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裁决之矛”遗迹深处。
林凡盘膝悬浮于遗迹核心的能量涡流之中,这里并非实体空间,而是遗迹能量场与高维规则交织形成的特殊界域。他双目微阖,异色瞳孔在眼皮下隐隐流转,周身没有丝毫能量外泄,却仿佛是整个界域的心脏,每一次无形的搏动都牵引着周遭复杂的几何光纹随之明灭。
他在“阅读”。不是通过眼睛,也不是通过仪器,而是以自身熔炼后的本源力量为触角,直接解析着这座远古遗迹中蕴含的、关于宇宙规则的海量信息。“裁决之矛”并非武器,至少不完全是。它是守望者文明留下的一座“规则图书馆”和“模拟沙盘”,记录了他们对时空、能量、物质乃至意识本质的理解,以及……对各种可能存在的“上层威胁”的推演数据。
大量的信息涌入他的感知,其中一部分,与“秩序之眼”和“架构者”高度相关。他“看到”了无数种文明被“格式化”的场景,有些是因为科技发展触犯了某种“禁忌”,有些则仅仅是其存在形式不符合“架构者”定义的“稳定模板”。他也捕捉到了关于“深渊低语”的零星记载——守望者将其标记为“原初混沌的残响”,一种宇宙诞生之初便存在、极难驾驭且极易招致“清理”的危险力量。
同时,他也更清晰地感知到了那个来自奥尔特云深处的、带着警告意味的信号。那不是“观测者欧米伽”,信号的“风格”更加古老,更加……疲惫,仿佛一个目睹了无数次轮回的守墓人发出的叹息。信号中反复提及的“摇篮”,指向了一个令人不安的可能性——太阳系,乃至这片星域,可能处于“架构者”设定的某种“文明保护区”或……“观察试炼场”内?而林凡的诞生和力量展现,可能触发了“摇篮协议”中的“毕业”或“清除”条款。
“逃逸”是唯一的生路吗?逃向哪里?如何逃?
林凡缓缓睁开眼,异色双瞳中倒映着流转的规则符文。他伸出手指,在虚空中轻轻一点。一点微光在他指尖亮起,迅速扩展成一个复杂的、不断演化的星图模型,其中标注出了数个基于遗迹数据和自身感应推算出的、可能存在“规则薄弱点”或“远古星门”遗迹的坐标,它们散布在银河系的各个角落,遥远而危险。
他知道,留给人类的时间不多了。被“架构者”正式标记后的文明,据遗迹信息显示,很少能存续超过一个标准银河公转周期。
地球,UdF总部。
陈麒的压力与日俱增。重建工作刚刚步入正轨,社会秩序稍有缓和,但“架构者”的阴影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让每一次资源调配、每一项科技决策都充满了紧迫感。他大力推动赵雨团队对遗迹科技和维度理论的应用研究,新型舰船开始铺设龙骨,其设计理念完全摒弃了过去的思路,更侧重于隐匿、生存和……可能的超远程航行。
杨峰和秦羽已经基本康复,并开始与他们的新机甲——“龙魂”与“凰翼”进行深度神经同步。这两台机甲不再是单纯的战争机器,它们搭载了初步的规则感应和干涉模块,与其说是机甲,不如说是两套人形的、可移动的“规则武器平台”。测试数据显示,它们的战力远超旧型号,但驾驭难度也呈指数级上升,对驾驶员的精神负荷极大。
这天,陈麒召集了核心层,包括刚刚结束一轮测试的杨峰和秦羽,以及通过全息投影参与的赵雨,举行了一次绝密会议。林凡的身影也悄然出现在会议室的一角,如同一个沉默的幽灵。
“情况大家都清楚。”陈麒开门见山,将欧米伽(或类似存在)的警告和林凡的分析结论简要通报,“我们可能已经被置于倒计时之下。UdF未来的战略核心,必须进行调整。”
他提出了新的战略框架,代号:“方舟-利剑”。
“方舟”,指代终极生存计划。不再仅仅是发射几艘载着火种的飞船,而是要将整个地球文明,或者至少是其核心部分,视为一个整体,寻求在必要时进行大规模、超光速的集体迁移!这需要难以想象的能源、技术和……目标地。林凡提供的那些遥远坐标,成为了重点研究对象。
“利剑”,则代表威慑与反击力量。以林凡为核心,以杨峰、秦羽的新一代机甲部队及正在研发的新型舰队为辅助,构建一支能够应对“架构者”可能派出的、比“秩序之眼”更高级别威胁的防御力量。这需要更强大的个体战力与更先进的群体科技结合。
“这……可能吗?”一位资深将领忍不住质疑,“集体迁移整个文明?以我们现在的技术……”
“以前不可能,现在未必。”赵雨的全息投影开口道,她的语气带着科研人员特有的冷静,“林凡将军反馈的‘裁决之矛’数据,让我们对时空曲率驱动和维度泡技术有了突破性理解。虽然距离实现还很遥远,但至少有了理论方向。我们需要时间,海量的资源,以及……一点运气。”
“我们没有时间等待技术完全成熟。”陈麒打断道,“必须双管齐下,一边全力科研攻关,一边开始执行‘火种’计划的最终阶段——筛选。不是筛选精英,是筛选文明延续所必需的‘基因’:知识库、技术骨干、文化传承者、以及足够多样的基因样本。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打算,留下一个尽可能完整的‘备份’。”
会议室的气氛沉重无比。这无异于承认,他们可能无法保住地球,保住每一个人。
“老子才不管什么架构者不架构者!”杨峰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眼中燃烧着战意,“他们敢来,就用我的‘龙魂’会会他们!想动我们的家,先问问我们手里的刀同不同意!”
秦羽虽然没有说话,但紧握的拳头和坚定的眼神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林凡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陈麒身上。“‘方舟’计划需要坐标和能源。我会继续探索其他遗迹,寻找更明确的路径和启动‘方舟’所需的‘初始之火’。” 他顿了顿,“‘利剑’的锋芒,需要磨砺。杨峰,秦羽,尽快掌握新力量。下一次来的,不会是‘秩序之眼’那种呆板的程序。”
他的话语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他已然接受了自身作为“利剑”核心的定位,也看清了“方舟”计划的必要性。
会议结束,众人带着沉重而决绝的心情各自离去。
林凡没有返回火星,他的身影出现在地球同步轨道上,俯瞰着那颗蔚蓝色的星球。他能“看到”星球内部,无数生命散发出的微弱却坚韧的精神光点,如同黑暗中的萤火。也能“感觉”到,在遥远的奥尔特云边界,那片冰冷的虚空之后,某种难以言喻的、庞大的“存在”,正将它的“目光”,缓缓投向这个小小的“摇篮”。
摇篮的边界已被触及,内部的孩童,已然握住了危险的玩具。是时候,为即将到来的“毕业考试”,做最后的准备了。无论这场考试的内容是生存,还是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