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匈帝国的防线此时若不是有40万德国援军和20多万说德语的奥匈人固守,可能整条战线都要崩溃了。
但是协约国这次进攻,可谓准备十分充分,不仅出动大量的战斗机、坦克和重炮,还使用了大量的毒气弹,使得德军损失也很惨重,估计也坚守不了多久了。
这时候,面对前方防线的崩溃,奥匈帝国内部分裂公开化了。
1917年3月6日,趁着奥匈帝国从自己境内抽调走大批奥地利、匈牙利驻军,这一地区兵力空袭,由协约国秘密资助成立的捷克民族委员会在布拉格宣布成立 “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
此时,奥匈帝国想调兵前往镇压,已经无兵可派,使得捷克民族委员会迅速控制了境内奥匈帝国的兵工厂,并组织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组建捷克国防军,做好奥匈帝国前来镇压的准备。
捷克和斯洛伐克的工业产量占了奥匈帝国一半以上,并且掌控着奥匈帝国的大部分兵工厂。
奥匈帝国失去捷克和斯洛伐克,基本上算是半残了。
此时,德国想派兵支援奥匈帝国重新夺回捷克斯洛伐克,但是英、法两国集结了战力更强的英国本土兵、法国本土兵、美国本土兵,在法国中部战线发动猛烈的进攻,吸引了德国大量的机动兵力支援,使得德国已经无兵可派。
在这种情况下,捷克斯洛伐克从奥匈帝国中分裂出去已经成为定局。
眼见国家分崩离析已经不可避免,1917年3月29日,匈牙利布达佩斯工人与士兵发动起义,推翻哈布斯堡王朝在匈牙利的统治,成立匈牙利民主共和国。
匈牙利新政府宣布脱离奥匈帝国,结束与奥地利的联盟,奥匈帝国正式解体。
由于在战争期间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匈牙利地区,失去了大量劳动力,加上由于捷克斯洛伐克独立,使得新独立的匈牙利军事力量较弱,独立的第二天,亲协约国的匈牙利新政府便发表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宣言。
此时,原来加上占领的乌克兰地区,面积达到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奥匈帝国,只剩下了奥地利一国。
为了保住奥地利,德军统帅不得不命令在奥匈帝国境内的德军,龟缩到奥地利境内据守,避免被协约国围歼。
在奥匈帝国风云变幻的这一过程,德国人深知接下来要单独面对协约国的围追堵截,德国不希望步奥匈帝国后尘,被协约国利用被统治地区的异族人起义被肢解。
此时,在波兰、乌克兰西部、白俄罗斯等地,当地人口虽然已经经过这七年的折腾,不是饿死就是移民非洲,还有不少从海岸线逃跑,逃入协约国,已经剩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但是总数还有两千一百多万人。
这些当地居民眼见协约国大胜,便纷纷举行起义,袭击当天的德国驻军和移民。
根据德国得到的情报,协约国的舰队可能在6月份组织在波兰沿海登陆,这时候德国就要担心协约国登陆波兰之后,德国不仅会失去波兰,加上南部奥地利防线,在陆上德军就要三面作战了,加上北边海岸线被封锁,德国将被切断与外界的一切联系。
为了收缩兵力固守本土,避免四面被围,争取更多物资,用以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能守住本土,与协约国进行有条件的谈判,也为后面的华夏政府介入德国局势,埋下伏笔,德国人经过充分思想斗争,决定将自己所占领的乌克兰、白俄罗斯、波兰全部转让给华夏政府。
这些地方反正德国已经守不住了,反而能够给德国带来东面的太平以及不少战争物资。
当华夏政府收到这个信息的时候,不少华夏政府高层觉得这个简直不可思议。
不过,也有一些看得比较远的官员指出接收这些地区,可能接下来会与协约国发生冲突,看似是好事,其实华夏军队接收这些地区的话,将要面临着这些地区的反抗军,以及与协约国的直接冲突。
在这个紧要关头,岳天拍板做出决定,同意德国的提议,使华夏的版图扩充到岳天原来那个时空的整个乌克兰、波兰、白俄罗斯,占据了大半个欧洲。
至于与协约国的冲突,岳天说了,即使会,他相信中华人民革命军也能坦然地去面对即将到来的冲突。
1917年4月2日,在东欧的中华人民革命军进行了行动,根据与德国达成的协议,迅速出动装甲部队和战机,接手德国、奥匈帝国所控制的乌克兰、白俄罗斯全境。
鉴于德国人主动移交德国占领的白俄罗斯、乌克兰东部,华夏政府愿意向德国支付三千万共和国银元的物资,并允许在乌克兰东部的德国油田、煤矿、铁矿开采到1918年1月1日。
为了加强对这新接收地区的统治和防范协约国可能的进攻,华夏政府下令工程兵部队和战俘劳工,迅速抢修大概100多公里的铁路,将华夏控制的罗刹省铁路与白俄罗斯、乌克兰、波兰原来的铁路相连接。
随后每天都从华夏本土紧急用铁路运来一个陆军师的兵力。到1917年6月2日,华夏政府控制了德国移交的波兰、白俄罗斯、乌克兰全境,在这些地方驻扎着从本土紧急调来的50个师的常备军以及原来驻扎在罗刹省、鞑靼省、金帐省30个垦殖师民兵。
这时候,在东欧前线中华人民革命军总兵力已经达到了128万人,此外在东欧方面还有100多个垦殖师作为预备队,这支部队装备了1500辆坦克、3000多架各式战机。
此外,为了能够在这些地区建立其自己可靠的后方,从4月20日开始,火车线路便开始往这些新占领的地区运输华夏移民,来接收德国移民卖出的农场。
针对这些地区上百万的各土着起义军,华夏部队进行了劝降,不愿意投降的一律进行剿灭,并将战俘送往中亚、西亚各地修建从华夏到东欧的第二条、第三条铁路大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