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若弼是个“戏精”,打仗喜欢搞排场———
又是插旗帜又是敲战鼓,把陈朝军队吓得白天不敢出门;
韩擒虎偏偏反着来,主打一个“悄无声息搞偷袭”,活像个深夜潜入的“拆迁队刺客”。
?(???、???)∫?
当年除夕,陈朝君臣正在宫里过年,喝酒吃肉玩得不亦乐乎,连采石矶的守军都喝得酩酊大醉。
韩擒虎瞅准机会,带着500个精锐士兵,坐着小船偷偷摸到采石矶岸边。
守军迷迷糊糊看见有人上岸,还以为是来送年货的,等反应过来是隋军时,韩擒虎的刀已经架在脖子上了。
这一战,隋军零伤亡拿下采石矶,韩擒虎还顺便收编了陈朝的守军,相当于“拆了人家的大门,还把看门的保安也拐走了”。
?(? ? 3?)??
接着韩擒虎一路“打卡式进军”:
打姑孰(今安徽当涂),守将樊巡直接吓得开城投降;
打新林,陈朝将领任忠带着部下来投奔,还主动当起“向导”,告诉韩擒虎建康城里的兵力部署。
等到贺若弼还在跟陈朝主力死磕时,韩擒虎已经带着几千人摸到了建康朱雀门。
(灬? _?灬)
陈后主陈叔宝是个“文艺青年”,平时就喜欢写“玉树后庭花”这类靡靡之音,根本不懂打仗。
听说隋军来了,他吓得躲到后宫的枯井里,结果被韩擒虎的士兵揪了出来———
当时陈后主还抱着两个妃子哭,韩擒虎看了直皱眉:
“陛下别哭了,我又不杀你,就是带你去见我们大隋皇帝唠唠嗑。”
(ˊ?ˋ*)?
就这样,韩擒虎几乎没打几场硬仗,就把陈朝的“都城拆迁工程”干完了,比贺若弼早了一步进入建康。
后来杨坚论功行赏,封韩擒虎为“上柱国”(隋朝最高荣誉军衔),还赐了他一万段绸缎、八千奴婢———
相当于现在的“全国劳动模范”+“亿万富豪”双buff加持。
?(???、???)∫?
不过贺若弼不服气,俩人在杨坚面前吵了起来。
贺若弼说:
“我打了多少硬仗,杀了多少敌将,你韩擒虎就靠偷袭捡便宜,凭啥跟我抢首功?”
韩擒虎笑着回怼:
“我带着几千人,从采石矶打到建康,没费多少力气就活捉了陈后主,你打了那么久还差点被陈军包抄,还好意思说?”
杨坚看俩人吵得像菜市场砍价,赶紧打圆场:
“你们俩都是头功,别争了,一人加官一级,行了吧?”
?(???~???)∫?
这场“拆迁成果之争”,最后以“双赢”收场,但也能看出韩擒虎的打仗风格———
不跟你硬碰硬,专挑软柿子捏,还能把敌人变成自己人,这情商和智商,难怪后来能当“阎罗”。
三、退休生活:从“开国功臣”到“地府公务员”的跨界~
(*′I`*)
灭陈之后,韩擒虎成了隋朝的“国民英雄”,走到哪儿都有人围观。
杨坚也特别信任他,让他担任凉州总管,防备突厥———
毕竟能搞定陈朝的人,对付突厥的“游牧拆迁队”肯定也有一套。
不过韩擒虎的“明星光环”有点太耀眼了,连突厥使者来隋朝访问时,都专门要求见他。
杨坚让韩擒虎坐在旁边,故意问突厥使者:
“你知道这位是谁吗?”
使者说:
“不知道,但看着就很凶。”
杨坚笑着说:
“这就是当年活捉陈后主的韩擒虎,你们要是敢来捣乱,他就把你们可汗也活捉过来!”
突厥使者吓得赶紧低头认错,连大气都不敢喘———
韩擒虎这“威慑力”,比核武器还管用。
但韩擒虎的身体却没跟上他的“事业节奏”,灭陈后没几年就病倒了。
关于他的死因,《隋书》里写得很简单:
“俄征还京,上宴之内殿,恩礼殊厚。
无何,其邻母见擒虎门下仪卫甚盛,有同王者,母异而问之,其中人曰:
‘我来迎王。’
忽然不见。
又有人疾笃,忽惊走至擒虎家曰:
‘我欲谒王。’
左右问曰:‘何王也?’
曰:‘阎罗王。’
擒虎子弟欲挞之,擒虎止之曰:
‘生为上柱国,死作阎罗王,斯亦足矣。’
因寝疾,数日竟卒,时年五十五。”
这段记载翻译过来就是:
韩擒虎病重时,邻居老太太看见他家门口有好多仪仗队,跟国王的排场一样,就问里面的人干啥,人家说“来迎王”,然后就消失了。
还有个重病的人跑到韩擒虎家,喊着“我要见阎罗王”,韩擒虎的手下想打他,韩擒虎却拦住说:
“活着当 upper 柱国,死了做阎罗王,这也挺好的。”
没过几天,他就去世了。
●)o(●
这段“阎罗王转世”的传说,比任何正史记载都更让韩擒虎“出圈”。
为啥偏偏是他成了阎罗的原型?
不是没有原因的:
(っ?3??????
首先,韩擒虎的“形象符合阎罗标准”———
他长得凶,《隋书》说他“容貌魁岸,有雄杰之表”~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
“身高1米9,肩宽背厚,眼神能杀人”~
这种长相自带“威严感”,跟传说中阎罗王“铁面无私”的形象不谋而合。
? – _ – ?
其次,他有“司法经验”———
灭陈之后,韩擒虎负责安抚建康百姓,处理过不少陈朝遗留的案件,而且他执法很公正,没趁机公报私仇,老百姓都很服他。
这种“断案能力”,让他从“武将”跨界到“地府法官”显得很合理。
(????)
最后,隋朝人就喜欢“神化英雄”———
杨坚为了巩固统治,故意渲染韩擒虎的“神性”~
比如他活捉陈后主、威慑突厥这些事,都被添油加醋地传播…
时间长了,老百姓就觉得“这么猛的人,死了肯定不是凡人”,于是“阎罗王”的帽子就扣到了他头上。
? ??? ?
后来到了唐朝,韩擒虎变阎罗的传说更离谱了。
《太平广记》里说,唐太宗李世民还专门找过一个叫“杜如晦”的大臣,问他韩擒虎是不是真的成了阎罗王?
杜如晦说:
“我弟弟杜楚客见过韩擒虎带着地府仪仗队出门,还跟他打招呼了呢!”
连皇帝都掺和进来,这传说想不火都难。”
正在看天幕的李世民表示:
“杜如晦,朕说过这话吗?”
(???)
( ̄▽ ̄)~*二凤陛下很是傲娇~
【作者有话说:
吾~乃幽冥十殿阎罗,掌生死簿判六道轮回定善恶,怎奈阳间香火渐疏案牍积尘力衰,v我几个免费的“点赞收藏和为爱发电”助我重整森罗,清明之时必为尔等消灾延寿渡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