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关的日子,在表面的平静与暗地的涌动中缓缓流逝。
苏芷依旧是那个忙碌的医官,穿梭于伤兵营、药房和她那间小小的实验室之间。
褐髓石的研究在江蓠的严密保护下谨慎推进,与四皇子紫艽的数学课也成了固定日程。
然而,在这忙碌的间隙,她那双习惯于观察细节的眼睛,也开始留意到一些超越军务与医药之外的、颇为有趣的变化。
这些变化,首先体现在那位曾经骄纵任性的紫姝公主身上。
那日,苏芷去给一位老军医送新配制的消炎药膏,路过校场边缘时,无意中瞥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紫姝公主并未像往常那样带着宫女招摇过市,而是独自一人,隐在一处堆放杂物的木箱后,目光专注地望向校场内。
苏芷顺着她的视线看去,校场上,副将忠戟正在操练一队新兵。
他声音洪亮,动作刚猛,汗水皮肤上闪烁。
而躲在木箱后的公主,脸上早已不见了往日的跋扈与挑剔,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合着好奇、困惑,甚至……一丝欣赏?
当忠戟因为一个新兵动作不到位而皱眉呵斥时,苏芷甚至看到紫姝的嘴角抿了一下,似乎想笑,又强行忍住。
苏芷不动声色地收回目光,继续前行,心中却已了然。
这位公主殿下的注意力,显然已经从那位冷硬如铁的江蓠将军身上,转移到了这位近在眼前、虽然粗鲁却充满生命力的副将身上。
她想起前几日隐约听说的坠马事件,看来那场意外,如同一个催化剂,加速了某些情感的进度。
而另一对,则更是在她眼皮子底下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四皇子紫艽与他的小宫女莲心。
每堂数学课,对紫艽而言是知识的盛宴,对莲心而言则是巨大的考验。
苏芷常常能看到,当紫艽与她讨论某个复杂推论时,角落里的莲心是如何努力瞪大眼睛,试图理解那些她完全陌生的概念。
起初,紫艽对莲心的愚钝是带着些许无奈的。
但渐渐地,苏芷注意到,当莲心因为算不出简单题目时,紫艽虽然还是会叹气,但那叹气里少了不耐烦,多了些连他自己都未必察觉的纵容。
他会放下手中的笔,用更浅显、更生活化的例子去解释,直到莲心那双茫然的大眼睛里重新点亮光芒。
有一次,苏芷讲解完一个关于资源最优分配的案例,紫艽迅速领悟,并引申到了边关驿站的马匹调配问题上,与苏芷讨论得深入。
而莲心则对案例中提到的用最少的布料做最多的衣服产生了兴趣,怯生生地提问:
“苏姑娘,那……
那要是给殿下做常服,是不是也能这样算,省下料子?”
这问题与课堂内容相去甚远。
紫艽当时愣了一下,随即竟然没有斥责她跑题,反而无奈地摇了摇头,解释道:
“衣料裁剪与军资调配不同,需考虑款式、损耗,不能单纯追求数量。”
虽然是否定了她的想法,但那语气,与其说是教导,不如说更像是一种……带着点宠溺的纠正?
而莲心听完,虽然依旧懵懂,却因为殿下没有生气而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
苏芷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觉得颇为玩味。
这位心思深沉的皇子,在知识的领域里如同敏锐的猎豹,却在与这个单纯到有些笨拙的小宫女互动时,流露出了一种罕见的、近乎放松的温和。
莲心那份不掺任何杂质的仰慕与努力,像一泓清泉,似乎在不经意间,涤荡了他身上部分属于皇室的算计与沉重。
除了这两对,苏芷自然也感受到了来自江蓠的关注。
那目光深沉、克制,却总在她需要帮助或面临质疑时,坚定地落在她的身后。
他与紫艽不同,紫艽的欣赏带着探究和招揽的意味,而江蓠的维护,则更近乎一种本能的信任与守护。
苏芷并非铁石心肠,这份沉甸甸的信任与隐约的情愫,她能够感知,只是眼下,边关的危机、自身来历的秘密,都让她无法也不敢轻易回应。
这些并未让苏芷感到困扰或卷入其中,反而为她这充斥着血腥、阴谋与沉重责任的边关生活,增添了几分属于人的鲜活色彩和乐趣。
她知道,这些微妙的情感激流,虽然看似与边关大局无关,但人心向来是局势中最不稳定的变量。
公主心态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她与皇室的关系。
皇子对莲心的特殊态度,或许会改变他的一些决策。
而她自己与江蓠之间那未言明的情愫,更是直接关系到她在云霞关的立足与未来。
不过,眼下她并不打算介入或点破。
她将新炮制好的药草仔细收好,目光平静地投向窗外。
天色渐晚,校场上的操练声也已停歇。
不知道那位公主,今天是否又找到了新的观测点?而那位皇子殿下,今晚是否会继续辅导他那不成器的学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