军团!只有这种级别的力量,才能扭转北境的颓势,甚至发起反攻!” 他是坚定的主战派和新技术拥护者,前线惨烈的伤亡报告让他心急如焚。
财政大臣钱益谦几乎是在雷猛话音刚落的瞬间就皱紧了眉头,他用指尖敲着桌面,语气带着惯有的审慎与为难:“雷大人,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钱呢?钱从哪来?大规模采购?你知道一台‘陆战三型’的报价是多少吗?足以武装一个精锐步兵营!更何况后续的维护、能量核心更换、弹药补给,无一不是天文数字!国库早已空空如也,北境战事就像个无底洞!再加征赋税?东南水患刚过,西北又遇大旱,你是想逼反剩下的百姓吗?”
工业大臣也适时插话,面露难色:“不仅如此,如此精密的装备,其核心技术和维护完全掌握在‘智械未来’一家之手。这意味着我们一旦采购,就将被其彻底绑定。战时若出现技术故障或零部件短缺,难道要前线将士跪求柳如烟派人来修吗?我国的军工体系将完全失去自主性,此乃授人以渔……不,是授人以鱼并连鱼塘都送给别人了!”
内务大臣则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担忧:“将如此强大的、无需人力直接操控的自动化武力大规模装备军队,其控制权归属如何界定?若操作人员……或者背后的控制程序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这涉及国本稳定,不可不察。”
会议陷入了激烈的争吵。主购派以前线急需和技术代差优势为由,力主不惜代价引进;反购派则强调财政困境、技术依赖风险和内部安全隐患。双方引经据典,争执不下。
一直沉默倾听的首辅大臣文渊,终于 缓缓睁开 微闭的双眼。他没有直接支持任何一方,而是用低沉而清晰的嗓音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让在场所有人都为之一静:
“诸位,且不论价格与风险。我只问一句:若举国之力,购得数百台此等利器,届时,是我大夏的军队驾驭了 ‘陆战三型’,还是…… ‘智械未来’ 通过 ‘陆战三型’,驾驭了我大夏最精锐的军团?北境的鬼物之患,或可解;但朝堂之上,是否会诞生一个我们根本无法制约的 ‘无冕之王’?”
这个问题,如同一盆冰水,浇在每个人 头上。就连最激进的主购派,也一时语塞。权力的结构性风险,远比财政和技术风险更为致命。
最终,这场至关重要的会议,在 一片 沉闷的僵局中结束。没有达成任何实质性决议。文渊首辅只是吩咐书记官:“ 将今日所议,详细记录在案。奏明陛下,言此事关系重大,需陛下圣裁。另,着军务、财政二部,会同有司,就采购 ‘陆战三型’ 之利弊、规模、款项筹措与风险管控,再行详细条陈,限十日内呈报。”
典型的官僚式拖延。但在局势尚未完全明朗、风险无法有效评估之前,这或许也是 一个庞大帝国面对剧烈变革时的无奈与慎。
朝廷的犹豫不决,并未能阻挡其他势力的行动。消息灵通的地方大员和实力派人物,已经开始各显神通。
东海行省总督 在演示会结束后,立刻以“加强行省防务,为朝廷分忧”为由,与“智械未来”展开了秘密磋商,希望能率先 采购 一个中队(十二台)的“陆战三型”,用于 巩固 东海市 防务,并 向 青霖市 方向 进行 有限的 战术反击。他 试图 抓住 这个 时间窗口,强化 自身 实力。
一些 地处 对抗鬼物 二线、较为富庶 的 南方省份 总督,也 纷纷 派出 特使,前往 东海市,了解 采购 事宜。他们 未必 像 北境 那样 急需,但 谁也不愿 在 新一轮的 军事变革中 落后。
甚至 有几个 与 大夏王朝 有 传统 藩属关系 的 周边 小国,也 通过 外交渠道,小心翼翼地 探听 是否 有可能 购买 哪怕 一两台 “陆战三型”,以 震慑 国内 不安分的 势力 或 应对 边境 冲突。
“智械未来” 总部门前,一时间车水马龙,俨然成为了各方势力的外交竞技场。柳如烟稳坐钓鱼台,对这些来访者区别对待,待价而沽。她深知,朝廷的大规模订单固然诱人,但这些分散的、急于获得力量的地方势力和外国买家,同样是重要的 战略棋子,能够帮助她 更快地 将影响力 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
青霖市的捷报与东海市的演示,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两颗巨石。“陆战三型” 这台冰冷的战争机器,还未在战场上大规模亮相,便已在政治与经济的舞台上,掀起了滔天巨浪。大夏王朝站在了抉择的 十字路口,而柳如烟的商业帝国与权力野心,正随着这台钢铁巨兽的脚步,急速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