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驰电掣的“盖尼米得”号,好像眨巴一下眼皮,逃脱席卷而来的黑色气雾,很快的飞回了上京。
找到上京皇家飞行器研发机构,在原来大厂房前的一块空地,刚一降落,黑夜之幕正好掩没了下来。
当夜幕降临之后,“羞星”会因为从一种物质环境,进入另一种不同的物质力环境,有约十五分的震动时间。
作为每一个“逆星人”,这是每一天里,必须应对的还不算是生存什么大问题的考验,安静地坐着,等着这一小状况过后。
“盖尼米得”号上的人,等此况过之后,才起身下去飞船。
侍女赶忙过来南朝皇帝的身旁,随着主子的起身,转体移出了驾驶台前的座椅,准备下船舱。
舱门已经打开了,一眼就看到了随南朝皇帝一块过来,保护他安全的十个卫兵,就站立在下面。
灯光之下一片通明透亮,把这里照得如同白昼一般。
在“盖尼米得”号上,听到了外面有喧哗和吵闹声音,在上京皇家飞行器研发机构里所有的科研工作人员,由于南朝皇帝从皇都出来时,所他乘坐的专机,还一直停放在这里。
下了班的员工,都没有急着回家,而在这里等待着上皇的返回来。得知“盖尼米得”号已经着陆在上京皇家飞行器研发机构,他们马上又进入一种绷紧每一根神筋的状态,迎接南朝皇帝的驾到。
在夜幕刚降临之时,因为有一刻钟的抖动,等此小状况过后,从四面八方朝“盖尼米得”号降落的地方,纷纷的赶往这边来了。
第一批到达的人员,看到了南朝皇帝在从容不迫的下着船舱。今天是南朝皇帝平生最高兴的一天:乘坐当前世界上最大的飞行器,检阅了“大江”舰上二千多水军;在空中还视察了赫鲁大江中上游的水上巡逻舰队,沿岸的军事防御工事和几个驻军营地。
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
南朝皇帝和陪着他的侍女下去后,接着是三个女侍卫,再是两个男侍卫。该轮到扎西教授了,他可不急,一旦下了飞船,将陷入人群的欢呼之中,自己这么大把年纪,经不起那种折腾。待在“盖尼米得”号上,显得安然自得。
热丽在催着人家:“教授,不下去了?”
“下面太吵闹,又受拘束,待在上面多自在。”扎西教授几句挺实在的话。
“在这时,热丽不得不提示教授一声,‘盖尼米得‘号,又要加燃料了。”热丽说开了一件事。
扎西教授不急不躁的:“加燃料是巴萨拉的事。”
“请教授转告一声,总可以吧。”
“这一定会的。”
热丽转动着腰,再提示道:“饭总是要吃的,我们俩还是下去吧。”
“晚餐的时间,好像已经过去了。”扎西教授还想赖在上面,念道:“‘盖尼米得’号上又没有吃的,”
“上京皇家飞行器研发机构,今晚理应设宴款待上皇。”
“留在家里的一些笨蛋,不会不知道上皇还没有用膳吧。”扎西教授马上着急上心起来。
南朝皇帝刚一下飞船,从四周过来了一些人。他们都是上京皇家飞行器研发机构里担任一定职位的人,当中有的还是重要角色。这些人见到上皇,比扎西教授还要不知所措,只是呆呆的站在那里。
“叫扎西过来。”南朝皇帝见到这些鱼木脑壳的人,不想理睬他们。
在后面的一男侍卫,转过身体,朝“盖尼米得”号上喊着:“上皇叫扎西教授下来。”
“来了、来了。”扎西教授想躲是躲不住的。
出了船舱,顺着梯子而下,凑到南朝皇帝的身后,道:“上皇在唤我老头。”
南朝皇帝扭头看了一眼扎西教授,收回后,提起右手指着立在对面呆如木鸡的几个人,生气的道:“上京皇家飞行器研发机构,怎么养这么一群人?”
扎西教授看了看对面傻傻站着的几个人,他的助手也在其中,喝问道:“上皇驾到,晚宴准备好了吗?”
助手答道:“老师,正在准备。”
扎西教授再凑近二三步:“上皇,请移驾。”
侍女插上嘴道:“刚才听到,晚宴正在准备着。”
“边吃,边上菜。”扎西教授只能随着皇帝老子的心意。
“朕相信,今天你们都饿了。”最饿的是他南朝皇帝。
“都是我老头照顾不周。”扎西教授忙欠身道。
“扎西在前带路,朕要享受,你们上京皇家飞行器研发机构,丰盛的一顿晚宴。”
像他们这些吃苦耐劳的科研工作人员,享用的都是粗粮淡饭,哪里像在皇都里的皇帝老爷,宫娥嫔妃,身边的侍女、侍卫,穿的是玉衣,吃的是锦食,顿顿享用山珍海味,美味佳肴。
在这工厂里,别说什么精粮好料、上等食材,连一个像样的厨师也难以找到。南朝皇帝在此上京皇家飞行器研发机构用膳,没有好吃的好喝的东西招待,只会惹上皇发他的龙颜大怒,这些人就要遭殃了。
晚宴只为他们回来的几个人,这样减轻了各方面的压力,没有好的食材,只要厨师多动动脑子,尽心的烧好,弄些新花样。他们几个都饿了,不是有句话,饥不择食。
在用餐之时,宫中的这些侍女、侍卫,连南朝皇帝也没有吐出一句难吃的话。怕影响上皇的口味,其他的人不敢多嘴,加上实在饿了,只顾着自己了。
晚宴过后,夜幕之下,为了安全起见,南朝皇帝没有乘坐直升机,而是从皇都那边开过来的皇家战车卫队,接回了宫。其他的人,还是搭乘着直升机返回了皇都。
在这次视察和检阅南朝的江中军舰、沿岸的军事防务时,驻扎在赫鲁大江北岸的北朝军,肆无忌惮地向南朝皇帝视察的“大江”舰,发放了炮弹,这不但是十分危险的行为,而且是非常令人发指的挑衅。
让南朝皇帝咽不下这口气,当场就恼羞成怒了,只有“盖尼米得”号出战,惩罚了五个放炮弹的北朝兵。
第二天,南朝皇帝把在上京里,所有的四品以上的文武官员,召集到了大殿上,将他昨天检阅、视察赫鲁大江,所遇到的事向大臣们提起,进行探讨对策。
“朕,昨天搭乘世界上最大的飞行器,去检阅了‘大江’舰。”南朝皇帝宽厚的嗓门。
水军大臣跨步移出,一欠身道:“回吾皇,‘大江’舰,乃我南朝天国打造的,当前世界的水上巨无霸,在赫鲁大江下游一千多华里,例行巡逻,震慑北朝军!”
“昨天,朕亲眼目睹了,北岸上的北朝军,用炮轰炸‘大江‘舰,是可忍孰不可忍!”
紧接着是空军大臣的掷地有声:“‘大江’舰乃当前世界巨无霸,北朝军胆敢炮轰,这是严重挑衅!”
“这是严重挑衅!严重挑衅……”众多大臣们的怒火冲天。
陆军大臣趁着稍安静下来,忙出列欠身道:“恳求吾皇,给北朝军以严厉打击。”
接着是军需大臣珂卡大将:“吾皇,必须给北朝人以严厉打击,不然的话,北朝军认为我南朝天国软弱可欺。”
再是水军大臣:“必须压压北朝军的嚣张气焰,不然的话,会变本加厉的。”
南朝皇帝按耐不住:“朕,也有此想法,真咽不下这口气!”
水军大臣的恳请:“只等上皇的一声令下。”
“朕想听听,你们各总部准备好了没有?”
珂卡大将的声音:“回吾皇的话,自上次世界大战,五百年以来,军需总部一直在积蓄战备物资,能跟北朝人打一场想打多久的战争。”
“以为朕不知晓你们军部的那点家底。”南朝皇帝压了压自己的气愤。
珂卡大将道:“回吾皇的话,五百年了,每天就是造一把枪、十发子弹,那也是天文数字啊!”
南朝皇帝的目光移在巴萨拉大学士的身上:“让巴萨拉,先来说说他们上京核物理皇家学院,为你们军部所做的努力吧。”
巴萨拉大学士出列一欠身道:“回上皇的话,五百年以来,上京核物理皇家学院,只为军部制造了一颗核弹头。”每五百年,不管再怎么的加速努力,南朝国只能造出一颗原子弹,从未超越过。
南朝皇帝接上道:“剩下的120克铀矿石,拿出100克,跟北朝老娘们,交换到了赫鲁大江下游一千多里另一半水域的管辖权。”
引起下面的交头互耳——
一声:“这么大的事,我们这些臣子怎么不知道嘞。”
二声:“我们这些臣子,今天才知道……”
南朝皇帝的大噪门:“不要呜呜渣渣了!”
下面的窃窃私语,马上停止。
“你们还一直想不通,朕为什么会答应北朝老娘们提出用100克铀矿石,换取那一千多里,才另一半大江水域的事吧?”
下面的大臣们,都已经耸起耳朵,在认真谛听南朝皇帝的一番解释,结果打上一个问号就收场了。
“我们不想发生战争,但是不怕战争。”南朝皇帝换了一口气,再道:“南朝天国的上京,建在赫鲁大江的南岸,下游一千多里另一半的水域对我们来讲,安全线向北移过去了五六华里。”
陆军大臣的阿谀奉承之声:“用100克铀矿石,上京的安全线向北移过去了五六华里,吾皇英明!”
南朝皇帝点名了:“空军大臣,你们一共有多少架飞机。”
空军大臣略加思索后道:“回吾皇的话,轰炸机27架,歼击机24架,舰载直升机63架。”
“总共才114架。”
“本想再打造15架轰炸机和13歼击机,结果,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原材料,用于制造巨无霸‘大江’舰了。”
南朝皇帝继续点名下去:“水军大臣,亮亮你们的家底。”
水军大臣发了一会愣,才支支吾吾道:“回吾皇的话,驱逐舰——8、81艘,补给舰,好像13艘,加上巨无霸‘大江’舰,使我南朝天国的水军力量,远远超过了北朝军。”
陆军大臣接上道:“我军坦克装甲车,数量……”
“别在亮底了。”南朝皇帝的呵斥声,然后道:“南朝天国跟北朝国的军事装备相比,只有水军比他们稍略胜一筹。”
把南朝国这边的军事家底抖了出来,北朝国只是水上力量差一点,在空中和陆军装备上,已经超出了一些。
南朝国以自己的实力,还不能先向北朝国发起进攻,北朝国除了在赫鲁大江北岸布下了重兵的防御体系之外,另一部分军事力量部署在北朝国的都城,那里才是他们的中心部分——战略要地,离赫鲁大江好几百里。
凭着南朝国的打击军事力量,可以突破赫鲁大江里,北朝军的水上舰队,还能攻破在北岸上,一道道快速反应的军事防御设施,还可以一直打到北朝国的都城首府。
五百年积攒下来的军事装备,重型武器消耗得差不多了,在下面围打都城的攻坚战中,没有重型火炮的支援,是困难重重的。
于是每当五百年后,爆发世界大战,首先都不会是南朝国。
然而,每五百年一个轮回的世界大战,都是由北朝国发起的。南朝国的首府上京,就在赫鲁大江的对岸,一旦占领了这个国家军事、政治、经济的中心,就有亡国的可能。
北朝国军想一鼓作气攻下上京,在强大猛烈的炮火轰炸之后,但是对万会作顽强不屈的抵抗,于是只有不断地增援兵力,大量毁灭性的重型武器被投入进去。
从激烈的战争中,转入一种相持阶段,另一方稳住阵脚之后,会发起反攻,会一直穷追不舍。
由于北朝国把大批武器一味地投入到攻坚战中,后方的防守力量表现薄弱,常规武器,是很难以阻挡重型武器、强大的火力进攻,出视了势如破竹之势。
在上万年的历史里,由于北朝国的孤注一掷,不断地抽空后方的防御力量,南朝国一旦发起反攻……北朝国好几次差一点被南朝国给灭了。
南朝皇帝把满朝文武大臣召集到大殿上,本想商讨,关于一国之君,在检阅“大江”舰上的二千多水军,而遭受北岸北朝军的炮火偷袭,思考出一个报复方案来,结果是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