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雪终于在黎明时分收敛了锋芒,阳光穿透云层洒在雪岭上,将厚厚的积雪染成了耀眼的金色。辰辰站在哨所门口,望着远处银装素裹的苗寨,眉头微微蹙起——这样大的雪,乡亲们的房屋和牲畜怕是要受影响。
“周卫国,带两人去检查苗寨的道路和房屋;小李,通知炊事班准备热粥和馒头,等会儿给乡亲们送过去。”辰辰迅速安排任务,“剩下的人跟我去帮乡亲们清理屋顶的积雪,动作要轻,别把屋顶压塌了!”
队伍刚出发,就远远看到苗寨的乡亲们已经在门口等候。老支书拄着拐杖,看到辰辰他们,激动地迎了上来:“辰辰班长,你们可来了!昨晚的雪太大了,好几家的屋顶都被压得往下陷,牛羊也被困在圈里出不来了。”
“老支书,您别急,我们这就来帮忙。”辰辰说完,立刻带领战士们分散行动。周卫国带着人去清理堵塞的道路,用铁锹和推雪板一点点开辟出一条通道;小李和炊事班的战士们把热粥和馒头分给老人和孩子,热气腾腾的食物驱散了清晨的寒冷。
辰辰则带着几名战士来到阿婆家里。阿婆的房屋有些老旧,屋顶的积雪已经压得椽子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辰辰爬上屋顶,小心翼翼地用铁锹铲雪——雪太厚了,一锹下去根本铲不动,只能一点点往下扒。战士们也纷纷爬上屋顶,有的用铁锹铲,有的用手扒,积雪顺着他们的衣角滑落,很快就在身上堆成了“雪人”。
“辰辰娃娃,快下来歇会儿,喝碗姜汤暖暖身子。”阿婆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姜汤,站在屋檐下喊道。辰辰回头笑了笑,抹了把脸上的雪:“阿婆,没事,我们很快就铲完了。”
就在这时,屋顶突然传来“咔嚓”一声响,一根椽子断了!辰辰眼疾手快,一把拉住身边的战士,两人顺着屋顶的斜坡滑了下来,重重地摔在雪地上。阿婆吓得脸色发白,连忙跑过去:“辰辰娃娃,你没事吧?”
辰辰爬起来,拍了拍身上的雪,笑着说:“阿婆,我没事,皮糙肉厚的。”他抬头看了看屋顶,眉头紧锁:“这屋顶得赶紧修补,不然下次下雪就危险了。”
老支书闻讯赶来,看着破损的屋顶,叹了口气:“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了,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根本没人会修屋顶。”
辰辰想了想,说:“老支书,您别担心,我们来修。周卫国,你去哨所拿些木板和钉子来,我们今天一定把阿婆的屋顶修好。”
战士们立刻行动起来,有的去拿材料,有的去清理破损的椽子。周卫国带着木板和钉子赶来,他以前在老家学过木工,修屋顶的活儿倒是熟练。辰辰和战士们打下手,递木板、钉钉子,虽然动作有些笨拙,却干得格外认真。
阿婆坐在一旁,看着战士们忙碌的身影,眼里满是感动。她悄悄走进厨房,拿出家里仅有的几个鸡蛋,煮成鸡蛋羹,端给战士们:“孩子们,快吃点东西,补充补充体力。”
战士们推辞不过,只好接过鸡蛋羹。小李捧着温热的碗,心里暖暖的:“阿婆,您真好,就像我奶奶一样。”
阿婆笑着摸了摸他的头:“你们都是雪岭的好孩子,为我们守护家园,我们把你们当亲人一样。”
中午时分,阿婆的屋顶终于修好了。战士们又去帮其他乡亲清理积雪、修补房屋。巴图牵着马来帮忙运送材料,他看到战士们冻得通红的脸,感动地说:“辰辰班长,谢谢你们。每次下雪,都是你们来帮我们,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了。”
辰辰笑着说:“巴图大哥,你客气了。军民一家亲,互相帮助是应该的。雪岭的守护,不仅是我们战士的责任,也是乡亲们的责任。”
夕阳西下时,苗寨的积雪终于清理干净了,破损的房屋也都修补完毕。战士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哨所,却个个脸上带着笑容。辰辰坐在炉火旁,翻开《戍边守护日志》,在最新的一页写下:“十一月初五,晴。雪后帮苗寨乡亲清理积雪、修补房屋,军民同心,共渡难关。雪岭的温暖,藏在乡亲们的笑容里,藏在军民互助的情谊里。这份情谊,是守护雪岭的力量源泉,也是我们戍边人最珍贵的财富。——辰辰”
写完后,他合上本子,望向窗外。月光洒在苗寨的屋顶上,一片皎洁。远处的界碑在夜色中静静矗立,苹果林的轮廓隐约可见。辰辰知道,只要军民同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雪岭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