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石·撼地”酋长的雷霆禁令,如同一条灼热的熔岩锁链,死死捆住了所有玩家试图伸向“科技”与“机甲”的作死之手。熔岩部落表面上一片肃杀,公开场合再也无人敢谈论蒸汽、锅炉,更别提那禁忌的“机甲”二字。工坊区的废墟如同一块巨大的伤疤,提醒着所有人违逆酋长意志的下场。
然而,人类的作死之心,尤其是玩家们的作死之心,是区区禁令能够彻底扼杀的吗?
明的不行,那就来暗的!
高压之下,反抗的暗流开始涌动。一批机甲的死忠粉丝、科学的顽固信徒、以及纯粹就是嫌命长想找刺激的玩家,秘密地串联了起来。
论坛的私密版块,一个名为【地下机甲兄弟会】的神秘组织悄然成立。入会审核极其严格,需要经过三代以上老会员的推荐,并通过“机甲知识笔试”(内容从高达系列机体型号到内燃机原理无所不包)和“反审讯能力测试”(模拟被熔岩族抓住后如何装傻充愣)。
兄弟会的最高宗旨:保存火种,潜伏待机,坚信机甲才是地底的未来!
最高准则:隐蔽!隐蔽!还是他妈的隐蔽!
兄弟会的活动方式,也因此变得极其鬼祟和富有创意。
1. 信息传递密码化: 他们不再使用“机甲”、“蒸汽”等敏感词,而是开发出了一套极其隐晦的暗语系统。 “机甲”被称为“大玩具”。 “蒸汽动力”被称为“热水疗法”。 “内燃机”被称为“心跳加速器”。 “爆炸”被称为“热情过度的拥抱”。 论坛帖子看起来像是养生交流或情感倾诉:“今天又想念那个温暖的大玩具了,真想给它做个热水疗法,让它的心跳加速起来,但又怕它给我来个热情过度的拥抱。”(翻译:好想造机甲,用蒸汽或内燃机驱动,但又怕炸了。)
2. 技术研究碎片化、去中心化: 兄弟会成员不再集中讨论,而是化整为零。有的专门记忆传动结构,有的专攻材料特性,有的负责研究熔岩族巡逻规律寻找秘密研究点。知识被分割成无数碎片,由不同成员保管,只有高层才知道如何拼凑。
3. 实践验证微型化、伪装化: 他们不敢再搞大家伙,转而研究“微缩模型”。利用最不起眼的边角料,在极其隐蔽的角落,制作厘米级的齿轮、活塞、甚至微型锅炉。一旦有熔岩族靠近,立刻用脚扫进灰堆里,或者伪装成一块奇怪的石头。 “小凿子”偶尔会偷偷扔过来一些品质极佳的小块废料,这成了兄弟会最宝贵的战略物资。交接过程如同特务接头,双方目不斜视,错身而过,材料就已易主。
4. 发展成员考验化: 发展新成员极其谨慎。常用考验方法是:故意在新人面前“不小心”掉出一块精心打磨的、形状奇特的微型零件,观察其反应。如果对方无视或上报,则安全。如果对方眼神一亮,并偷偷捡起来揣好,则纳入观察名单。
兄弟会的“总部”,设在一个废弃的、极其狭窄的矿洞深处,入口用幻象类玩家的能力进行了伪装。里面堆满了各种微缩零件、用隐形药水书写的“图纸”(其实是刻在石板上用特殊苔藓覆盖)、以及兄弟们从牙缝里省下来的能量矿渣(用于给微型锅炉加热测试)。
每次线下聚会(通常只有三五人),都如同地下党开会,气氛紧张又刺激。
“同志们,‘大玩具’的‘腿部关节’(微型齿轮组)最近有了新突破,但‘热水疗法’(蒸汽)的‘热情’(压力)还是控制不好,容易‘拥抱’(爆炸)。”一位负责技术的兄弟低声汇报,一边说一边警惕地望着洞口。
“最近‘大家长’(熔岩族巡逻队)查得严,‘废料’(材料)来源困难,进度要放缓。” “要坚持!相信科学!相信‘大玩具’!酋长不懂,但我们懂!这是为了部落的未来!”
岳峰通过神念,看着这群玩家在废弃矿洞里搞秘密结社、研究微型科技,笑得肚子疼。
“哈哈哈哈!地下机甲兄弟会!还特么有暗语!搞得跟真的一样!”他一边狂笑一边记录,“这 clandestine(秘密) 的味儿太冲了!就是这研究经费也太寒碜了,靠捡垃圾搞研发啊?”
他觉得这股“秘密结社”带来的能量特别有趣,充满了“刺激”、“紧张”、“信念感”以及“穷困潦倒”的复杂味道。
“不错不错,有这股劲头就好。”岳峰摸着下巴,眼神闪烁,“看来得找个机会,给他们‘资助’一点像样的‘废料’了?或者让某个巡逻队员‘不小心’丢下一把好用的微型工具?”
他甚至恶趣味地想,要不要等他们哪天快成功的时候,故意让熔岩巡逻队“偶然”发现这个据点?那场面一定很有趣。
地底世界的科技之火,并未被彻底熄灭,只是转入了更深、更暗的地下的地下,以一种更加艰难、更加隐秘的方式,继续顽强地燃烧着。
希望虽渺茫,但作死之心,永不磨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