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最后一句尾音混着古筝的泛音袅袅散去。
冰冷的“祝融”战甲立在舞台中央,怀抱古筝的姿态凝固成一幅荒诞又震撼的画面。
死寂持续了三秒。
然后掌声爆发。不是欢呼,是带着敬畏感的轰鸣,席卷整个录制棚,几乎要把屋顶掀翻。
猜评团区域。
张大嘴猛地从座位上弹起来,双手撑着桌面,身体前倾得像要扑到台上去,脖子上的青筋都梗了起来:
“神迹,这是神迹。十分钟,现场,三个词!古词!古曲!阎老师!您见过这种怪物吗?!”
阎维文老师没有立刻回答。
他双手紧紧抓着桌沿,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他死死盯着台上那身银灰色的战甲,胸膛剧烈起伏,眼神里翻涌着极度震惊后的某种锐利光芒。
“这种风格……”阎维文的声音很低沉,带着一丝颤抖,似乎在努力抓住脑海中的某个念头,“这种……举重若轻,化用词句如同信手拈来……”
他猛地吸了一口气,像是下定了决心,抬起头,目光扫过张大嘴和林可欣,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近乎斩钉截铁的肯定:
“我好像……知道他是谁了!”
这句话如同平地惊雷!
瞬间炸翻了全场!
掌声和喧嚣戛然而止。
所有目光“唰”地聚焦到阎维文身上。
主持人差点把话筒掉在地上。
弹幕瞬间爆炸:
“??????”
“卧槽阎老师知道了?”
“谁?阎老师快说啊!”
“急死我了!是谁!”
“别卖关子啊阎老!”
张大嘴一把抓住阎维文的胳膊,急切得声音都变了调:“阎老师!谁?!您快说!到底是哪位隐世高人?!”
阎维文嘴唇动了动,那个几乎要冲口而出的名字就在舌尖打转。
就在这时。
一个清冽平静的女声插了进来,恰到好处地打断了那片紧绷的寂静。
“阎老师,”林可欣推了推鼻梁上的细框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平静地看向阎维文,又扫了一眼台上沉默的战甲,“您说的……不可能是‘那个人’吧。”
她的语气很平淡,带着疑惑。
“那个人?”张大嘴愣了一下,急切地追问,“林专家,你说谁?”
阎维文也看向林可欣,眉头紧锁,似乎在等待她的下文。
林可欣微微一笑,身体微微前倾,手指点了一下自己面前的平板,像是在调取资料:“阎老师,我知道您在想什么、你是想说h是贺凡。”
这个名字被她清晰地说出来,立刻在现场和弹幕引发一阵更大的骚动。
“贺凡?不会真的是他吧!”
“是了!只有贺神有这种变态创作力!”
“h神是贺凡?开什么玩笑!贺神是这个节目的策划者啊,难道还亲自上场比赛。”
林可欣没有理会骚动,继续用她那专业、冷静的分析腔调说道:“贺凡先生的创作才华,无人质疑。他写出《浮夸》这样的歌,我信。”她话锋一转,“但是……”
她的目光再次投向舞台上的【h】,聚焦在那身厚重冰冷的战甲上。
“请注意看刚才演唱时的细节。”
她放大了平板上的一个定格画面。
是【h】在拨动古筝琴弦时,覆盖着金属装甲的手臂特写。
“当唱到‘高处不胜寒’这一句时,他的左手手腕内侧,有一个非常微弱的、向内侧的弯曲动作。幅度极小,但在高速摄像机下能捕捉到。”
林可欣的声音清晰平稳,“这个动作,通常出现在演奏者下意识想要稳定琴弦、或者对音准产生细微自我怀疑时的肌肉反应。”
她抬起头,看向阎维文和张大嘴:“贺凡先生的公开资料显示,他精通多种乐器,但在古筝这种古老乐器的即兴演奏和控制力上……”
她轻轻摇了摇头,留下一个意味深长的空白。
“再者,”林可欣身体靠回椅背,手指轻轻敲击平板边缘,“那身‘祝融’战甲,根据官方数据,自重超过四十公斤。穿着它站立不动已是负担,更何况要进行极为精细的古筝演奏,还要控制演唱的气息和情绪。”
她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台上那个沉默的金属身影。
“贺凡先生以作词和商业成就闻名,我们从未见过他有任何公开的、需要如此强大体力支撑的舞台表演记录。支撑这副战甲进行高强度演唱,需要惊人的核心力量和体能储备。这与公众对他‘幕后天才’、‘商业巨子’的印象……”
她没有说完,只是再次摇了摇头。那份平静的否定,比任何激烈的反驳都更有力量。
阎维文老师怔住了。
他张了张嘴,看着林可欣屏幕上那个微小的手腕动作定格,又看看台上那身冰冷沉重的战甲,眼神里的笃定瞬间被巨大的疑惑取代。
他眉头紧锁,陷入了激烈的自我怀疑。
“嘶……”张大嘴倒抽一口冷气,看看阎维文,又看看林可欣,最后茫然地看向台上的【h】,脑子彻底乱了,
“也对啊……贺神那体格,看着是挺结实,但穿四十公斤铁疙瘩唱歌弹琴?还要唱那么高难度的歌?这……这太魔幻了吧?难道真是国外请来的特殊人才?”
弹幕的风向在林可欣的分析后瞬间分裂:
“完了。我刚燃起的希望被林女神掐灭了。”
“分析得好有道理。贺神作曲牛,但唱歌?还穿盔甲?没听说过啊。”
“林专家不愧是微表情女王。那手腕动作我看回放慢镜头了。真有!”
“四十公斤?我背四十斤米爬三楼都喘。贺神要能穿这个唱《浮夸》,我直播吃键盘。”
“所以阎老师猜错了?p神到底是谁啊。更迷糊了。”
“林可欣搅屎棍实锤。故意把水搅浑。”
“楼上闭嘴。林专家分析得有理有据。贺凡可能性确实低。”
“那这即兴创作能力怎么解释?除了贺神还有谁?”
“世界很大。也许真是我们不知道的隐世大佬呢。”
舞台上,主持人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带着尚未平息的激动和一丝小心翼翼:“【h】选手……阎维文老师的猜测,以及林可欣老师的分析……您……”
沉重的金属头盔缓缓转动,蓝色光条扫过猜评团,最终停留在林可欣脸上几秒。
然后,没有任何回应。
头盔重新转正,对着观众的方向。
沉默。
依旧是那冰冷的、拒绝交流的沉默。
【h】的身份,在林可欣有理有据的“搅浑水”之后,非但没有清晰,反而坠入了更深的迷雾。
节目播出当晚。
微博热搜前十被《蒙面歌王》屠榜。
#阎维文差点揭面h神#
#林可欣微表情质疑贺凡#
#p神是谁全民悬案#
#四十公斤战甲下的歌喉#
点开相关话题,争吵铺天盖地。
一个Id叫“凡尘内部人士”的小号爆料:“别猜了。就是贺总。那天卸甲我看到了。就是他。”帖子秒删。
另一个自称“声纹分析专家”的账号上传了分析报告:“【h】在《浮夸》和《明月几时有》中的真声区共振峰分布,与贺凡某次商业峰会演讲录音高度吻合。概率87%。”立刻有技术党反驳:“盔甲变声器残余干扰严重,无法作为可靠依据。概率低于30%。”
“贺凡全球粉丝后援会”官微置顶声明:“专注作品,尊重舞台。不传谣不信谣。等待贺总亲自揭晓答案(如果有的话)。”评论里粉丝吵成一团。
“我不信!贺神要能唱成这样,早出道当歌神了!干嘛藏到现在!”
“就是!他图什么啊!图被人骂疯子吗?(唱衰节目时)”
“万一……万一贺神就是想玩呢?别忘了他在《最强大脑》出的题。”
“楼上真相了。贺神行事,不能用常理推断。”
“求实锤!求实锤!”
“坐等贺神开发布会说:大家好,我是h神。”
“楼上做梦。”
无数的争论、分析帖、技术贴、甚至阴谋论充斥着网络。
贺凡的名字与【h】紧紧捆绑在一起,被反复提及,质疑,又推翻。
很多人心里都隐隐觉得,那个冰冷的盔甲之下,或许真的就是贺凡。
但林可欣那番滴水不漏的分析,那四十公斤的战甲,那从未展示过的恐怖唱功……构成了一道道难以跨越的证据鸿沟。
缺乏一锤定音的实证。
这个最疯狂、最颠覆的猜测,始终在沸沸扬扬的争论中,悬而未决。
贺凡的名字,像一个巨大的问号,投射在【h】那身沉默的“祝融”战甲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