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紧跟着附和:
“房相所言极是!
第一次许婚突厥,正是突厥内乱之际,陛下借和亲稳住其部,暗中蓄力;
第二次许配薛延陀,更是釜底抽薪———
彼时薛延陀强盛,陛下许婚令其放松警惕,待其耗费国力准备聘礼~
又恰逢其内部生隙,陛下顺势终止婚约,既瓦解了强敌,又未让公主真遭远嫁之苦,这是何等高明的帝王谋略!”
魏征素来耿直,此刻也上前一步:
“臣以为,公主虽两度被许婚,却未踏出国门半步,恰恰彰显了陛下的仁爱之心。
若真为战事,大可牺牲公主换取一时安宁,可陛下既用和亲牵制敌国,又护得公主周全,既保了大唐疆土,又全了骨肉亲情,这才是真正的‘两全之策’!”
?(`?′)?
武将程咬金拍着胸脯大声道:
“就是!什么‘鸽子王’!
那是咱大唐有底气!
要是国力不济,哪能说改就改?
陛下这是让那些蛮夷知道,大唐的和亲,不是求和,是恩赐!
他们配不上公主,咱自然要收回!”
这话糙理不糙,引得一众武将纷纷点头,殿内气氛顿时热烈起来。
(
)ノ)`- )
礼部尚书王珪补充道:
“何况新兴公主虽未远嫁,却也为大唐立了功。
两次和亲的周旋,让西域诸国看清了大唐的实力,不少部落主动来附,这都是公主‘名义上的和亲’带来的实效啊!
臣提议,可将此事载入史册,明辨陛下的谋略与公主的隐忍之功,免得后世被这天幕戏言误导。”
(?v?v?)
李世民听着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把“鸽子王”的戏言圆成了“帝王谋略”、“仁爱之举”,脸上的讪讪之色彻底褪去,清了清嗓子道:
“诸位爱卿所言甚是。
朕当年此举,确是为了大唐社稷,委屈了新兴公主。
传旨,赏新兴公主黄金百两、绸缎千匹,以示抚慰。”
? ?)?*??
大臣们齐齐跪拜:
“陛下圣明!”
天幕上的戏谑评语,反倒成了贞观朝臣彰显大唐底气与帝王智慧的契机,李世民看着阶下同心同德的臣子们,心里暗暗松了口气———
还是这帮老伙计懂事儿!
~~~
与此同时,天幕的光影穿透长乐宫的琉璃窗,落在新兴公主的描金妆镜上时,她正陪着侍女整理刚送来的云锦。
听见宫人们窃窃私语天幕戏称的“鸽子王”、“和亲工具人”,她执针的手顿了顿,抬眼望向窗外悬着的天幕,眼底没有半分委屈,反倒勾起一抹释然的笑。
(?i _ i?)
“公主,这天幕说得也太过分了!”
贴身侍女气得跺脚,
“您两度被许婚,都是为了大唐,凭什么被这么戏说?”
(?`~′?)
新兴公主放下针线,走到廊下,望着天幕上自己的事迹,轻声道:
“无妨,他们不懂陛下的深意,也不懂我从未觉得委屈。”
<(。_。)>
她想起第一次被许婚突厥时,父皇召她入宫,语重心长道:
“阿囡,大唐的公主,从来不是温室里的娇花,你的名字,连着江山社稷。”
那时她虽年少,却已懂父皇眼中的沉重———
不是要牺牲她,是要借她的“婚约”,为大唐争取休养生息的时间。
后来突厥内乱,婚约作废,她没有庆幸,只盼着大唐能愈发强盛,不再需要用公主的婚约做筹码。
( 。? ??)?
第二次许配薛延陀,她已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听闻薛延陀可汗耗费国力准备聘礼,她心里清楚,父皇这是在“温水煮青蛙”。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薛延陀内部生乱,父皇顺势收回婚约,还派军震慑了周边部落。
那时宫中有流言说她“克夫”“命硬”,她却毫不在意———
只要大唐边境安宁,她的名声算什么?
“父皇护着我,从未让我真的远嫁蛮夷之地,”
新兴公主抬手抚过廊下的海棠花,语气轻柔却坚定,
“两次婚约,看似我被推到风口浪尖,实则是父皇用谋略护了大唐,也护了我。
那些蛮夷以为能拿捏大唐,却不知他们从头到尾,都只是父皇棋盘上的棋子。”
??(ˊwˋ*)??
正说着,内侍传旨的声音传来,带着太宗的抚慰与赏赐。
新兴公主接了旨,对着未央宫的方向盈盈一拜,唇角笑意更深:
“父皇懂我,朝臣懂我,这便够了。
至于天幕戏言,不过是外人不知内情的闲谈罢了。”
(*?︶?*).。.:*?
她转身对侍女道:
“把父皇赏的绸缎挑两匹最鲜亮的,做成舞衣。
明日宫宴,我要为父皇舞一曲,祝大唐江山永固,再无需用婚约周旋外敌。”
侍女看着公主眼中的光彩,先前的气闷一扫而空,笑着应道:
“奴婢这就去办!”
(*?′╰╯`?)?
长乐宫的风里,没有怨怼,只有一位公主的通透与豁达。
她或许从未踏上过和亲的路途,却用自己的“名义”护了大唐安宁,这份隐忍与识大体,远比远嫁异域更显风骨。
╰(*′︶`*)╯
终于,天幕盘点到了第十六位公主:
?【16. 寿阳公主:
南朝“美妆鼻祖”,梅花落在额头上成“梅花妆”,瞬间风靡全国,妥妥的古代“时尚顶流”。】
七玥:“这不是说上官婉儿吗?怎么又成了南朝某位公主了,我记得上官婉儿就是因为脸上有疤痕还是刺字来着,心思灵巧地画了个妆,结果风靡长安~。”
【寿阳公主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刘兴弟,同时也是会稽宣长公主。
史料里她最出名的就是“梅花妆”典故———
在含章殿檐下小憩时,梅花落在额间留下淡痕,妆容就此风靡。
她被后世奉为正月梅花神。?(???□?)?*?】
有网友评论:
她最出圈的便是“梅花妆”的开创,堪称古代时尚圈“顶流鼻祖”。
她的生平核心事迹集中在“梅花妆”的起源:
相传某年正月初七,寿阳公主在宫中含章殿的檐下小憩,一朵梅花恰好落在她的额间,花瓣色泽艳丽,贴合肌肤难以拂去。
等她醒来时,额上留下了淡淡的梅花印记,衬得容颜愈发清丽动人,宫女们见了纷纷效仿。
~??·??·??*?? ??